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9年 第28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9-04-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高铁网络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
    韦 胜, 徐建刚, 马海涛
    2019, (04):  739-746.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01
    摘要 ( 660 )   PDF (2494KB) ( 1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12306网站的高铁班次数据,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根据优势度指数、站点始发班次数与班次时间分布等指标详细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高铁网络度分布具有2层等级结构特征,可分为“度大于60”和“度小于60”两类高铁站点;高铁对于上海、南京、杭州及其周边城市的通勤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研究区内站点等级差异较大,其中上海虹桥、南京南以及杭州东3个高铁站点占绝对优势;研究区可划分为4个内部联系较为紧密的社团,各社团的组织结构特征可分别归纳为多层级网络结构、稀疏联系的网络结构、组团式网络结构以及具有典型核心团体的组团式结构。最后,对上述研究结论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探讨。
    长三角城市群汽车企业空间集聚与发展绩效
    胡森林, 滕堂伟, 袁华锡, 周 灿
    2019, (04):  747-756.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02
    摘要 ( 450 )   PDF (1223KB) ( 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汽车产业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主导产业之一,其空间集聚特征及发展绩效问题亟待研究。运用核密度估计、Ripley’s K方法刻画长三角城市群汽车产业空间集聚格局;进而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辨析空间集聚与汽车企业发展绩效之间的关系机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汽车产业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先极化再均衡的演变态势,总体上经历了零星分散集聚-M型集聚-M型连绵集聚3个阶段;(2)汽车企业空间集聚与扩散并存,集聚规模先扩大后趋于稳定,集聚强度则先升后降;(3)空间集聚对汽车企业绩效的作用具有企业发展能级指向性。总体而言,地方化经济对汽车企业发展绩效的提高十分重要,而城市化经济作用为负或不显著。
    基于反规划与FLUS模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张亚飞, 廖和平, 李义龙,
    2019, (04):  757-767.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03
    摘要 ( 596 )   PDF (2654KB) ( 2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能够兼顾政策规划与自然发展规律的城市增长边界(UGB)划定方法,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利用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多种空间规划等数据,通过边际土地利用法测算3种产业转型速率情景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需求,基于反规划理念,引入多规合一与FLUS模型模拟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并划定3种产业转型情景下的渝北区刚性、近远期弹性UGB。结果表明:(1)结合多规合一与土地利用现状,人为制定模拟初期土地利用图,能够保证边界划定结果满足规划发展需求;(2)产业转型使渝北区兴隆、古路、石船等镇城市扩张减速,远期弹性UGB划定结果适度紧缩;(3)渝北区刚性UGB依三山布局,剩余可开发总面积 59 52072  hm2,近期与3种情景下远期弹性UGB划定面积分别为 35 78178、48 34361、44 73133、41 06113 hm2,未纳入弹性UGB的剩余可开发空间主要位于洛碛、古路镇与双凤桥街道机场用地区。该研究方法考虑了UGB的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综合了自上而下的政策因素与自下而上的自然规律因素,是实现生态保障与城市精明增长的有效方法途径。
    成都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2000~2010)
    罗若愚, 钟易霖
    2019, (04):  768-782.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04
    摘要 ( 425 )   PDF (2078KB) ( 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第5次和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中心城市成都2000~2010年间的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10年间成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因子、社会区、结构模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主因子演变特征归纳为一般工薪阶层及专业技术人员因子和产业工人因子呈现较大变化;而外来人口和居住条件因子、高学历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因子呈现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社会区演变特点归纳为中心老城区空间结构优化与功能定位升级,并向“三降两提”演变;知识分子居住区扩展并与少数民族聚集区分离,呈现出居住分异趋势;外来人口逐渐向二三产业流动且集聚区规模扩大;农业人口聚集区逐渐远郊化及蓝领人口区域的凸显。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由2000年的单一化和同质化的“圈层+扇形”结构,向2010年的“圈层+扇形+多核心+多组团”格局演变,各类型空间区域扩大,空间异质化更为明晰。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省际差异视角
    高艳丽, 董 捷, 李 璐, 李红波
    2019, (04):  783-793.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05
