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2年 第21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2-01-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格局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薛俊菲, 陈 雯| 曹有挥
    2012, (01):  1. 
    摘要 ( 1307 )   PDF (3991KB) ( 5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基于对城市化概念的认识,通过测算中国各城市的人口、经济和空间城市化率及其增长速度,运用Arcgis93支持下的热点分析方法,考察2000~2008年中国城市单元城市化水平增长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中国城市化的空间模式,认为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热点仍然在东部沿海,主要围绕环渤海和珠三角两大城市化热点城市群,向东北、西北、西南等冷点区中心辐射、梯度推移;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与经济增长格局有较大偏差,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城市化的拉动作用相对经济增长更为明显;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形成受自然、历史、政策、经济、人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包含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和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两种道路,未来政府作用将逐渐弱化,推力的主动力地位将进一步强化

    中国FDI区位选择的时空格局演进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 丽,曹有挥,袁 丰
    2012, (01):  8. 
    摘要 ( 1478 )   PDF (5765KB) ( 2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以全球经济首要“推动者与塑造者”的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催化剂。引入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自回归模型,用面板数据研究了1995~2009年中国FDI时空集聚特征及其动因。结果表明:各省份实际利用FDI的过程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相关性日渐增强。从总量上来看,仍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江苏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是从增速来看,呈现向沿江的重庆、四川等投资条件相对较好的中西部内陆省份转移的趋势。从局部上看,呈现由外资集聚程度较高的省份向周边相邻省份扩散的趋势。空间滞后回归模型也进一步印证了空间依赖性对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

    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三峡低碳经济——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
    曹 阳, 胡继亮
    2012, (01):  17. 
    摘要 ( 1472 )   PDF (2349KB) ( 3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运用熵值法研究了宜昌市工业结构调整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宜昌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首位,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应大力推进其发展;食品产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较前,属于第二梯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应得到有效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大部分位列前10位,属于第三梯队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和工业中坚力量,在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应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发展;宜昌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纺织等轻工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也比较靠前,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竞争能力;宜昌市化工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靠后,对其应采用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手段;宜昌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造纸业和金属冶炼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最低,排名最后,应对其实施调整归并政策,逐步减少其企业数量和规模

    自然资源
    尼洋河不同河段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差异研究
    裴国凤, 曹金象,刘国祥
    2012, (01):  24. 
    摘要 ( 1355 )   PDF (2010KB) ( 2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2009年8月对尼洋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分布和数量特征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共26属74种(变种),以硅藻为主,大多数种类的相对丰富度较低,优势种不明显,平均相对丰富度大于5%的种类分别是极细微曲壳藻(90%)、弧型蛾眉藻线形变种(54%)、中型脆杆藻(53%)和尖针杆藻(5%);其出现频次分别是19、20、17和20次。种类分布均匀,平均细胞密度为225×104 ind./L,远低于一般河流和湖泊。分析显示绝大多数样点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都很高,其均值分别为364和095。以上结果表明该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复杂、处于较完整的稳定状态,体现了尼洋河流域贫营养河流水体的特征。TWINSPAN和DCA分析表明海拔高度和环境的稳定程度可能是影响该流域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赵 京|杨钢桥
    2012, (01):  30. 
    摘要 ( 1236 )   PDF (2747KB) ( 3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运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1990年至2008年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上稳中有升;农产品价格、耕地质量和财政支农是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度的主要因素;农产品价格、耕地质量和财政支农政策既是影响耕地利用集约度的直接原因,又是其他因素对耕地利用集约度影响的间接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耕地利用行为表现出市场化的趋势。因此,应稳定并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保障土地整理实施的质量,改善耕地质量,并加大政策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从而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和耕地利用集约度、提升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简述
    张 健,濮励杰,陕永杰,张润森,许 艳,朱 明,彭补拙
    2012, (01):  36. 
    摘要 ( 1268 )   PDF (3307KB) ( 5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广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了解区域的生态环境演变乃至全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阐述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陆地与海洋交互作用及由此引起的岸线变迁、入海营养盐和悬浮物及沉积物等物质通量变化、海岸带生物多样性、海岸带区域乃至整个全球C、N等物质总循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研究,简述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总结分析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环境效应影响研究目标和重点研究内容

