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莲, 刘红兵, 汪涛, 朱波, 姜世伟. 三峡库区消落带农用坡地磷素径流流失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609-2618. |
[2] |
闵敏, 林晨, 熊俊峰, 沈春竹, 金志丰, 马荣华, 许金朵. 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洪泽湖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负荷时空演变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606-614. |
[3] |
陈星, 张平究, 包先明, 张璐璐, 张海霞, 韩燕青. 改良剂对湿地土壤团聚体及抗悬浮能力的影响试验[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2): 1903-1909. |
[4] |
董立宽, 方斌, 施龙博, 马鑫雨, 郑俊. 茶园土壤速效磷乡镇尺度下空间异质性对比分析——以江浙地区优质名茶种植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0): 1576-1584. |
[5] |
臧玉珠, 林晨, 金志丰, 方飞, 周生路. 土地利用变化下沿海地区吸附态磷负荷动态变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7): 1093-1102. |
[6] |
李国莲, 谢发之, 张瑾, 陈广洲, 汪静柔. 巢湖水及沉积物中总磷的分布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5): 830-836. |
[7] |
王圣云, 翟晨阳, 顾筱和.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及其动态演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3): 353-364. |
[8] |
匡武, 芮明, 张彦辉, 严云志, 吴添天. 巢湖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效果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1): 1906-1912. |
[9] |
赖晓明, 廖凯华, 朱青, 吕立刚, 徐飞. 基于Hydrus-1D模型的太湖流域农田系统水分渗漏和氮磷淋失特征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9): 1491-1498. |
[10] |
尹炜, 朱惇, 雷俊山, 贾海燕, 曾祉祥. 丹江口水库典型消落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分布[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7): 1185-1191. |
[11] |
侯燕松| 梁, 威| 张丽萍| 成水平| 贺, 锋| 吴振斌. 基于光合色素的化学分类法在淡水藻类研究中的应用[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6): 563-. |
[12] |
刘腊美 龙天渝 李崇明. 三峡水库上游流域非点源颗粒态磷污染负荷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4): 320-. |
[13] |
黎慧卉 刘丛强 汪福顺 吴 攀 王宝利 张翅鹏. 猫跳河流域梯级水库磷的夏季变化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4): 368-. |
[14] |
唐琦 王辰. 试从地理学视角探讨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3): 205-210. |
[15] |
张信宝,曹植菁, 艾南山. 溪洛渡水电工程拦沙对三峡水库富营养化潜在影响的初步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2): 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