    摘要 ( 380 )   PDF (854KB) ( 1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是当前我国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以中国30个省级单位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省际差异视角出发,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有效性,并对该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试点区与非试点区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均值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试点区的碳排放强度值总体呈下降趋势,非试点区则略有上升,说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效果优于强制性减排政策;(2)双重差分法结果证实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降低了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且地均GDP、能源强度和工业结构等控制变量对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进一步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对能源强度的相对下降,最终起到抑制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的作用。
    产业集聚加剧了环境污染吗?——基于外商直接投资视角
    袁华锡, 刘耀彬, 胡森林, 封亦代
    2019, (04):  794-804.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06
    摘要 ( 172 )   PDF (807KB) ( 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然资源
    中国省际水资源福利绩效时空分异分析
    臧漫丹, 娄子孟, 孔嘉婧
    2019, (04):  805-816.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07
    摘要 ( 249 )   PDF (1078KB) ( 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中国水资源匮乏的背景下,如何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之内,以更少的水资源消耗去创造更多的福利增长,谋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极为重要。基于生态福利绩效背后的逻辑,构建水资源福利绩效指标体系,衡量中国31个省市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为解决传统DEA方法计算的效率值不能跨期比较问题,以2006年为基期,利用广义DEA方法测度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市区水资源福利绩效,并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局部Moran’s I指数、LISA聚集图对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空间集聚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2006~2015年中国31个省市区水资源福利绩效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最优,西部次之,中部最差。各省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北京水资源福利绩效最高,宁夏水资源福利绩效最低。(2)中国水资源福利绩效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且该效应逐年增强,从2009年起通过显著性检验。观测期内中国各个省市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空间演变路径包括正向空间集聚、负向空间集聚、负向空间外溢趋势及空间分异4种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省份受到邻接省份负向空间影响,进入低低集聚区。各省市区不仅要注重自身水资源福利绩效的提升,同时应注重邻接省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及趋势,以防其负向空间影响。(3)水资源匮乏的京津冀地区长期稳定在高高集聚区,而水资源禀赋较优的珠江流域省份如湖南、广东等长期稳定在低低集聚区。缺水地区水资源福利绩效优于富水地区,这为富水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提出了警示作用。
    中国农业用水效率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玲玲, 丁雪丽, 沈 莹, 王宗志, 王小红
    2019, (04):  817-828.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08
    摘要 ( 328 )   PDF (3058KB) ( 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解析农业用水效率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空间异质性,是寻求农业用水效率提高策略的前提。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我国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值,发现我国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空间差异明显且水平总体偏低。为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年降水量、农业用水占比、农产品多样性、节水灌溉面积、亩均灌溉费用等的空间异质性及对用水效率的贡献程度。研究发现不同省份用水效率提高策略侧重不同:新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有效举措在于调整用水结构和种植结构;南方地区的出路在于强化蓄水、截水、节水等工程建设;黑龙江着力于节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山东、河南、天津、河北、北京、吉林、辽宁与上海等省需综合考虑自然禀赋、用水结构、种植结构、节水技术与经济因素;西南、西北地区不宜通过提高亩均灌溉费以提高用水效率。研究结果有助于制定不同区域农业用水效率的差异性对策。
    国家园林县城省际分布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韩 静, 芮 旸, 马 滕, 武 鹏, 晁 静
    2019, (04):  829-838.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09
