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Vol. 24 >> Issue (08): 1263-1269.doi: 10.11870/cjlyzyyhj201508001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下一篇
汪辉1, 余超2, 李明阳2, 时宇2, 杨玉锋2
WANG Hui1, YU Chao2, LI Ming-yang2, SHI Yu2, YANG Yu-feng2
摘要: 基于计算机模型的湿地公园规划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多情景等优点,可以为规划研究提供初步方案的评优和选择。将CLUE-S模型运用到湿地公园规划中,结合生态保护情景和旅游开发情景的设定,对新济洲湿地公园进行2020年景观格局模拟预测,最后从湿地鸟类穿越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角度,对两种情景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对CLUE-S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经过计算,模拟的精度检验指数Kappa值为0.763,表明CLUE-S模型用来做新济洲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变化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2)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推动新济洲湿地公园景观变化的最重要驱动因子,其影响力度远远高于其他因子;(3)通过建立MCR模型可以发现,两种情景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对于生态保护情景需要注意的是拓宽湿地鸟类穿越廊道,减少最小累积阻力路线生态缓冲区内的人为干扰。而对于旅游开发情景来说,构建整体的生态串联性则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在中部大阻力区域为湿地鸟类穿越开辟一条良好的保护通道。
中图分类号:
[1] 王 臣.哈尔滨市湿地资源的保护对策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5(1):93-94. [2] VERBURG P H,OVERMARS K P.Dynamic simulation of land-use change trajectories with the CLUE-S model. In: Koomen[J].The GeoJournal Library, 2007, 90(5):321-337. [3] 黄 明,张学霞,张建军,等.基于CLUE-S模型的罗玉沟流域多尺度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资源科学,2012,3(4):769-776. [4] 陈 莹,尹义星,陈 爽.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预测及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8):765-770. [5] 陆汝成,黄贤金,左天惠,等.基于CLUE-S和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9,(4):577-581. [6] NAVIGANT CONSNLTING, I NC.Massachusetts Energy Renewable Potential Final Report[R].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nergy Resources(DOER) and Massachusetts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MTC),2008. [7] KNAAPEN J P, SCHEFFER M, HARMS B. Estimating habitat isolation in landscape planning[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2,(23):1-16. [8] 李平星,樊 杰.区域尺度城镇扩张的情景模拟与生态效应——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J].生态学报,2014,34(24):7366-7384. [9] 刘孝富,舒俭民,张林波.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厦门为例[J].生态学报,2010,30(2):0421-0428. [10] 周 锐,苏海龙,王新军,等.CLUE-S模型对村镇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与精度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2):174-180. [11] 张永民,赵士洞, VERBURG P H.CLUE-S模型及其在奈曼旗土地利用时空间变化模拟中的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3):310-317. |
[1] | 谢莹, 匡鸿海, 吴晶晶, 程玉丝. 基于CLUE-S模型的重庆市渝北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1): 1729-1737. |
[2] | 田多松, 傅碧天, 吕永鹏, 杨凯, 车越. 基于SD和CLUE-S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4): 613-620. |
[3] | 朱康文, 李月臣, 周梦甜. 基于CLUE-S模型的重庆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5): 789-797. |
[4] | 赵 微, 黄介生, 李 娜. 水资源冲突分析研究进展[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3): 406-4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