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0年 第2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0-10-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01~2017年中国建设用地时空分异特征
    刘沁萍, 朱 闯, 田洪阵, 蔡为民, 乔荣锋
    2020, (10):  2113-2123.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01
    摘要 ( 819 )   PDF (2383KB) ( 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分析建设用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对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01、2006、2011、2017年四期MODIS Land Cover(MCD12Q1)产品数据,结合经济数据和地貌类型数据,研究中国不同经济区和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建设用地在2001~2006、2006~2011、2011~2017年3时期扩张强度逐渐变弱,扩张速度逐渐变慢。(2)2001~2017年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该地区扩张强度最强、扩张速度最快。3时期内东部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强度逐渐变弱,扩张速度逐渐变慢;中部地区扩张强度逐渐变强,扩张速度逐渐变快;西部地区扩张强度先变弱后趋于稳定,扩张速度逐渐变慢;东北地区扩张强度先变弱后趋于稳定,扩张速度先变快后变慢。(3)2001~2017年建设用地扩张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扩张强度最强,丘陵地区扩张速度最快;平原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强度逐渐变弱,扩张速度逐渐变慢;丘陵地区扩张强度先变弱后变强,扩张速度先变慢后变快;山地地区扩张强度逐渐变强,扩张速度先变快后变慢;高原地区扩张强度逐渐变强,扩张速度逐渐变快。从研究结果可知,不同经济区建设用地扩张强度和速度具有差异性,主要受不同时期国家相应的区域政策影响;不同地貌类型对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也会产生影响。
    近30年来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演变及集约利用变化
    陈昌玲, 许明军, 诸培新, 董丽芳
    2020, (10):  2124-2135.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02
    摘要 ( 631 )   PDF (1264KB) ( 1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江苏省6个时点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动态度、核密度估计、景观格局指数等空间探索性分析以及集约利用评价出发,对江苏省1987~2015年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江苏省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从1987~2015年处于不断的扩张中,并呈波动增长态势,而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速度以苏中和苏南地区最快。(2)从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动的转入和转出来看,1987~201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入58.63万hm2,其中84.79%来源于耕地,占用耕地的比例表现为苏北>苏南>苏中;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出28.36万hm 2,其中54.26%转变为城镇用地和40.88%复垦为耕地,苏北以复垦为耕地为主,苏中和苏南以转为城镇用地为主。(3)从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来看,核密度空间分异明显,呈“多核心”集聚分布,整体呈现“西密东疏”的空间格局特征,另外近3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点平均斑块面积呈增长趋势,且斑块形状越发规则,居民点聚集指数呈上升趋势。(4)从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来看,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级别表现为:苏南>苏中>苏北,呈“由高到低”的集约利用梯度。总体来看,近30年来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趋于规则和集聚,集约利用程度区域差异明显。应根据居民点布局区域特点及集约利用差异,在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和村庄空间规划的基础上,优化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长江中游地区贫困村空间分异研究
    王 雄, 龚 健, 孟现勇, 王 浩, 李士成
    2020, (10):  2136-2145.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03
    摘要 ( 329 )   PDF (3351KB) ( 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省、湖南省以及江西省在十三五规划当中所涉及的贫困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最近邻指数以及空间自相关等空间统计法,对贫困村的数量、空间分布密度及模式、垂直梯度分异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地区贫困村省际分布有所不同。数量上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并且同时存在典型的“平原型”贫困村和“山区型”贫困村,且在省域、国贫县、省贫县、非贫县、城市圈等多级尺度下的数量特征不同;(2)在城市群或者城市圈内,贫困村分布呈现低值集聚,而省域交界处的山区多为贫困村分布的高值集聚区;在巫山、雪峰山和武陵山的贫困连片分布区,贫困村多呈均匀型分布;在江汉平原地区,出现显著的集聚型分布;(3)贫困村的垂直空间分异显著。贫困村主要分布在海拔<200 m的平原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数量不断减少。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认知和理解长江中游地区的贫困村空间格局,实施更为科学的“精准扶贫”战略。
    湖北省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与空间关联性分析
    金 丹, 孔雪松
    2020, (10):  2146-2155.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04
