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23, Vol. 32 >> Issue (2): 374-383.doi: 10.11870/cjlyzyyhj202302013
吴宏,冯徽徽*,邹滨,王玉龙
WU Hong, FENG Hui-Hui, ZOU Bin, WANG Yu-Long
摘要: 径流是洞庭湖等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水量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LUCC)通过改变下垫面特征,强烈改变了流域水文过程,并进一步影响了湖泊水量变化。然而,受气候变化等多因子复杂交互作用,LUCC对“径流—湖泊水量”关系的影响方式与贡献特征依然面临较强的不确定性,成为流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面临的关键理论瓶颈。针对上述问题,基于SWAT水文模型,采用2001~2019年MODIS遥感数据产品,系统分析了洞庭湖流域LUCC对“径流—湖泊水量”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1)洞庭湖流域多年平均径流和湖泊水量分别为2 371亿m3和682亿m3,季节上均表现为5~9月份较高、10~4月份较小的单峰型分布特征,径流年际变化趋势较弱(y =14.926x+2 222.1,R2 = 0.043 9,p<0.01),而湖泊水量则呈现较缓慢的下降趋势(y = -4.147 3x + 723.880,R2 = 0.066 7,p<0.01);(2)洞庭湖湖泊水量与流域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年际尺度上可表示为y=0.173x+272.11(R2=0.588 5,p<0.01),月尺度上则可表示为y=0.249 4x+7.257 4(R2=0.565 7,p<0.01);(3)LUCC对“径流—湖泊水量”关系具有较强影响,其对多年年均径流量贡献约为364亿m3,约占多年径流总量的15.4%,对湖泊水量贡献约63亿m3,占总蓄水量的9.2 %。研究结果有助于正确认识与把握洞庭湖等通江湖泊水量变化的内在影响机制,并为流域相关水资源治理与规划提供科学的辅助支撑。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