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0年 第1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0-08-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南京经济腹地界定及层次划分
    段七零
    2010, (8):  853. 
    摘要 ( 1576 )   PDF (460KB) ( 3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中心城市及其腹地的研究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的热点。首先,构建多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城市中心性强度,以此修正断裂点模型中的城市人口规模。其次,结合加权Voronoi图方法,勾勒南京与其经济区区外竞争城市间的经济腹地范围和南京与区内周边城市间的经济腹地范围,并采取实证法对理论上的腹地范围进行调整。最后,根据经济联系的强度,将南京经济腹地划分为6个层次。研究表明:南京与区外、区内城市间的经济腹地,两者都呈“红桃心”的形状,但在前者经济腹地中,南京并不位于中心而是偏于东侧;而在后者经济腹地中,南京基本位于中心位置。研究南京经济腹地的范围与层次,有利于南京经济区更科学合理的空间组织和加快长三角地区向西北方向的空间辐射。

    基于分形理论的徐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车前进, 曹有挥, 马晓冬, 姚士谋, 郭垚
    2010, (8):  859. 
    摘要 ( 1799 )   PDF (583KB) ( 3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基于迭代原理的城市形态分形研究方法,运用分形维数(相关维数、半径维数、膨胀维数)和标度曲线,定量分析了徐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揭示城市用地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结构,标度曲线可以定量揭示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类用地的标度行为,二者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测度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徐州城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空间分布的均质程度在逐渐增强,但公共设施用地空间分布的均质性较差;随着城市的扩张,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表现出显著的外迁趋势,市中心区的商服功能则进一步加强,城市由市中心向外围逐渐形成明显的“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布局的圈层结构,并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商服中心;与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相比,工业用地边界形态复杂,稳定性较差。

    国际空港新特点与我国空港资源的综合利用
    姚士谋, 陈振光, 管驰明, 吴建楠
    2010, (8):  867. 
    摘要 ( 1615 )   PDF (484KB) ( 3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国际空港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研究国外空港现代化特点为发展我国空港可以提供有益的经验与方法,实现我国空港资源最大化的合理利用。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国际空港具有大型化、规模化的时代特征,同时要适应复杂气候变化的情况,机场全天候、引导系统自动化,各项设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今后的世界经济与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空港资源利用应从3个方面去分析,机场的新建扩建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按不同等级机场,应有适当的分工,明确空港的综合功能,并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相互利用、取长补短,有利于我国航空运输专业化。充分利用空港各类资源,发挥空运的快捷、安全、准确的优势,将我国的航空运输业推向现代化、国际化。

    自然资源
    苏锡常地区城市发展对降雨的影响
    丁瑾佳, 许有鹏, 潘光波
    2010, (8):  873. 
    摘要 ( 1521 )   PDF (365KB) ( 2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苏锡常地区位于太湖流域的腹部地区,经济发达,是当今世界上较大的城市群之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使该区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变化,并影响到当地水循环过程以及降水过程的变化。以该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3个典型城市为例,基于长系列降雨资料,在相同的气象背景条件下,通过城区与郊区雨量站同期资料的对比分析,采用线性回归、R/S分析、MK检验等方法,重点探讨城市化对降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缓慢期,城郊降雨差别不大。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化发展较快的苏州、无锡城市“雨岛效应”较为明显,而城市化发展相对缓慢的常州城市“雨岛效应”则不明显,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存在。该研究为长江下游城市群的城市化发展对降雨影响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长江中下游流域滩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周金星, 孙启祥, 杨永峰
    2010, (8):  878. 
    摘要 ( 1566 )   PDF (449KB) ( 3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均耕地已低于粮农组织规定的警戒线。而90余万hm2的滩地资源则因血吸虫病、产权与使用脱节以及管理困难等原因致使其大部分一直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亟待治理和开发。通过剖析长江中下游流域滩地特点及利用现状,分析其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滩地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及治理对策,认为开发利用滩地资源应与河道整治、经济建设、血防工作及湿地保护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一个集生产、防护与游憩于一体的多功能、多效益的综合体系,更好地发挥黄金水道对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建设的作用。