    摘要 ( 266 )   PDF (2642KB) ( 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镇化发展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人口、土地、社会、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5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2009和2017年湖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不同县域单元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7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质量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各地区的提升速度较快;(2)城镇化发展质量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城镇化发展质量较低县域的集聚程度要高于较高地区;(3)低质量的县域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如宜昌市的集聚程度逐渐增强,高质量县域主要集中在武汉市辖区。通过该分析研究以期为湖北省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决策思考。
    交通网络建设与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于交通设施网络和需求网络的分析
    黄 言, 宗会明, 杜 瑜, 易 峥
    2020, (10):  2156-2166.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05
    摘要 ( 386 )   PDF (9441KB) ( 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基本内容和重要保障。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交通设施网络和交通需求网络下城市群一体化格局,并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群一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城市间的联系渠道,有助于形成多中心、均衡化的交通设施网络格局,并塑造城市带和城镇密集区的雏形。(2)以客流衡量的交通需求网络依然呈现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中心的双核心格局,多中心态势并不显著,但高铁的开通增强了城市客流网络。(3)交通设施网络的完善推动了成渝城市群形式一体化,但人口流动、产业合作等表现出的功能一体化水平依然偏低。因此,未来成渝城市群在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同时需要探索以交通促进城际人口流动、产业合作、城乡统筹等的发展路径,以交通网络建设带动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最终实现区域深度一体化。
    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研究
    孙道亮, 洪步庭, 任 平
    2020, (10):  2167-2176.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06
    摘要 ( 282 )   PDF (9156KB) ( 5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都江堰市为研究区,借助格网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都江堰市近十年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都江堰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东部和东南部农耕地区居民点密度较大,聚集程度较高;北部和西北部丘陵山区居民点沿河谷呈带状分布;(2)2005~2015年,居民点数量和用地面积变化时序性较为明显。总体上先增加后减少,居民点数量从16 543个增长至26 018个再减少至25 890个,居民点用地面积从6 161.43 hm 2增长至7 265.43 hm 2再减少至7 043.01 hm 2;(3)居民点用地面积动态变化主要受地形条件、耕地面积和离道路距离的影响,并且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耕地和道路指向性;(4)影响力P值计算结果受划分类型的影响,但对于结果的排序影响不大。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旅游产业空间格局优化与空间拓展——以大连市为例
    郝金连, 关 伟, 王 利, 安祥生, 孙凡凯, 吴 磊
    2020, (10):  2177-2187.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07
    摘要 ( 387 )   PDF (2994KB) ( 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旅游产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对旅游产业发展基本要素进行调控,进而找到最优的产业要素配置方案,释放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潜力。依据中心地理论、Gunn的旅游目的地地带理论以及旅游产业要素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采集大连市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数据,基于交通网络数据集,利用GIS网络分析法提取旅游节点与旅游通道,构建各级旅游区,优化旅游产业空间组织格局。结果显示:优化得到5个一级旅游节点,12个二级旅游节点,10条一级旅游通道、12条二级旅游通道,在此基础上构建5个一级旅游区、17个二级旅游区总共22个域面,旅游节点、旅游通道与旅游域面有机结合构成大连市旅游产业空间组织网络,重铸大连市旅游发展轴线,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优化旅游产业空间格局,实现旅游活动温冷区产业要素的高效利用。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促进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基于GIS的中国A级物流企业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潘方杰, 王宏志, 宋明洁, 王璐瑶
    2020, (10):  2186-2199.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08
    摘要 ( 409 )   PDF (4024KB) ( 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中国A级物流企业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以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7、2012、2017年中国A级物流企业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A级物流企业发展阶段特征差异明显,不同等级发展存在不平衡,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发展格局。(2)A级物流企业分布格局总体呈现“南(略偏西)—北(略偏东)”的空间分布态势,且沿东部沿海逐渐向内陆地区扩散;A级物流企业经历了“二核多中心”—“三核多中心”—“三核多中心连片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3)A级物流企业在省域单元的分布具有空间集聚特征,集聚程度先增大后降低;冷热点分布格局虽有变化,但仍然较为稳定,冷热点格局的梯度变化特征较为明显且逐渐增强。(4)影响中国A级物流企业空间分异格局的核心因素主要为市场规模、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地区经济实力等,且影响程度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不同因素交互作用对A级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力均大于各因素单独作用的影响力。