    摘要 ( 224 )   PDF (2597KB) ( 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中国城市分布格局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以国家园林县城这一特殊类型城市为例,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不平衡指数等方法,刻画其数量省际分布格局的演化;综合运用逐步回归、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在省域尺度上探究其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国家园林县城分布一直具有显著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所形成的空间异质性格局基本保持稳定,但数量在省际间的离散程度总体变大;(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自治)县旗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引致国家园林县城数量空间分异的显著性因素,其作用方向除后者外均为正向,作用强度以前者为强;(3)各因素的效应均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平稳性,但其作用的空间分布模式互有区别;影响也并非相互独立,其间存在非线性增强型和双因子增强型两类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力均要大于单独作用时,其中县城建成区绿地率对其他因素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张玉韩, 吴尚昆, 董延涛
    2019, (04):  839-852.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10
    摘要 ( 431 )   PDF (3280KB) ( 11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作为国家资源安全保障的战略核心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内页岩气、锰、钒、钛、钨、锡、锑、稀土、锂、磷等矿产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但受长期以来高强度开发影响,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目前面临着开发布局结构不尽合理,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总体不高,以及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较大等问题。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下,亟需优化矿产资源开发保护空间格局,推动矿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功能区划角度出发,在分析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特征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考虑了矿产资源本底、生态环境重要程度、交通优势度、缺水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等要素,构建了以矿业空间格局优化为目标的功能区划指标体系,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采用判别分析法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重点避让区、扶贫开发区、矿业疏解区、限制开发区和适度开发区等五类功能区,分别以生态保护、资源扶贫、高端引领、统筹协调和绿色转型为主导任务统筹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空间格局优化,并针对各功能区特点提出了分区引导政策建议。
    环鄱阳湖区域交通网络通达性与旅游一体化发展
    朱寅健
    2019, (04):  853-862.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11
    摘要 ( 401 )   PDF (2710KB) ( 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旅游一体化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的一种趋势,交通网络演化对区域旅游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随着通达性增强愈加明显。以江西省旅游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环鄱阳湖区域为例,以区域内交通网络格局演变及其所属的国家3A级以上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交通网络演化及其通达性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耦合模型分析交通网络通达性与旅游经济之间关联耦合关系。研究认为:(1)环鄱阳湖区域交通网络通达性和旅游经济系统之间关联耦合程度较高,交通网络演化及通达性对驱动区域旅游经济及区域旅游一体化格局演变至关重要、产生重要影响,两者存在互为反馈机制;(2)交通网络演变及通达性发展阶段不同,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演进对应不同的阶段模式,具体可分为点核模式、点轴廊道模式、多中心环轴模式、网络一体化模式;(3)目前该区域旅游一体化已进入初级可实施阶段,未来发展的重点应集中在旅游企业跨行政区合作、建立统一的旅游管理协调机构等,为制定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
    湖北省旅游扶贫效率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王凯, 甘畅, 王梦晗, 朱芳书, 邓楚雄
    2019, (04):  863-871.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12
    摘要 ( 364 )   PDF (882KB) ( 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Super-SBM模型、均方差分解法以及LS回归模型,探讨2006~2016年湖北省3大片区24个国家级贫困县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6~2016年湖北省旅游扶贫效率呈稳步提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仍相对较低,大致呈现出“秦巴山片区>武陵山片区>大别山片区”的空间分异格局,高效率县域位于秦巴山片区与武陵山片区。(2)湖北省旅游扶贫效率总体差异与片区内差异呈敛缩态势,但片区间差异处于离散状态;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3片区内部差异是造成湖北省旅游扶贫效率差异的主因。(3)从省域整体来看,结构化动力与经济动力对旅游扶贫效率的正向驱动作用表现最为明显;从片区层面来看,秦巴山片区主导因素为经济动力与交通动力,武陵山片区主要受经济动力和结构化动力驱动,而影响大别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为交通动力与信息化动力。因而不同片区应采取不同的旅游扶贫政策,以扩大旅游发展的益贫与减贫效应,提高旅游扶贫效率。

    土地利用碳排放地域差异下减排责任分摊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董捷, 魏旭华, 陈恩
    2019, (04):  872-882.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13