    基于时序MODIS/NDVI影像的鄂东南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特征
    汪权方, 张海文, 孙杭州, 王倩
    2010, (8):  884. 
    摘要 ( 1579 )   PDF (499KB) ( 2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遥感估算植被覆盖度的精度受云噪声的影响较大。最大值合成法(MVC)法能够较好消除时序NDVI影像上云污染的影响,但对于长时间多云或连阴雨天气常见的地区来说,该方法难以彻底去除云覆盖。以鄂东南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对象,应用BISE算法对其2006年时序MODIS/NDVI影像进行噪声检测和处理。在此基础上,应用改进后的像元二分模型对这些NDVI影像进行植被覆盖度的估算和分级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改进后的像元二分模型和NDVI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49和277%;对时序植被覆盖度影像的分级统计结果显示:鄂东南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整体较高,全年高覆盖度(>80%)、中高覆盖度(60%~80%)和中等覆盖度(40%~60%)植被区所占的面积比之和约为75%~84%,尤其是7~9月份80%左右的区域为高覆盖度或中高覆盖度植被所覆盖;除了低覆盖度植被以外,其他等级的植被区季节变化明显,尤其是高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植被的年内变化极为显著,并且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此消彼长的转化关系。

    农业发展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
    黄艳娴, 朱利群, 卞新民
    2010, (8):  890. 
    摘要 ( 1676 )   PDF (347KB) ( 2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依据生态足迹理论,提出基于作物生产特殊性的作物生产生态足迹模型来分析作物生产的生态盈亏。计算2007年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并与传统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作物生产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为 0.232270 亿hm2,生态承载力为 0.296463 亿hm2,生态盈余 0.028618 亿hm2。另外,江苏省各地市作物生产生态足迹空间差异较大,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和南通的作物生产出现生态赤字,其余地市作物生产则呈现不同程度的生态盈余。研究结果表明作物生产生态足迹模型能更为客观的分析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易于减小由于模型设计不合理造成的生态赤字估算扩大化现象,计算结果可作为种植业生态影响评价重要参数。

    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易军, 梅昀
    2010, (8):  895. 
    摘要 ( 1579 )   PDF (389KB) ( 2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耕地非农化已成必然,开展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对缓解人地矛盾、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江西省为例,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极差标准化方法及综合指数法,计算出1998~2007年江西省耕地利用集约度,得出在这期间江西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PSR各子系统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并通过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概括为社会经济因素、耕作资源及政策制度因素、自然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今后耕地集约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丘陵山区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分析
    张贞, 魏朝富, 尚慧
    2010, (8):  901. 
    摘要 ( 1648 )   PDF (578KB) ( 2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耕地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在人类活动的诱导下发生巨大变化,研究耕地自然质量向耕地经济质量转变的过程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拓宽了耕地质量的研究内涵。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将农用地分等定级的斑块数据与农户调查相结合,应用“影响力系数”获取修正后的耕地质量指数,从真正意义上反映土地的现实生产能力,并进一步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讨论其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发现,利用影响力系数修正后的耕地质量等级指数能够真实反映土地生产能力,农户对耕地投入产出水平使耕地自然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新获取的质量等级系数具有经济学意义;水田和旱地的质量等级分布存在非常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高质量的水田斑块与高质量的水田斑块相邻,低质量的水田斑块与低质量的水田斑块相邻,旱地图斑也遵循该分布规律,总体上空间分布集聚现象显著。