    基于SCS法模拟的上海郊区农田地表产流特征及原因
    谢长坤,蔡永立,左俊杰
    2012, (01):  44. 
    摘要 ( 1285 )   PDF (2252KB) ( 2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上海市近8 a的日降雨数据,采用修正的SCS模型模拟得出上海地区农田地表径流流量,分析出了上海地区农田地表产流的特征。主要结论:(1)旱地在土壤湿度为干燥、几乎饱和、饱和条件下产生地表径流临界降雨量分别为847、358、141 mm;水田的土壤湿度几乎一直为饱和状态,产生地表径流的降雨临界值为026 mm。(2)旱地和水田产流量分布形状都呈极度右偏状,旱地和水田产流最大值分别为13559和18570 mm,但是9811%的天数中旱地产流量小于10 mm,9540%的天数中水田产流量小于20 mm。年产流量在月份中分布比例大体上是以6月和8月为峰的双峰分布,这个峰有从8月向6月前移的趋势。旱地产流量相对于水田的更加集中在5~9月。(3)旱地年产流总天数在50 d左右波动,水田年产流天数在120 d上下波动。旱地连续产流的天数一般不会超过5 d,水田连续产流天数一般不会超过7 d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及其模型的水利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邹碧莹,丁 美,赵言文
    2012, (01):  52. 
    摘要 ( 1244 )   PDF (1944KB) ( 2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地区水利规划环评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评价形式化、方法单一化以及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观性较强等问题。针对以往评价中的不足,提出了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及其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以江苏省水利发展规划作为研究实例,建立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聚类循环迭代模型进行主客观综合指标权重的计算;从重点工程空间布局角度出发,运用调整后的可变模糊识别模型进行各市环境影响的相对优属度计算。结果表明,全省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相对优属度大于现状和零方案,南通市的相对优属度最大,其次是苏州和无锡。与层次分析法进行对比,该理论及其模型适用于地区水利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基于水量分配方案的抚河流域最小控制需水量研究
    李荣昉,丁永生,程丽俊,李昌彦
    2012, (01):  58. 
    摘要 ( 1324 )   PDF (2055KB) ( 3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丰富,在非汛期尤其是用水高峰期,存在供需水矛盾和河道外用水挤占河道内用水现象。基于水量分配方案,以控制断面为节点,考虑河道外需水,兼顾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系统提出计算流域控制断面最小控制需水量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抚河流域为例,把流域划分为12个控制断面,分别为沙子岭、黎川、南城、洪门、廖坊、石门、廖家湾、娄家村、马圩、焦石、柴埠口和李家渡,各断面的最小控制需水量分别为740、380、2873、1200、4981、261、5085、7168、050、10894、1556 和1030 m3/s。通过水文监测控制流域断面流量,为落实水量分配方案、保护流域水环境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保障。同时,以最小需水量并与实测流量比较,确定各用水区余缺水量,为实施流域非汛期水量调度提供依据