    摘要 ( 431 )   PDF (1151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减排责任分摊是制定碳减排政策的基础,亦是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为合理明确各区域碳减排责任,从土地利用碳排放地域差异视角入手,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构建IFCAM模型,尝试在2020年武汉城市圈碳减排目标下划分各县区的碳减排责任,并对其进行可行性检验,以期为武汉城市圈及相关区域的碳减排责任分摊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占城市圈的比例超过70%,且整体呈现出核心-外围递减的分布,各地区差异较明显;(2)3E分摊模型虽然提高了城市圈碳排放的公平性,但整体碳排放效率仅为0.54,相比2015年降低了30.77%,需进一步完善;(3)IFCAM模型在维持整体效率为1且不衰减的基础上,兼顾了3E公平原则,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碳减排压力减小,而增加经济发展效率较低地区的碳减排压力;(4)检验结果显示基于IFCAM模型的2020年武汉城市圈各县市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均达标,整体平均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为19.27%,超过湖北省政府分配的整体18.78%的目标,且分摊结果变异系数较小,整体平均碳排放效率提升,有效的解决了公平和效率的分配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基于过程—效应—功能—服务级联机制的森林减沙服务传输研究
    刘宇, 赵亮,
    2019, (04):  883-892.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14
    摘要 ( 470 )   PDF (3700KB) ( 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壤侵蚀是具有当地和异地两方面效应的地表过程。土壤保持服务供给区与需求区在空间上并不是完全重叠,而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失耦。传统的土壤保持服务评估中多以生态系统当地侵蚀产沙减少量作为减沙服务供给量,以单一的分配系数计算对外部区域提供的减沙服务量。前者忽视了土壤保持服务供给能力与土壤保持服务实际提供量的差别,从而高估了土壤保持服务。后者则忽视了泥沙输移比的空间变异,导致很高的评估结果不确定性。准确评估土壤保持服务供给及其空间传输需要充分认识其过程—效应—功能—服务的级联机制。空间分布式的泥沙传输模型为此提供了可能。以洞庭湖区湖南省境内的4个地市为研究区,按照过程—效应—功能—服务的级联框架,在区域尺度上将森林生态系统减沙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耦合起来,利用融合泥沙连通度的泥沙传输模型,评估了森林生态系统减少土壤流失和泥沙输出的效应,量化了森林以承载人类直接福祉的土地为媒介向人类社会传递的减沙服务。该研究提出的方法框架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耦合提供了一个视角。
    生态环境
    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土地整治对区域水土流失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王晓瑞, 隋雪艳, 林晨, 徐翠兰, 韩效楼
    2019, (04):  893-902.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15
    摘要 ( 467 )   PDF (1402KB) ( 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土地整治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全面保护的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整治主要关注于农田生产条件的改善,对水土流失等关键环境问题的考虑不足。以宁镇扬丘陵区的典型土地整治区金坛区、溧阳市为研究区,通过土地整治水平的定量化评价与水土流失量的精准化估算,重点研究土地整治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机理。研究发现:(1)土地整治显著降低了水土流失强度,整治后项目区水土流失量降幅达到43.1%;(2)土地平整度、投资强度、田块规则度3个指标对区域水土流失防治作用最为显著,对水土流失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达41.5%、28.1%、13.2%;(3)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加大土地整治投资力度、加强土地平整工程、加强田块细碎化与规则化整治。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评价——基于生态网络视角
    何建华, 王春晓, 刘殿锋, 程航, 石青青
    2019, (04):  903-916.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16
    摘要 ( 446 )   PDF (4544KB) ( 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迅速,从生态网络与物种角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更具有生态学意义。选取位于大城市边缘区的鄂州市为研究区,以具有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普通翠鸟、棕背伯劳、池鹭为目标物种,依据目标物种栖息地条件划定生境斑块,以鸟类的最大迁移距离为连接阈值构建生态网络,从生境斑块景观格局与生态网络连通性变化两个层次入手,分析2004~2014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鄂州市建设用地与林地面积增加、水体面积减少,2004~2009年林地面积增长更加显著,2009~2014年水体面积下降较为明显,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不断破碎化。从斑块角度分析,鄂州市生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林地生境质量先上升后下降,水体生境质量下降比林地更为明显;从连通性角度分析,生境质量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倒“U”结构。斑块面积对维持网络连通性与生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新城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对林地与水体的分割、占用是典型斑块周边生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鄂州市发展中应注重大型生境斑块的保护,将其设为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同时也应保护“垫脚石”斑块以维持网络的连通性,提高大都市边缘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近30年来庐山风景名胜区NDVI时空变化及其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宋鸿, 黄跃飞, 刘海, 王敏, 钟滨
    2019, (04):  917-927.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17