    中国区域粮食生产与消费中的虚拟水平衡研究
    邹君, 胡娟, 杨玉蓉, 毛德华
    2010, (8):  908. 
    摘要 ( 1495 )   PDF (432KB) ( 2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从省级和8个二级区域尺度上分析我国2007年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虚拟水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粮食生产和消费中的虚拟水平衡规律,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北方比南方地区多31 9752×107 m3,人均粮食生产虚拟水量北方地区为530 m3/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60 m3/人,而南方地区则只有410 m3/人。说明我国当前粮食生产存在较为典型的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现象;其次,全国粮食虚拟水消费量南方比北方地区多4 8553亿m3,恰好与粮食生产的虚拟水空间分布规律相反。南北方粮食消费水平的差异加剧了我国粮食生产虚拟水资源“北水南调”现象的发生;再次,从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虚拟水平衡空间分布规律来看,调出区主要集中分布在由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宁夏5省(区)组成的我国北方边境沿线地带和由江西、湖南、重庆、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和山西组成的中东部环形地区。虚拟水调入区则主要集中在由北京、天津、河北和辽宁组成的环渤海地区和由分布在西北、西南和华南共13个省市区组成的环状连片地带;最后简要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的虚拟水平衡在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启示意义。
     

    生态环境
    基于RS和GIS的武汉城市热岛效应年代演变及其机理分析
    梁益同, 陈正洪, 夏智宏
    2010, (8):  914. 
    摘要 ( 1736 )   PDF (407KB) ( 3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更客观地揭示“火炉”武汉的城市热岛效应,利用1987、1994、2005年共3期TM影像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反演并计算出武汉市城区不同年代的热岛强度、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及城区面积。在对存在较大差异3期的热岛强度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城市热岛效应的现状及年代演变,定量分析了城区热岛强度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武汉城区热岛效应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工业区和商业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热岛面积不断变大;热岛强度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关系,植被覆盖率每提高10%,热岛强度约下降1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热岛贡献不同,水体和植被区域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而工商业用地、道路等则加剧热岛效应;武汉市城区面积扩大、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域面积减少,是导致热岛效应不断加剧的原因。

    长江中游荆江高洪水位形成的地质环境分析
    陈国金, 殷鸿福, 李长安, 陈松
    2010, (8):  919. 
    摘要 ( 1554 )   PDF (530KB) ( 22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其高堤防高洪水位(高出堤内地面大于13 m)危险态势的形成,是由于一方面在地质构造控制下堤内地面沉降,另一方面大堤不断加高,荆江洲滩不断淤积抬高和洞庭湖出流顶托,造成同流量水位不断升高,结果是洪水位与堤内地面势差不断加大,形成恶性循环。三峡水库建成后,具有调蓄长江上游洪水的巨大空间和能力,但没有改变形成荆江高洪水位的地质作用及过程。在高堤防高洪水位形势下,加上大堤管涌、岸崩、地震等致灾地质因素的作用,荆江有向北溃决,自然分流的趋势,其中尤以沙市湾迎流顶冲的盐卡段更具有危险性。为避免发生区域性重大地质环境灾害,协调人、地、水关系,给水沙以出路和洪水资源化已迫切地摆在人们面前。

    丹江口库区典型小流域地表径流氮素动态变化
    涂安国, 尹炜, 陈德强, 叶闽, 雷阿林
    2010, (8):  926. 
    摘要 ( 1543 )   PDF (487KB) ( 3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探明面源污染特征对制定丹江口水库水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村落和林耕复合两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和流域各集水区出口地表径流氮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村落降雨径流中总氮、硝态氮浓度较高,其中总氮均值超过20 mg/L,变化幅度都不大;氨氮浓度较低,但变化剧烈,这种氮浓度演变过程和降雨强度关系密切。硝态氮是村落氮输出的主要形态,占总氮输出的6031%~9655%,与总氮输出变化过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林耕地的氮浓度相对较低,总氮表现出上升—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过程,硝态氮和总氮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在空间传输过程中,小流域下游氮浓度表现出稀释和富集两种效应,其中村落的氮输出对两种效应影响较大;在时间上,受耕作制度和气象变化,各集水区的氮浓度季节性变化明显,总氮浓度表现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硝氮浓度表现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胡家山小流域径流中氮素的含量均高于水库水体氮素含量,总氮高于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需要加强对小流域污染源的控制与处理,尤其是对村落径流的处理。
     