    洞庭湖最小生态需水量研究
    谢永宏| 李 峰| 陈心胜
    2012, (01):  64. 
    摘要 ( 1610 )   PDF (3419KB) ( 4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从湿地水文的角度对典型通江湖泊——洞庭湖3个时期的最小生态需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74和1988年的最小生态水位均为24 m,而1998年为246 m;(2)1974、1988和1998年的最小生态蓄水量分别为2106×108、1804×108和1880×108 m3;(3)1974~1987、1988~1997和1998~2007年的最小出湖生态需水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 396、3 379和4 717 m3/s,最小入湖生态需水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 657、2 704和3 745 m3/s。可见,随着洞庭湖的演变,1974年最小生态水位比1998年大幅减少,最小生态蓄水量明显增加,出、入湖最小生态需水量不均衡增加。最后,对洞庭湖最小生态需水量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生态恢复对策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清江流域的应用
    龙海峰| 熊立华| 万 民
    2012, (01):  71. 
    摘要 ( 1411 )   PDF (5828KB) ( 3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基于清江上游水布垭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出了研究区域水系、勾画了研究区域边界,并计算了研究区域地形指数分布。采用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DDRM)来进行降雨径流模拟。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洪峰相对误差、径流深相对误差等方面对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三水源新安江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径流深模拟方面新安江模型略好于DDRM,在洪峰流量及峰现时间方面DDRM略好于新安江模型,模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两者相当,总体上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模拟效果相当。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与三水源新安江模型相比,其优点是模型结构简单、参数较少、物理过程明确,而且能够模拟流域土壤含水量和径流量的空间分布。
    跨界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原则的困境与对策
    黄锡生,曾彩琳
    2012, (01):  79. 
    摘要 ( 1215 )   PDF (1954KB) ( 3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公平合理利用原则是国际水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内涵体现为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即各国有在其领土内利用跨界水资源的权利,同时又要承担不剥夺其他国家在其领土内利用跨界水资源的义务和不对跨界水资源进行损害和浪费的义务。从理论上看,对保护跨界水资源及协调跨界水资源利用冲突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公平合理利用原则目前尚存在评价标准不明确、保障制度不完备等内在缺陷,以致其在实践中经常陷于难以适用的困境。要摆脱公平合理利用原则的适用困境,应以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理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公平合理利用”的评价标准,厘清必要的用水优先权顺序,使公平合理利用原则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应建立起受益补偿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损害预警制度等有利于公平合理利用原则实现的保障制度。
    MM5与CALMET对北京地区风能资源的初步模拟
    杜吴鹏, 房小怡, 轩春怡,郭文利, 潘莉卿
    2012, (01):  84. 
    摘要 ( 1344 )   PDF (8918KB) ( 2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MM5与CALMET模拟了北京地区10、30、50和70 m高度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各高度层风速与风功率密度的地域分布具有一致性,模拟的风速最大区位于门头沟西北部,而昌平西部、房山北部及延庆西部的风速次之,风速最小区位于顺义和东部城区;风功率密度的模拟显示京西地区和西北部地区的风资源较为丰富,北京东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及市区周边的风资源相对较小,开发潜力低。利用3座测风塔和3个气象站风速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初步检验,表明MM5与CALMET基本能模拟出风速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模拟和观测具有较好相关性,但模式存在对黄草梁和北梁地区模拟结果偏高、对涧沟地区模拟结果偏低的系统性误差,这可能与模拟区域地形复杂及模式自身分辨率不够等有关。
    生态环境
    紫色土坡面跌坑贯穿发生细沟的水动力过程
    严冬春,文安邦,史忠林, 巨莉, 贺秀斌
    2012, (01):  94. 
    摘要 ( 1318 )   PDF (1792KB) ( 2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跌坑是坡面土壤特性和薄层水流动力的耦合作用形成,而跌坑对坡面漫流的集中导致了水流流速、流深和切应力的变化,进一步塑造了侵蚀坡面形态导致跌坑贯穿发生细沟;目前关于跌坑与水动力耦合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分析了跌坑对径流特征的影响,定义了径流集中度〖WTBX〗Kc〖WTBZ〗,回归调查了径流集中后切应力与跌坑贯穿下切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色土曼宁糙度系数随雨强增大而减小,漫流区坡面曼宁糙度系数变化介于0014~0026,沟道曼宁糙度系数变化介于0008~0015;薄层水流流速和流深顺坡增大,在跌坑处集中后流速剧增,雨强越大流速越大、流深越小;径流切应力顺坡增大,跌坑集中薄层水流而切应力剧增导致跌坑贯穿;试验紫色土可蚀性参数〖WTBX〗Ke〖WTBZ〗为0144 s/m,跌坑贯穿的临界切应力为248 Pa。
    湖北省钉螺分布现状的地理特征分析
    邱 娟,李仁东,徐兴建
    2012, (01):  100. 
    摘要 ( 1316 )   PDF (3381KB) ( 2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湖北省是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是我国血防工作的重点区域。近些年来,虽然湖北省的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疫情仍时有发生,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由于钉螺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唯一中间环节,灭螺、控螺就成为血防工作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鉴于此,对湖北省近期钉螺的地理分布进行了详细的制图与空间分析,对于确定灭螺、控螺的重点区域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首先收集整理了湖北省血吸虫年报及各县市的查灭螺资料,并利用软件ArcGIS软件将钉螺螺情数据导入数据库,建立湖北省钉螺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绘制了钉螺空间分布图,然后对钉螺分布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省内钉螺及钉螺易感地带沿长江中游、汉江两岸以及与两江相通的湖泊洪泛区分布,并呈明显的粗带状;各流行区类型(湖沼垸外亚型、湖沼垸内亚型和山丘型类型)钉螺地理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江湖洲滩为钉螺主要孳生环境,总体沿两江呈不连续窄带状分布,沟港环境钉螺分布范围广而离散

