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09年 第18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9-10-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帅 通, 袁 雯
    2009, (10):  885. 
    摘要 ( 19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节能减排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给上海碳排放政策的制订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采用IPCC 2006年提出的各类能源排放二氧化碳量的计算方法,根据近年来上海工业能源消耗和GDP增长及产业结构变化相关数据,分析了上海城市的碳排放变化趋势,探讨了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变动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能源结构的变动尤其是高排碳的煤类能源比重下降,热、电等能源比重上升,是上海万元GDP碳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能源结构的发展趋势,提出继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类能源比重,鼓励使用电、热类能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利用上海周边资源开发潮汐能等新能源促进能源类型的多元化等多种应对策略。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江苏省区域生态效率评价
    吴小庆, 王远, 刘宁, 陆根法
    2009, (10):  890. 
    摘要 ( 21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物质流分析被认为是适用于生态效率评价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之一,但应用于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的研究尚较少。根据生态效率理论、物质流分析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物质流账户的3个层面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区域总生态效率、整体生态效率。以江苏省为例,全面评价了 1995~2005年江苏省不同层面的生态效率,结果表明:(1)江苏省区域直接生态效率远高于我国同期水平。区域总生态效率和整体生态效率相对较低,分别仅为区域直接生态效率 15%~22%和 7%~8%左右;(2)1995~2005年,区域直接生态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原因在于物质生产率未有显著提高以及近年来重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增加;(3)整体生态效率的变化趋势与区域直接生态效率类似,原因主要是近年江苏省对区外物质和资源的进口量显著增加;(4)区域总生态效率则表现为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在对研究结果及成因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区域生态效率的建议.

    基于本地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评价
    童亿勤
    2009, (10):  896. 
    摘要 ( 23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情况的工具。通过对一般生态足迹法的调整,运用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浙江省本地生态足迹的时空特性和环境生态的潜在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6年浙江省人均本地生态足迹 2.763 8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 0.437 9 hm2,人均本地生态赤字 2.325 9 hm2;(2)1991~2006年浙江省的本地生态足迹都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环境生态的不可持续性;(3)2005年浙江省11个城市的本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表现出一定的差异;(4)浙江全省生态足迹强度指数从1991年的2078上升到2006年的5952,16年间生态强度指数增大了近3倍,单位可承载面积内的实际生态压力越来越大,环境生态的潜在危险性有扩大之势.

    我国技术变迁对环境影响的计量分析
    侯伟丽
    2009, (10):  903. 
    摘要 ( 18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促进技术变迁因素在我国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分析其以往对环境的影响,为我国的技术政策提供支持。使用动态基期,用统计方法定量计算了 1994~2004年各年度技术变迁因素对我国主要空气和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按是否以削减污染为直接目标,可将技术变迁分为2类:(1)生产工艺的变化。这种技术变化不以污染削减为直接目标,但会影响到生产投入物的数量和种类、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量并因此影响到最终的污染强度和排放量。(2)污染削减技术的变化。这种技术变化以污染削减为直接目标。利用环境统计年鉴中的污染削减量数据将技术效应分解为2部分:源自污染削减技术和源自生产工艺,发现从总体上看技术变迁降低了所有污染物的排放量,其中污染削减技术对所有污染排放量的下降都起了积极作用,但伴随较大的年度变化。生产工艺变化对不同污染物的影响方向不同。可见中国目前的污染削减主要依靠“末端”污染削减技术,“过程控制型”生产工艺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也反映出目前技术变迁尚未向“环境友好型”演进。因此,要促使我国技术变迁向“环境友好型”演进,特别需要促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自然资源
    崇明岛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
    罗 坤, 蔡永立*, 郭纪光, 左俊杰
    2009, (10):  908. 
    摘要 ( 27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绿色河流廊道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景观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崇明岛为例,探讨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定量研究的方法,针对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绿色河流廊道建设建议。利用GIS处理河流廊道基础数据,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景观格局指数为依据,从崇明岛绿色河流廊道景观构成和廊道网络结构两方面详细分析崇明岛内各行政区域的不同绿色河流廊道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绿色河流廊道总长为 952.26 km,廊道建设率基本在80%以上;绿色河流廊道普遍较窄,平均宽度仅为 9.96 m,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崇明岛绿色河流廊道比较缺乏,总密度仅 0.75 km/km2;各行政区域相比,城镇区域绿色河流廊道建设率高,绿色廊道质量高;农场区域的绿色河流廊道建设不及城镇区域,但绿色廊道较城镇区域要宽。崇明岛河流廊道网络结构简单,网络线点率,连通性偏低,网络中缺乏回路,严重影响滨水生态系统的发展.