    摘要 ( 408 )   PDF (4260KB) ( 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被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研究景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对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采用近30年来的Landsat NDVI数据,基于趋势分析法分析了研究区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地形因子以及旅游活动等方面,探讨了研究区NDVI变化的潜在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30年来庐山风景名胜区NDVI整体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在1988~2001年和2002~2017年两个时间段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但期末回升水平低于期初水平。空间上,NDVI明显降低的区域分布在主要景点及游客路线周围,NDVI增加的区域分布在高密度林地覆盖区。在各影响因素中,对于气候因素,由于研究区面积有限,热量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降水和气温与NDVI相关性不显著,气候因素不是NDV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地形因素,高程和坡度较高的区域,分布着主要景点和游客集散区,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NDVI值较低;阳坡与阴坡相比,光照资源更为丰富,此外,阴坡多为景点和游客路线等人类活动较强的区域,阳坡区域NDVI较高。对于旅游活动,研究期内游客人数逐年上升,旅游活动增强,景点、游客中心及游客路线周围建设用地和裸地的面积明显增加,NDVI呈下降趋势,旅游活动是NDVI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赣江流域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及评估
    杨丽敏, 刘雄军, 徐阳, 李科, 周宇, 谢志才, 吴小平, 欧阳珊
    2019, (04):  928-938.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18
    摘要 ( 731 )   PDF (2366KB) ( 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6~2017年分4个季节对赣江流域的淡水贝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赣江流域淡水贝类的物种组成、分布、区系相似性和物种受威胁因素,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调查记录共记录淡水贝类2纲14科29属62种,包括江西螺类一新纪录种——卵圆仿雕石螺,其中腹足纲11科16属29种,双壳纲3科13属33种。中国特有种27种,分别为腹足纲6种,双壳纲21种;濒危物种23种,分别为腹足纲4种,双壳纲19种。从物种出现率看,河蚬、淡水壳菜、圆顶珠蚌、背角无齿蚌、铜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小管福寿螺为赣江流域的广布种。从区系相似性分析看,赣江干流和支流的淡水贝类分布差异较大,干流物种数明显高于支流。赣江流域淡水贝类资源受到人为活动(特别是挖沙作业、水体污染和过度捕捞)影响明显下降,应引起关注并加强保护。
    陡水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李科, 张萌, 刘雄军, 杨丽敏, 薛涛涛, 欧阳珊, 吴小平
    2019, (04):  939-949.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19
    摘要 ( 438 )   PDF (1154KB) ( 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对陡水湖流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0属(种),隶属4门6纲28科,其中节肢动物最多(18种),占总种数的45.0%,其次为软体动物(15种),占总种数的37.5%,环节动物最少(7种),占总种数的17.5%。优势种为霍甫水丝蚓、苏氏尾鳃蚓、椭圆萝卜螺、梨形环棱螺、放逸短沟蜷和河蚬。各采样点区系相似性分析表明陡水湖流域明显分为库区与入库河流。入库河流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76.64 ± 28.91 ind./m2和46.706 ± 15.293 g/m2,明显高于库区的平均密度(452.34 ± 78.45 ind./m2)和平均生物量(1.569 ± 0.209 g/m2)。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入湖河流物种多样性高于库区。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显著影响陡水湖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基于Mann-Kendall法的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入出库断面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黄玥, 黄志霖, 肖文发, 曾立雄, 马良
    2019, (04):  950-961.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20
    摘要 ( 476 )   PDF (1015KB) ( 1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峡大坝对三峡库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广受国际关注,水质问题关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保部发布的2004~2017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入库断面(重庆朱沱)和出库断面(湖北宜昌南津关)水质因子(DO、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监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分析水库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入库和出库断面DO均保持Ⅰ级水质标准,均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入库断面高锰酸钾指数呈上升趋势,氨氮呈下降趋势,近年均保持Ⅱ级水质标准;出库断面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呈显著下降趋势,近年保持Ⅰ级水质标准。相对于入库断面,出库断面水质在逐步改善,近年出库断面水质优于入库断面。突变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入库断面各项水质因子均存在不显著的突变,突变时间主要发生在2005年和2008年;出库断面水质因子无突变,表明出库断面水质维持状况比入库断面平稳。库区水体中DO、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含量与水情特征和库区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水库水位抬高,水流速度下降和泥沙沉积,有利于污染物沉入底泥。三峡水库水质维持及改善需要控制和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水排放、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和船舶污染排放。