    基于STIRPAT模型的甘肃省环境影响分析
    焦文献|陈兴鹏
    2012, (01):  105. 
    摘要 ( 1620 )   PDF (2181KB) ( 2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能源短缺已成为全球资源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辩明人类活动各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并据此制定和实施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政策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以STIRPAT模型为分析工具,以甘肃省1991~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为环境影响指标,分解了人文因素对环境影响的作用大小。结果表明,富裕程度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能够加剧环境的恶化,而且城市化对环境影响的弹性系数是富裕对环境影响弹性系数的278倍。在观测数据范围内,尚未出现环境Kuznets曲线的拐点,仍然处于曲线的上升段。居民消费结构的多样化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费,其对环境影响的抑制作用略低于富裕对环境影响的加剧作用。最后讨论了STIRPAT模型的优缺点,并指出甘肃省主要相关因子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机理还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

    我国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评价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陶 敏
    2012, (01):  111. 
    摘要 ( 1658 )   PDF (2076KB) ( 3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系统地归纳了环境治理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以环境治理投资总额作为投入指标,以及环境治理投资在水、气、固体等方面控制绩效作为产出,建立我国环境治理投资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DEA方法的我国环境治理投资效率评价模型,再以环境治理投资效率为母因素,以各评价指标为环境治理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构建我国环境治理投资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通过《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和《中国统计年鉴2010》收集2009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投入产出数据,得到我国各省市的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证实控制关键因素——环境治理投资总额,能够有效地提高环境治理投资效率

    自然灾害
    安徽省近50年雷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程向阳,谢五三,刘,岩,罗连升,田 红
    2012, (01):  117. 
    摘要 ( 1263 )   PDF (1661KB) ( 3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安徽省78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逐日雷暴资料,统计出历年各站雷暴日数并建立时间序列,通过趋势分析、EOF分析、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安徽省近50年雷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雷暴日数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空间分布为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平原;季节分布为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相对较少,冬季很少出现雷暴;初雷日期推迟而终雷日期提早,雷暴期有缩短趋势;安徽省所有台站的雷暴日数均在减少,其中江淮之间西南部及皖南南部减少的幅度最大;雷暴日数EOF展开前3个模态累积方差贡献达987%,第一模态为全省一致型,第二模态为南北相反型;雷暴日数存在10~12年和2~3年左右的周期,在1976年存在一次显著突变;雷暴的时空变化与大气环流、纬度、地形、季节等因素有关

    安宁河上游冷渍沟泥石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陈兴长,游 勇,陈晓清,柳金峰,黄 凯
    2012, (01):  122. 
    摘要 ( 1180 )   PDF (7233KB) ( 2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冷渍沟是安宁河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沟,沟内发育了一大型滑坡碎屑流,为后续泥石流活动提供充足的松散物质来源。为了研究冷渍沟泥石流的危害特征,在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分析了泥石流的形成背景条件及其特征,探讨了泥石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泥石流防治对策。研究表明,冷渍沟泥石流属于过渡性(亚粘性)高频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成灾速度快,危害严重;百年一遇的泥石流容重为21 t/m3,五十年一遇的泥石流容重为20 t/m3,二十年一遇害泥石流容重为19 t/m3,相应的峰值流量分别为12768、8171和3818 m3/s。在常态下,冷渍沟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和规模会逐渐减小;但如果近期遭遇强震或者暴雨,一旦滑坡失稳堵塞沟道,将会暴发大规模泥石流,很容易堵断安宁河,对上下游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建议在该流域布设必要的泥石流防治工程;同时加强对沟道两岸和滑坡稳定性监测,做好泥石流发生的监测预警工作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