    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刘冬燕, 林文鹏, 赵 敏
    2009, (10):  914. 
    摘要 ( 21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正在生态恢复进行中的苏州河水体为研究对象,共设黄渡、华漕、北新泾、武宁路桥、长寿路桥和浙江路桥6个采样点,从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按春、夏、秋、冬进行了9次采样,另外,在黄渡、华漕和武宁路桥于2002年的5月和6月增加了5次采样,对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苏州河浮游植物的平均个体数达到了 4.7×106 ind/L,细胞密度平均值为 10.2×106 ind/L,生物量均值为 5.73 mg/L。苏州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定性和定量组分表达均显示绿藻优势,其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 5.774  ind/μL 和 2.159 mg/L;属数、种数和生物量结构以硅藻次之。生物量、个体数与细胞数的ShannonWeaver指数均值分别为3.05、3.22和3.28;生物量、个体数与细胞数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则分别为0.73、0.76和0.77,Margalef和Simposon指数均值分别为1.59和0.84.

    玄武湖挺水植物区与敞水区浮游甲壳动物昼夜水平迁移初探
    张, 镇, 陈非洲, 周万平
    2009, (10):  919. 
    摘要 ( 21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浮游甲壳动物昼夜垂直迁移(DVM)是深水湖泊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浅水湖泊中,没有明显的下层滞水层为浮游甲壳动物提供避护所,浮游甲壳动物的垂直迁移活动不明显。但浅水湖泊挺水植物的存在为浮游甲壳动物提供了区别于敞水带的生境,结合理化、浮游植物和鱼的因素,对浅水湖泊玄武湖挺水植物区与敞水区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水平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出:浅水湖泊玄武湖中理化环境(如温度、溶解氧和pH)在荷花区、敞水区、荷花区与敞水区的交界区差异不大,对浮游甲壳动物的昼夜水平迁移不起主导作用。荷花区的浮游植物在质量和数量上低于敞水区,浮游甲壳动物在夜间捕食压力小的情况下会向敞水区移动。敞水区、交界区浮游甲壳动物在白天被捕食的风险要大于荷花区,因而白天时间浮游甲壳动物会迁移到荷花区聚集.

    论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
    曾文革, 许恩信
    2009, (10):  926. 
    摘要 ( 18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国是世界上国际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国际河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完善相关的国际与国内法律制度并采取其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从中国国际河流的概况出发,阐述对其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以及保障国防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进而分析中国国际河流在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立法缺失、保障措施缺位、管理机构缺乏等,最后从完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前提要素、确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完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立法以及积极参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思考,以促进和保障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实现.

    跨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措施——兼及中国的实践
    何艳梅
    2009, (10):  931. 
    摘要 ( 20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国际流域各国在自己境内利用跨国水资源或进行其他活动时,有义务保护国际流域水资源,防止对其他流域国造成重大损害。对有关国际文件的规定和国际社会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从促进跨国水资源包括涉及我国的跨国水资源保护的目的出发,运用比较、概括和归纳的方法,对流域各国保护国际流域水资源的法律措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影响评价、交流信息、监测、通知、紧急情况下的援助、控制污染、公众参与等。最后就中国促进相关跨国水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跨国河流水环境监测网;保持和加强与相邻国家和沿岸各国的信息交流与合作;继续与更多的沿岸国谈判和签署双边或多边流域保护协议,并建立流域保护或管理委员会负责对跨国河流流域的保护与管理.