    岷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顺久
    2010, (8):  933. 
    摘要 ( 1612 )   PDF (472KB) ( 2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依据1961~2003年水文气象资料,运用MannKendall检验和线性倾向估计方法进行了岷江年径流、青藏高原年气温与年降水长期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变化趋势显著性检验,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了岷江径流变化与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而年降水略有增加但不显著的气候环境下,岷江径流量总体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年变化率分别为上游紫坪铺站-2619 0 m3/s、下游高场站-6538 5m3/s,其中紫坪铺站径流减少趋势十分显著,通过了5%显著水平的信度检验;从季节变化上看,岷江径流减少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而以春季变化最少;从时间变化特性看,在60~80年代,岷江年径流呈现出年代际的周期性波动变化。(2)岷江径流随青藏高原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减小;青藏高原降水与岷江径流间的相关性在上下游及季节上则表现不同,与春季径流的相关性最强,与上游紫坪铺站径流具有弱负相关性,而与下游高场站径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同时,岷江径流变化对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变化在时间响应上还表现出季节上的滞后性。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与海河受水区旱涝遭遇研究
    张利平,秦琳琳,张迪,曾思栋
    2010, (8):  940. 
    摘要 ( 1528 )   PDF (462KB) ( 2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与受水区的旱涝遭遇性是跨流域水资源调配与管理运行的重要依据。利用我国近500 a旱涝等级历史资料和近几十年的实测雨量资料,进行了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与海河受水区历史旱涝特征分析,并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水源区与海河受水区的旱涝遭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与海河受水区历史上旱涝灾害频发,持续性旱涝灾害严重,近3个世纪以来旱涝灾害发生次数和程度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水源区与海河受水区旱涝的联系度很低,两个区域的旱涝状态同步性比较差,旱涝遭遇情况对工程调水有利的几率为567%,对工程调水不利的几率为2488%。因此,要使南水北调工程发挥最大效益和价值,还需要其他水利工程配合进行合理调控。

    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对儿童健康风险的初步评价——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
    郭广慧, 宋波
    2010, (8):  946. 
    摘要 ( 1591 )   PDF (502KB) ( 3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对宜宾市主要街道47个土壤样中Pb、As、Zn和Cu含量的调查研究,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初步评价了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对儿童(6~12岁)的健康风险。Pb、Zn和Cu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As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宜宾市城市土壤中Pb、Zn和Cu含量显著高于四川省土壤背景值,表现出明显的累积效应(〖WTBX〗p〖WTBZ〗=0000),As含量显著低于四川省土壤背景值(〖WTBX〗p〖WTBZ〗=002);与四川省土壤基线值相比,土壤中Pb、Zn和Cu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362%、297%和511%,As含量尚未超标。城市土壤中Pb、As、Zn和Cu的单危害指数大小(〖WTBX〗HI)依次为HIAs>HIPb>HICu>HIZn,总危害指数THI〖WTBZ〗为346×10-1。单危害指数和总危害指数均低于可接受水平1,未对儿童表现出非致癌危害。土壤中As的总致癌风险〖WTBX〗TCR〖WTBZ〗为872×10-6,在可接受水平内(1×10-6~1×10-4),未对儿童表现出致癌风险。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长江上游防护林健康评价
    王青, 李富程, 李国蓉, 慕长龙
    2010, (8):  953. 
    摘要 ( 1527 )   PDF (433KB) ( 3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长江上游防护林健康评价对提高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框架,选取20项指标建立了长江上游防护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技术修正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运用等级赋分法对评价指标无量钢化,使不同区域的防护林健康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利用健康指数法对官司河流域的主要防护林群落马尾松林、柏树林、栎树林、松柏混交林、桤柏混交林健康水平进行定量化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官司河流域防护林综合健康指数为46.95,各种类型防护林健康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栎树林(55.43)>桤柏混交林(52.54)>松柏混交林(50.84)>柏树林(49.68)>马尾松林(38.92)。研究结果对于长江上游防护林的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血吸虫病生态学及其中国疫区分类的地理解释
    赵安
    2010, (8):  959. 
    摘要 ( 1563 )   PDF (412KB) ( 2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血吸虫病医学地理学与血吸虫病空间流行病学研究涉及到大量与血吸虫及其寄生宿主有关的生态环境知识与参数,这些方面为从地理学角度解释过去由实践经验和调查总结得到的中国血吸虫病疫区分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参阅了大量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总结了血吸虫生活史中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的虫卵、毛蚴、尾蚴阶段和寄生宿主钉螺、哺乳动物的生态特点与流行机理。结果认为:生态环境条件能同时满足血吸虫及其寄生宿主的生态要求是血吸虫病流行传播的基本条件,血吸虫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终宿主哺乳动物和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度过,钉螺生态条件的苛刻性是血吸虫病流行传播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钉螺的空间分异规律与特征成为血吸虫病疫区类型的划分的主要依据。最后从地理学角度分析了钉螺孳生地有关地理环境因子(植被、土壤、地貌、高程、水文、水力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论是:大的地貌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水文条件,从而形成不同的钉螺空间分布格局,结果产生了不同的血吸虫病易感地带分布特点,最终决定了血吸虫病疫区的类型,与中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的分类结果一致。