    自然资源
    金沙江二期工程蓄水前下游皎平渡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胡兴坤, 阙延福, 李伟涛, 朱 滨, 余 丹, 陈志刚, 邵 科
    2020, (10):  2200-2208.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09
    摘要 ( 368 )   PDF (1393KB) ( 23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金沙江二期工程白鹤滩、乌东德水库蓄水前,金沙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2016~2018年在皎平渡江段使用弶网对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开展调查。结果显示:金沙江下游皎平渡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有7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5种,分别为中华金沙鳅(Jinshaia sinensi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和红唇薄鳅(Leptobotia rubrilabris)。2016~2018年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量分别为2 140.0×104、2 189.9×104、2 486.2×104粒,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元谋县、永仁县、平地镇、金江镇和格里坪镇5个江段。金沙江下游皎平渡以上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规模较大,但在二期工程蓄水后部分江段将成为淹没区,其产卵繁殖活动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研究结果,建议对乌东德库尾以上干支流流水江段开展生境保护和修复。
    长江源区夏季径流量变化及其与高原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的关系
    罗 玉, 秦宁生, 王春学, 庞轶舒, 王 姝, 李金建, 刘 佳, 刘希胜
    2020, (10):  2209-2218.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10
    摘要 ( 367 )   PDF (8705KB) ( 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长江源区直门达水文站1957~2016年夏季径流量实测资料、1957~2016年的青藏高原夏季风指数及南亚夏季风指数等资料,利用小波分析、突变检验、滑动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长江源区夏季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与高原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的关系。研究发现:近60年长江源区夏季平均流量呈增加趋势,在1957~1997年夏季平均流量整体偏少,1998~2016年流量开始增多;长江源区夏季平均流量在1995年前后发生了一次由减少趋势转为增多趋势的显著突变。长江源区夏季平均流量在年际变化上与高原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存在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并且高原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原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通过大气环流变化来影响源区夏季降水,进而影响其径流。因此对高原夏季风以及南亚夏季风的研究可为预测长江源区流域内水文过程以及水资源的变化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生态环境
    长江干流典型区域河流生境健康评价
    邹 曦, 杨 志, 郑志伟, 史 方, 邵 科, 管 波, 万成炎
    2020, (10):  2219-2228.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11
    摘要 ( 437 )   PDF (1506KB) ( 1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河流生境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河流健康的重要因素。河流生境健康的准确评估可以为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提供重要依据。针对长江干流生境特点,从河流物理生境形态、河流岸边带生境和水环境特征3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构建了长江干流生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该评价体系,在2017年8~9月对长江干流的金沙江下游、三峡库区、长江中下游3个典型区域的127个调查断面进行河流生境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金沙江下游、三峡库区、长江中下游河流生境综合指数(RHI)分值的分别为133.9、124.6、130.8,总体评价等级均为“良”。水流情势、受人类活动干扰是金沙江下游生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河岸渠化硬化、河岸植被覆盖、河岸植被带宽则是三峡库区和长江中下游生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建议长江上游区域强化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完整性保护,中下游区域加强岸边带、洲滩的生态修复,恢复江湖连通性,构建长江流域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基于改进熵权物元模型的河网尺度物理生境评价——以太湖流域为例
    刘垚燚, 汪昱昆, 曾鹏, 王话翔, 车越
    2020, (10):  2229-2238.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12
    摘要 ( 302 )   PDF (1587KB) ( 1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平原河网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河网水系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生境退化现象突出。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盒维数(D)、区域河流坡降(P)、河网复杂度(CR)、河网实际结合度(γ)、区域河网加权曲度(SR)、骨干河网密度(R)等6个物理生境指标,基于改进熵权物元模型,构建了河网尺度的物理生境评价体系。研究结果显示,太湖流域物理生境质量多处于“较好”~“差”等级;生境因子的质量:盒维数(D) >河网复杂度(CR) >区域河网加权曲度(SR)>河网实际结合度(γ)=骨干河网密度(R) >区域河流坡降(P);太湖流域物理生境空间分异现象明显,西部丘陵地区物理生境质量优于城镇化程度高的东部平原地区。河网尺度的物理生境评价体系较为直观的反映了流域物理生境现状,有效的完善了平原河网地区生境评价结果。
    1968~2018年洞庭湖江湖连通河道松滋口冲淤变化特征
