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7, Vol. 16 >> Issue (1): 107-112.

• 自然资源 • 上一篇    下一篇

三峡水库建设前后库区10年土地覆盖变化

张〓磊1|董立新1|吴炳方1*|周万村2   

  • 收稿日期:1900-01-01 修回日期:1900-01-01 出版日期:2007-01-20

LAND COVER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WITHIN 10 YEARS

ZHANG Lei1,DONG Lixin1,WU Bingfang1, ZHOU Wancun2   

  • Received:1900-01-01 Revised:1900-01-01 Online:2007-01-20

摘要:

介绍利用定量遥感监测手段,开展10年间三峡库区土地覆盖监测,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在150 000尺度下划分38类土地覆盖类型,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多尺度分割和模糊判别的手段开展土地覆盖的信息提取。通过监测分析,三峡库区在2002年耕地总量占总面积43.93%,森林面积占29.03%,与1992年对比,耕地面积减少1.13%,森林面积减少0.13%,灌木林增加了0.58%。影响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是城市扩展、库区移民、生态环境政策等原因。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土地覆盖, 遥感监测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detect the change in land cover within 10 years before and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he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is available to divide 38 types of land cover at the scale of 150 000.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armland accounted for 43.93% of the total land cover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nd forest area for 29.03%. In Comparison with the land cover in 1992, the farmland reduced 1.13%, forest area reduced 0.13%, and the shrub area increased 0.58%.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land cover change are mainly related to urban development, reservoir immigration, and policy of loc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Key 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land cover, remote sensing

[1] 卓海华, 吴云丽, 刘旻璇, 郑红艳, 兰静. 三峡水库水质变化趋势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925-936.
[2] 李浩杰, 种丹, 范硕, 张世强, 王杰. 近三十年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水面面积遥感变化监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Z1): 32-37.
[3] 潘晓洁, 黄一凡, 郑志伟, 邹曦, 朱梦灵, 胡莲, 万成炎. 三峡水库小江夏初水华暴发特征及原因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1): 1944-1952.
[4] 方 芳, 翟端端, 郭劲松*, 李 哲, 周| 杨 艳. 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03): 323-.
[5] 刘腊美 龙天渝 李崇明. 三峡水库上游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污染负荷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4): 320-.
[6] 张信宝,曹植菁, 艾南山. 溪洛渡水电工程拦沙对三峡水库富营养化潜在影响的初步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2): 170-.
[7] 孙晓霞,张继贤,刘正军.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时序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4): 557-557.
[8] 余世鹏, 杨劲松, 刘广明, 李冬顺. 三峡调蓄过渡期长江河口地区不同水文年土壤水盐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3): 414-414.
[9] 曾 辉,,宋立荣,于志刚,陈洪涛. 三峡水库“水华”成因初探[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3): 336-336.
[10] 董前进,王先甲,吉海,王建平. 三峡水库洪水资源化多目标决策评价模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2): 260-260.
[11] 阚平,李崇明|吕平毓,张晟,张勇. 重庆市“禁磷”绩效评估[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1): 62-65.
[12] 李崇明,黄真理,张晟,常剑波. 三峡水库藻类“水华”预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1): 1-6.
[13] 吴后建,王学雷,宁龙梅,芦云峰.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2): 185-190.
[14] 张 远,郑丙辉,刘鸿亮.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浮游植物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2): 254-258.
[15] 李崇明,黄真理. 三峡水库入库污染负荷研究(Ⅱ)——蓄水后污染负荷预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1): 97-10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聂钠, 于坤香.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业环境经济核算思路[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2): 121 .
[2] 李燕玲, 刘爱民. 长江流域冬季农业主要作物的耕地竞争机制及案例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2): 146 .
[3] 宋玉芝,秦伯强, 高光. 附着生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2): 180 .
[4] 许峰, 祁士华, 高媛, 邢新丽. 绵阳市代表性点位土壤多环芳烃剖面分布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2): 192 .
[5] 曾 群, 蔡述明. 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4): 429 -434 .
[6] 张运林,陈伟民,杨顶田,黄文钰,江 晶, . 天目湖2001~2002年环境调查及富营养化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1): 99 -103 .
[7] 张宝雷,周万村,马泽忠,. 三峡地区主要地类的自动提取方法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4): 445 -449 .
[8] 陈 勇,陈国阶,杨定国. 岷江上游聚落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特征——以四川理县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1): 72 -77 .
[9] 解晓南,许朋柱,秦伯强. 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若干问题探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1): 125 -131 .
[10] 刘 健,陈 星,彭恩志,周学东. 气候变化对江苏省城市系统用电量变化趋势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5): 546 -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