    生态环境
    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指标构建研究——以崇明岛为例
    庄怡琳, 杨海真, 郭茹, 曾刚, 马兴发
    2009, (10):  937. 
    摘要 ( 20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提出了将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与系统分析法理论集成起来构建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指标的方法和步骤。指标构建过程分为4个步骤:(1)首先利用已有生态区域(岛)相关环境类指标确定备选指标集;(2)利用PSR模型对指标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筛选;(3)以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利用系统分析法确定指标核心要素,得到二次筛选指标;(4)以2030年为远期目标年,以综合性和动态性为依据确定最终指标。以上海市崇明岛为例,确定水、气、土为核心考核要素,构建了基于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的近期及远期目标的环境类考核指标体系。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崇明生态岛建设过程中环境类综合指数为72,其中环境压力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环境保护指数分别为85、80和51,与崇明岛实际较为吻合。部分研究结果已在崇明岛生态建设过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长江三角洲局部地区土壤污染的社会经济原因及其对策探讨
    陈多长
    2009, (10):  943. 
    摘要 ( 23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土壤污染现象。造成部分地区土壤污染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性立法严重滞后;二是我国集体土地产权保护的法律仍不健全;三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地区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四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信息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等。因此,为有效防治土壤污染,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尽快改变现行的官员政绩考核机制、鼓励全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以消除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快土壤污染防治和集体土地产权保护立法并配合使用土壤污染保证金等经济手段,实行综合治理.

    上海市黄浦江水源地重金属铅、镉多介质富集特征分析
    程 晨| 陈振楼 , 毕春娟| 张 翠| 史贵涛| 杨 俊 
    2009, (10):  948. 
    摘要 ( 18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上海市黄浦江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直接影响到上海市近1 700万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因此通过现场采集及室内分析对上海市主要饮用水源地黄浦江上游干流河段表层水体,表层沉积物及支流表层水体及其周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铅、镉类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黄浦江干流表层水体铅平均含量为3234 μg/L,镉平均含量为022 μg/L;支流水体中铅平均含量为086 μg/L,镉平均含量为013 μg/L;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铅平均含量为327 μg/g,干流平均含量为218 μg/g,周边土壤中铅含量除个别点外稳定在2022~3903 μg/g;沉积物中镉的平均含量为03 μg/g,土壤中镉含量基本在015 μg/g左右。通过分析该区域多介质中重金属铅、镉的富集特征,判断表层沉积物是该区域重金属铅、镉的主要富集介质;该区域铅污染的主要受周边土壤的淋溶冲刷作用影响;2号(斜塘与圆泄泾交汇处),4号(竖潦泾与横潦泾交汇处)采样点区域相对于其他各采样点区域有短期、低浓度的重金属镉输入.

    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影响的生态学分析
    史方方, 黄, 薇
    2009, (10):  954. 
    摘要 ( 21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基于黄家港水文站1954~2000年的日径流量资料,以1967年为节点,将47年水文序列划分为节点前的“近自然状态河流”和节点后的“人工干扰状态河流”两种水文情势。采用Richter提出的变动范围法,基于包含32个水文参数的水文改变指标体系,定量评估了黄家港水文站1967年前后水文情势的变化。根据分析,把1967年之前的各个水文参数的第1至第3四分位数间的数值范围设为管理目标。进一步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生态水文的影响。结果表明,1967年以后,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较为显著:极大地改变了径流的年内分配,使流量过程均化,使极值流量出现日期提前、历时缩短等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汉江中下游河道生态系统的特点,以鱼类为指示生物,初步探讨了上述水文情势的变化对汉江中下游鱼类的生长、繁殖和越冬等带来的影响,并对如何降低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径流特性的影响
    陆国宾, 刘轶, 邹响林, 邹振华, 蔡涛
    2009, (10):  959. 
    摘要 ( 290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随着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汉江径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江生态系统的健康。为分析人类活动对汉江径流特性的影响,以白河、皇庄和仙桃3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以丹江口水库关闸蓄水时间划分研究时段,利用3站1955~2006年的日流量资料对比分析了研究时段内汉江中下游年、汛期、非汛期、月及日径流量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运行对其下游的年径流特性无明显影响,而对汛期、非汛期、日径流量和径流年内分配有显著的影响,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减少,非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增加,径流量年内分配过程均匀化,中小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增加,大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减少,但影响随与水库的距离增加而减小。研究成果可为评价人类活动对汉江生态系统健康及稳定性提供参考.