    区域可持续发展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
    赵源, 彭馥艳
    2010, (8):  964. 
    摘要 ( 1516 )   PDF (361KB) ( 3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对区域环境有着长期、复杂、综合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不可逆的,这就需要对规划实施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分析,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在目前,国内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大多围绕建设项目进行,涉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还比较缺乏。立足于实际所需,以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为例,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全面设计,按照时间先后划分为回顾性评价和预测性评价两类,并分别采用加权求和法和神经网络法进行分析,同时以金口河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具体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适用、易于理解,能够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客观、准确的分析。当前,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正在各地陆续进行,研究成果能够为实际的规划环评工作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指导。

    生态环境
    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生态学及其研究方法概述
    唐汇娟
    2010, (8):  970. 
    摘要 ( 1868 )   PDF (362KB) ( 3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对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研究方法和生态学进行了概述。为防止细胞的自溶和荧光特性的改变,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通常采用多聚甲醛和戊二醛作为固定剂并在低温下保存。在表面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含藻红素的蓝藻(PE 细胞)、含藻蓝素的蓝藻(PC细胞)以及以叶绿素为主要色素的超微型真核浮游植物(EU 细胞)3 种类群。在淡水生态系统中,影响超微型浮游植物变化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温度、营养盐的可获得性、摄食、光照以及环境的污染。总体而言,高温有利于超微型蓝藻、低温利于真核藻类的生长。超微型浮游植物的丰度随着水体的营养增加而增加,但其贡献率却减少。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带水体,对热带和亚热带水体的研究需要加强,而我国对淡水超微型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基本处于空白。

    流域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上下游演递规律及其启示
    许凤冉, 王成丽, 阮本清
    2010, (8):  975. 
    摘要 ( 1579 )   PDF (314KB) ( 4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按照流域尺度从小到大,分别选择新安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上下游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遵从一定的演递规律,即上游地区往往会重复下游地区的曲线过程,但其发展阶段落后于下游地区。上下游的发展差异越大,这种规律表现得越明显。产生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多数流域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高于上游地区,下游比上游更早地到达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峰值,并具有了更强的环境保护能力。这一规律有助于深化对上游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国家和下游地区需要加强对上游欠缺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支持和援助,降低上游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峰值和曲率,从长远意义上减轻上游发展过程中对全流域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和生态保护代价。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