    重庆市芙蓉洞空气环境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梁明强, 李俊云, 周菁俐, 张键, 陈朝军
    2019, (04):  962-970.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21
    摘要 ( 489 )   PDF (2226KB) ( 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岩溶洞穴环境变化特征以及洞穴pCO2与洞穴内外环境的关系,选取重庆市芙蓉洞2012~2016年洞穴内、外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位于洞穴深部的“辉煌大厅”的气温稳定在16.4±0.4℃,而距离洞口约150 m处“莲花观音”受“通风效应”影响,月均温变化幅度约为5℃,其年均温为19.1±1.0℃; (2)“辉煌大厅”的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95%~100%,“莲花观音”的相对湿度平均值为94%,呈现“夏季低,冬季高”的特征,与洞穴外部大气相对湿度季节变化特征相似;(3)芙蓉洞内pCO2呈现“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其最大值常出现在10~11月,比土壤pCO2最大值出现滞后1~2个月,大气降水量和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洞穴pCO2滞后于土壤pCO2的主要因素;(4)上覆土壤pCO2、洞穴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洞穴不同区域pCO2的影响存在差异,其原因是由于洞穴空间形态、结构以及游客活动强度具有空间差异性。因此,在洞穴监测和探讨洞穴pCO2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洞穴各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自然灾害
    衡水市1961~2015年极端降水和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
    柯杭, 王小军, 尹义星, 罗志文,
    2019, (04):  971-980.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22
    摘要 ( 554 )   PDF (3463KB) ( 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河北省衡水市11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StarDex极端降水指数和SPEI干旱指数对全市开展极端降水和干旱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最大连续无雨日(PXCDD)与平均干旱期长度(PDSAV)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而最大连续有雨日(PXCWD)和年降水量则下降。(2)从空间分布来看,极端降水指数反映西部和北部的干旱化趋势较明显。(3)SPEI指数变化表明,1990年代后干旱次数增加,夏、冬季和年序列均有向干旱发展的趋向;西部和北部发生干旱的频率较高。(4)极端降水指数和SPEI指数存在较好的相关性;SPI和SPEI在12个月尺度上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对干旱程度的判定上有偏差;不同等级的干旱年份中,极端降水指数和SPI指数也有较好的表现。总的来看,衡水市干旱渐趋严重,且呈夏、冬两季多发,西部和北部受灾严重的特征,应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中做好水资源配置。
    基于MODIS-EVI和CI的洞庭湖流域植被指数对气象干旱的响应
    雷倩, 章新平, 王学界, 贺新光, 尚程鹏
    2019, (04):  981-993. 
    摘要 ( 542 )   PDF (9761KB) ( 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基于洞庭湖流域2000~2012年98个气象站点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和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数据,对研究时段内生长季干旱强度和EVI时空变化特征,典型春、夏、秋季干旱年月和湿润年月干旱强度和EVI的空间分布及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研究EVI指数能否反映大范围气象干旱事件,探讨该指数作为流域干湿状况度量标准的潜力。结果表明:(1)在年际变化上,EVI在2001、2005、2009年出现低谷值,与其对应年份的干旱强度出现高峰值;在季节变化上,干旱强度的高值段主要集中在夏秋季,低值段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夏季EVI值最大,冬季EVI值最小;(2)去除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影响的生长季干旱强度、EVI和森林覆盖率年际波动变化明显,并且干旱强度高峰值的年份对应EVI和森林覆盖率出现低值的年份;(3)典型干旱年月干旱强度高值区的空间分布与EVI距平低值区的空间分布存在高度一致性,其中夏、秋季干旱年月的干旱强度和EVI的相关系数分别通过了0.01、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4)除部分地区外,典型春夏秋季湿润年月的干旱强度空间分布与EVI距平的空间分布对应较差,两者的相关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上述结果表明,在典型干旱年月,流域植被的生长状况能够响应大范围的区域气象干旱情况。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重庆气候变化分析
    封瑞雪, 刘军旗, 姚梦辉, 陈根深, 赵剑雄
    2019, (04):  994-1002.  doi:10.11870/cjlyzyyhj201904024
    摘要 ( 1205 )   PDF (1037KB) ( 2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三峡库区重庆沙坪坝站点1987~2017年逐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能见度的观测资料,分析站点各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和蓄水前后的异同。结果表明: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最高温度均有增高的趋势,年平均最低温度有微弱的减小趋势;年平均相对湿度呈较大幅度的减小趋势,年平均能见度呈增加趋势。其中,最高温度、相对湿度和能见度通过α=0.01显著性检验。根据突变检验,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能见度的突变点分别为2009,2001,2012和2010年。蓄水后多年季节平均最高温度四季均升温,多年季节平均温度和多年季节平均最低温度均冬季降温,春夏秋季增温。蓄水后的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年际变化增大,蓄水后的多年季节和月平均相对湿度整体下降。蓄水前后多年季节平均能见度上升,多年月平均能见度除6月降低0.212 km外,其他11个月均上升。 蓄水前后5个要素的频率有效百分比分布与蓄水前后的年及四季的特征相一致。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