    李彦彦, 杨桂山, 万荣荣, 戴雪
    2020, (10):  2239-2249.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13
    摘要 ( 387 )   PDF (3344KB) ( 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究江湖连通河道演变态势是评估重大人类活动事件对江湖关系变化影响的重要环节。以洞庭湖—荆江三口中松滋口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其河道长期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分析其河道的冲淤变化特征,对其河道冲淤变化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实测河道断面资料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分析河道地形冲淤演变特征与实测横断面地形资料分析结果一致,松滋口河道同流量下水位下降对应于该时期河道冲刷,同流量下水位上升对应于河道淤积。不同时期松滋口东西分支河道冲淤变化主要驱动因素不同。1968~1981年间,下荆江裁弯引起的河势变化是西支新江口河道冲刷与东支沙道观河道淤积的主要诱因。1981~2003年间,其东西两支河道淤积主要是由于葛洲坝运行后引起的上荆江河道冲刷导致的。2003~2018年间,其河道冲刷主要是由于三峡大坝运行引起的河道水沙比例的大幅改变导致的。
    汉江上游晚冰期以来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气候背景分析
    王娜, 查小春, 黄春长, 庞奖励, 古明兴
    2020, (10):  2250-2260.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14
    摘要 ( 420 )   PDF (1843KB) ( 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古洪水事件是地表水文系统对极端性气候突变的响应。通过收集和整理汉江上游古洪水水文学研究成果,发现汉江上游T1阶地前沿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剖面中记录了晚冰期以来10期古洪水事件,分别发生在12 600~12 400、11 500~11 400、 9 000~8 500、8 500~8 400、7 500~7 000、5 500~5 000、4 200~4 000、3 200~2 800、1 900~1 700和1 000~900 a BP。与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的成果对比分析,表明汉江上游发生的这10期古洪水发生时期,正好对应末次冰期晚冰期以来全球气候突变或转折期,说明汉江上游古洪水事件是对气候突变的响应。此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我国半湿润地区河流水文系统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山地沟谷不同坡位土壤水分特征及对降雨过程的响应
    白雨诗, 刘目兴, 易军, 张海林
    2020, (10):  2261-2273.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15
    摘要 ( 332 )   PDF (2155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土壤水分是影响地表植被生长发育及分布格局的重要因子,也是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其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土壤水文过程的信息。基于高分辨率时域反射水分探针和小型气象站连续定位监测,获取2018~2019年三峡大老岭地区典型沟谷内坡上、坡中、坡下部位0~80 cm范围内各土层含水量及大气降水数据,分析了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在月尺度,日尺度和小时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降雨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1)月尺度上,土壤水分含量季节性差异明显,春夏季节(5~7月)是土壤水分储蓄期,土壤平均含水率为38.40%,夏秋季节(8~10月)是水分消耗期,剖面土壤平均含水率仅为35.04%。(2)日尺度和小时尺度,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含量对降水响应存在差异。0~40 cm深度土壤对降雨响应较快(响应时间<0.5 h),土壤水分与降雨量变化趋势相似;60~80 cm深度土壤对降雨响应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响应时间滞后0.5~3.0 h),且随深度加深,滞后时间呈阶梯式延长。(3)不同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差异明显。随降雨量级由中雨增至大暴雨,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加快,含水量变化曲线与降雨过程同步性增强,响应深度也逐层增加,土壤水分增量变大。(4)不同坡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存在差异,上坡位对中雨、大雨响应平稳,中、下坡位对降水响应强烈,土壤水分增加迅速。产生不同坡位间响应差异的原因是各点微地形差异导致集水面积不同。
    高原环湖城镇聚落的景观格局及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以滇池为例
    唐建军, 杨民安, 周亮, 乔富伟
    2020, (10):  2274-2284.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16
    摘要 ( 507 )   PDF (5034KB) ( 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镇景观格局及空间形态的演变是对快速城镇化的响应,西部高原环湖地区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城镇聚落时空演变特征明显有别于平原、山地等地区。以Landsat TM/ETM+/OLI影像为数据源,解译了滇池1990、2000、2010及2018年4期城镇斑块,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深入分析16个城镇的演变特征与形态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18年城镇聚落经历了“低速增长-高速增长-理性增长”的演变波过程,2000~2010年城镇扩张最快且速率为54.2%,不同时期不同方向演变模式差异显著;(2)城镇斑块的空间特征与发展方向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和紧凑,且K-means聚类将城镇斑块分为4种类型,大斑块主导型占6.7%、高密度团簇型占35.8%、中密度团状型及低密度散点型占48.6%和8.9%;(3)城镇斑块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外围”的扩张特征,前卫、矣六等街道扩张迅速,而碧鸡、海口等街道增长缓慢,五华、官渡区域内城镇斑块数量、聚合度和凝聚度呈递增趋势,且各乡镇间的连通性和聚集性随斑块增长对破碎化影响较小;(4)基于影响因素,城镇斑块主要分布在海拔1 900~2 100 m和坡度小于9°的地区,并与人口和GDP具有强相关性,体现出强烈的交通指向性和河流指向性。
    农业发展
    安徽省主要气象灾害趋势演变及其对粮食总产的影响
    陈晓艺, 姚筠, 霍彦峰, 张宏群, 王胜
    2020, (10):  2285-2295.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17