    次级河流回水区叶绿素a与影响因子的多元分析——以临江河为例
    罗固源, 郑剑锋, 许晓毅, 曹佳, 舒为群
    2009, (10):  964. 
    摘要 ( 28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对次级河流回水区富营养化进行深入研究,把长江次级河流之一的临江河回水区为研究对象,根据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临江河回水区中游叶绿素a含量及其水质理化指标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临其叶绿素a浓度的时间分布,对叶绿素a浓度及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找出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并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临江河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峰值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至9月下旬,变化范围为227~661 mg/m3。临江河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变化受多个环境因子共同影响,与水温、流速、透明度、COD、总磷之间显著相关,而与总氮相关性不显著。经过叶绿素a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建立了以水温、流速和总磷为自变量,叶绿素a浓度为应变量的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初步验证结果表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可以用来描述临江河回水区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通过对临江河回水区叶绿素a及其影响因子的分析,控制临江河回水区水体中磷含量应是其富营养化防治工作的重点,防治工作应主要在春末和整个夏季,尤其是在5、6月份。

    长江流域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陈, 凯, 郑, 畅
    2009, (10):  969. 
    摘要 ( 20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考察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南、湖北 、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七省二市能源利用效率,比较分析其差异以及原因,寻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途径。首先定义能源利用效率为能源通过要素优化配置产生的技术效率,然后利用数据包络DEA和全要素效率SFA方法进行测度,最后通过比较拉氏指数与迪氏指数的优劣,采用迪氏指数法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解。计算出七省二市及六部门1997~2006年GDP能耗、能源技术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并分析了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进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结构调整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2)技术进步和制度进化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3)能源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应尽量统一并不断改进.

    基于MODIS叶面积指数的大渡河流域作物生态需水研究
    严 冬| 范建容| 欧国强
    2009, (10):  976. 
    摘要 ( 21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大渡河流域3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最新修订的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流域参考作物腾发量。同时获取大渡河流域2007年内45期MODIS LAI数据,根据叶面积指数与作物系数的经验关系得到作物系数2007年年内的变化情况,利用GIS中的Zonalmean函数对大渡河流域平均作物生态需水量年内变化进行估算。在根据年干燥度进行干湿区划的基础上,对作物生态需水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渡河流域2007年内生态需水总量为6188 mm,月平均值为516 mm。其中作物生态需水量年内变化过程为夏季最高,占全年总需水量的357%,春季、秋季、冬季生态需水量逐渐减少分别占全年总量的304%、201%和138%。在雨季,降水完全可以满足流域生态需水量,降水是这一时期生态需水的主要来源。在旱季,半干旱区的生态需水来源受区域干燥度的影响较大,越干燥的地区降水占作物生态需水百分比就越高;半湿润区作物生态需水来源仍以降水为主,但降水占作物生态需水百分比除了受区域干燥度影响之外,可能还受到其它因素如:陡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的影响。

    地形和季节变化对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的影响——以四川省成都经济区为例
    邢新丽, 祁士华, 张, 凯| 张 原| 阚泽忠, 秦兵
    2009, (10):  985. 
    摘要 ( 19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成都经济区典型地貌单元(平原区和丘陵区)采集春季和秋季样品,共计52件农作物样品和100件土壤样品,通过美国EPA8080A方法测试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含量,以研究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季节有机氯农药污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DDT含量高于HCH含量;平原区绵竹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高于丘陵区盐亭县土壤有机氯农药含量;在平原区的绵竹市,秋季采集的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高于春季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含量;在丘陵区的盐亭县,春季采集的土壤有机氯农药含量高于秋季样品中含量。农作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较高,各种作物浓度均未超标,但对人们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油脂含量高的粮食作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高于叶类蔬菜和果实类蔬菜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地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有机氯农药施用是造成两个地区春、秋季土壤含量特征不同的主要原因,而植物的吸收方式、OCP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影响农作物中OCP含量不同的主要因素.

    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和降雨径流冲刷过程研究进展
    陈 桥| 胡维平, 章建宁
    2009, (10):  992. 
    摘要 ( 18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城市地表污染物是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其累积和降雨冲刷过程分别是沉降—悬浮—再沉降以及悬浮—沉淀—再悬浮的动态过程。描述累积过程的模型主要有线性、指数、对数等形式,其中以指数及一些变形形式发展相对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模型都将雨前干期天数(ADWP)作为主要的影响因子。而描述冲刷过程的模型主要基于一级反应动力学假设,这类模型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为使冲刷模型更接近实际,人们进一步在其中引入了雨天排污因素,并取得较好的成效。虽然城市地表径流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目前的模型基本属于经验型或基于大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学模型,尚缺对污染物输移过程的机理性描述。因此,从城市地表污染物输移过程的机理出发,建立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和降雨冲刷过程的物理模型是今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研究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