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别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海相沉积物母质土壤的表层土和心层土为例,考察了其对重金属Cu的吸附、解吸及固定特性,目的是了解其在不同土壤结构的存在形态和迁移特性。研究表明:不同表层土和心层土的铜吸附容量可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吸附等温方程拟合,其中以Langmuir方程吻合度最高,回归计算出的最大吸附容量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而其解吸动力学大部分符合指数方式。研究发现,大多数土壤的心层土的最大吸附容量大于表层土,解吸量小于表层土;表层土中对Cu的固定吸附量最大的是滩涂泥,最小的是滩砂泥;心层土中对Cu的固定吸附量最大的是滩潮土,最小的是滩砂泥。不同土壤对Cu的固定吸附量存在差异性,这与土壤自身的pH、OM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pH值大、OM值高的土壤对Cu的固定吸附量越大.
[1] | 夏芳, 王秋爽, 蔡立梅, 杨超, 冯志州, 唐翠华, 卫瀛海, 许振成. 有色冶金区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6): 865-873. |
[2] | 苏溪阳, 张敏, 于晨, 李超, 徐军. 升温对铜锈环棱螺形态及春季个体增补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0): 1603-1610. |
[3] | 臧玉珠, 林晨, 金志丰, 方飞, 周生路. 土地利用变化下沿海地区吸附态磷负荷动态变化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7): 1093-1102. |
[4] | 党丽娜, 梅杨, 廖祥森, 刘颖颖. 城市不同交通圈(带)土壤重金属多元统计分析及空间分布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6): 925-931. |
[5] | 吴国清. 上海都市旅游与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互动响应[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7): 597-. |
[6] | 张胜花,葛芳杰,王红强,胡陈艳,吴振斌. 不同氮磷营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对正磷酸盐的蓄积效果[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6): 909-909. |
[7] | 向云波,徐长乐,彭秀芬.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5): 661-661. |
[8] | 康丽娟,潘晓洁,常锋毅,李敦海,沈银武,刘永定. HCO-3碱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与光合活性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5): 775-775. |
[9] | 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4): 405-405. |
[10] | 王晓青,李哲,吕平毓,郭劲松. 三峡库区悬移质泥沙对磷污染物的吸附解吸特性[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1): 31-36. |
[11] | 王里奥,黄 川,詹艳慧,袁 辉. 三峡库区消落带淹水—落干过程土壤磷吸附—解吸及释放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5): 593-597. |
[12] | 折书群. 西藏玉龙铜矿开发对区域水环境影响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2): 259-263. |
[13] | 毕东苏, 郑广宏, 顾国维, 郭小品.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理论探索与实证——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4): 465-469. |
[14] | 田胜尼, 孙庆业, 王铮峰, 彭少麟, 夏汉平. 铜陵铜尾矿废弃地定居植物及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1): 88-93. |
[15] | 杨世勇, 谢建春, 刘登义. 铜陵铜尾矿复垦现状及植物在铜尾矿上的定居[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5): 488-4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