    摘要 ( 307 )   PDF (3100KB) ( 4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揭示安徽省主要气象灾害的现状和变化规律,保障粮食作物稳产高产。该文利用1986~2017年安徽省78个市、县的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害和雪灾等4类主要气象灾害的受灾、成灾率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灰色关联度和R/S分析方法,分析了全省4类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及其与粮食总产的关联度。结果表明:(1)全省4类气象灾害的受灾、成灾率均随年代呈下降趋势,近10年受灾、成灾率明显偏少;高值区多出现在淮北地区、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低值区大多出现在沿淮、江淮和沿江地区。(2)未来安徽省干旱受灾、成灾率将继续下降,洪涝将持续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风雹、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将由下降趋势转为平稳或略有上升的趋势。(3)4类气象灾害的受灾、成灾率与粮食总产量的关联度由高到低的排序均为: 洪涝、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干旱、风雹。由此说明洪涝是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基于EVI相似性分区的冬小麦面积提取及其动态监测
    杨欢, 邓帆, 付含聪, 许诺, 李彩霞, 张佳华
    2020, (10):  2296-2306.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18
    摘要 ( 214 )   PDF (2770KB) ( 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及时、准确地获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及时空变化信息对提升作物估产精度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冬小麦物候期受地理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差异很大,利用遥感进行大尺度种植面积提取时其精度容易受物候差异的影响。根据MODIS EVI数据和Landsat影像,在定量评价冬小麦EVI相似性并结合高程信息对研究区进行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冬小麦参考时序曲线与待分类像元时序曲线之间相似性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并对湖北省2009~2017年冬小麦种植面积时空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冬小麦面积提取平均精度达95.3%,R 2大于0.90,明显优于未分区提取结果;(2)冬小麦主要集中分布于中部和北部地区,其中,襄阳县、枣阳市的种植面积尤为集中;(3)冬小麦空间分布大致呈现向西北、东南部地区扩张的时空变化格局;(4)在2009~2017年期间,冬小麦种植面积先增后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比2009年增加了4%。基于EVI相似性的作物分区提取方法可提高种植面积精度,为大区域内冬小麦面积时空变化遥感监测提供有效方法。
    非农就业、农业生产服务外包与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万晶晶, 钟涨宝
    2020, (10):  2307-2322.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19
    摘要 ( 240 )   PDF (1005KB) ( 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户向非农就业转移被认为是农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力,然而在非农就业非常普遍的情况下,农地流转率仍然徘徊不前。农业生产服务外包的发展通过改变非农就业农户从事农业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驱动效应。基于湖北省农户家庭2018年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二元离散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户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及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非农就业有助于增加农业生产服务外包进而促进农地转出、抑制农地转入;(2)农业生产服务外包抑制农地转出、促进农地转入;(3)若忽略农业生产服务外包的影响,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市场供给的正向效应与需求的负向效应均被高估,这为现实中农户非农就业程度高与农地流转率低的矛盾提供了重要解释。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在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对农地流转市场的供需结构进行了重新塑造。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研究 ——以湘阴县为例
    朱燕芳, 文高辉, 胡贤辉, 方慧琳
    2020, (10):  2323-2333.  doi:10.11870/cjlyzyyhj202010020
    摘要 ( 242 )   PDF (909KB) ( 7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更是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地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生态健康的必要环节。首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理论上分析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意愿及行为机理,进而利用洞庭湖南岸粮食主产县湘阴县农户入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调查区域仅有61.29%的受访农户愿意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参与面源污染治理收益增加度、参与面源污染治理改善周边环境、农技人员影响力、参与面源污染治理的精力能力、当过村干部等因素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均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农户年龄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为显著负向影响。据此,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加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宣传及农技人员技术指导,充分发挥村干部的模范作用,增强农户治理耕地面源污染的主体意识,提升农户治理效能感及社会责任感,切实保障农户利益,引导农户主动积极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建设美丽生态洞庭。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