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3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绩效分解、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程时雄, 陈利鹏, 刘树家,
    2024, (6):  1123-1139.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01
    摘要 ( 88 )   PDF (1919KB) ( 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构建网络SBM模型测度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创新绩效,根据创新活动不同阶段将其分解为科技研发绩效与成果转化绩效,利用自然断裂点、泰尔指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其时空分异与动态演进特征,运用面板Tobit模型考察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总体上,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整体绩效、科技研发绩效、成果转化绩效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绿色创新整体绩效、科技研发绩效呈“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而成果转化绩效呈“下-中-上游”递减的空间布局。(2)空间差异上,绿色创新及子阶段绩效的区域差异均表现为波动下降态势,且差异呈现绿色创新整体绩效<成果转化绩效<科技研发绩效的结构特征。(3)动态演进上,绿色创新整体及子阶段绩效均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且分化程度为科技研发绩效<绿色创新整体绩效<成果转化绩效。(4)因素分析表明,创新支持、产业结构、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及子阶段绩效均有显著影响,知识产权保护、企业规模、人力资本、城镇化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研究结果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绩效提升及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长三角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
    聂永有, 姚清宇, 周子博
    2024, (6):  1140-1155.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02
    摘要 ( 211 )   PDF (1382KB) ( 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长三角为研究样本,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检验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对本地及邻地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存在维度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在维度异质性方面,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对本地及邻地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而数字化程度的本地及邻地高质量发展效应则显著为负;在时间异质性方面,数字金融对本地及邻地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影响大于短期,表明数字金融的网络效应和“梅特卡夫法则”在高质量发展体系中显著成立;在空间异质性方面,数字金融及其细分维度的空间溢出效应随地理距离增加而逐渐衰减,215 km为有效溢出边界。(2)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以下简称“产业协同集聚”)、地方政府行为(官员更替、财政支出偏向、环境规制)是数字金融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与数字金融建设形成协同合力。(3)在高质量发展的低值区域及互联网发展的高值区域,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红利释放更为明显。
    长三角地区工业用地 空间错配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
    杨莉莉, 王健, 吴群
    2024, (6):  1156-1167.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03
    摘要 ( 81 )   PDF (1175KB) ( 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创新活动载体的工业用地,其在空间上的配置扭曲对城市创新造成何种影响,是关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基于2008~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工业用地空间错配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差异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从工业用地空间错配类型来看,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大多呈短缺型错配,外围城市大多呈过剩型错配。(2)样本考察期内,长三角地区创新水平总体有所提升,且外围城市比中心城市提升幅度更大;空间上,城市创新水平由东向西梯次递减,逐渐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创新连绵区。(3)工业用地空间错配对城市创新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并且这一负面影响在短缺型错配的地区、土地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和土地约束较强的时段内更明显;在过剩型错配地区,工业用地空间错配对城市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4)对于过剩型错配地区,工业用地空间错配通过创新资金挤出机制和创新环境破坏机制阻碍创新水平提升;对于短缺型错配地区,工业用地空间错配主要通过创新资金挤出机制阻碍创新水平提升。进一步得出的启示是,扎实推进工业用地空间错配的纠偏,是破除城市创新障碍、助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对沿线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受水区和水源地的检验
    李祎雯, 侯瑞雪, 王莹
    2024, (6):  1168-1181.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04
    摘要 ( 286 )   PDF (1142KB) ( 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资源配置深刻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格局。南水北调工程为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提供有力支撑,但工程运行通水能否进一步推动受水区和水源地经济增长呢?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运用合成控制法,分析工程运行通水对受水地区以及水源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检验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从整体效应来看,中线工程通水显著提高了受水区和水源地的人均GDP和夜间灯光亮度,说明工程通水有效促进了两地区经济增长量和经济活跃度的提升。就动态效应来看,工程通水对受水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滞后性,通水后的前两年对水源地经济发展产生微弱冲击,此后呈现正向促进作用。(2)中线工程通水运行对受水区和水源地产业结构合理化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加深进一步促进两地区经济增长。(3)中线工程通水提升了受水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但对水源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工程通水运行所带来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能够显著促进两地区经济增长。(4)从经济增长的不同维度来看,受水区和水源区人均经济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工程通水所产生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效应;而经济活跃度的提升则依赖于产业结构高级化效应。最后,对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工程战略性、基础性功能提出政策建议。
    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与驱动机理
    刘庆芳, 谢佳亮, 张先甜, 吴卫, 宋金平, 杨显明
    2024, (6):  1182-1196.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05
    摘要 ( 51 )   PDF (2759KB) ( 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青藏高原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2000~2019年青藏高原地市州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非参数Kernel核密度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链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趋势相对稳定,在省区和地市州层面上均波动起伏,上下徘徊,呈现“多峰”波浪型集聚形态;(2)青藏高原地区地市州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异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良好,在空间上存在跨越式转移的可能,并在连续转移过程中存在“马太效应”;(3)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均能在不同水平上促进青藏高原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不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高铁流视角下中国城市网络的时空演变研究
    邱语, 张卫国
    2024, (6):  1197-1212.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06
    摘要 ( 208 )   PDF (5028KB) ( 8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交通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高铁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铁流空间已成为探索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视角。基于2009~2020年全国铁路旅客列车时刻表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中国369个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中国城市网络强度和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剖析了区域内与区域间城市网络发展差异。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网络关联强度迅速上升,层级结构由量变转变为质变,中西部城市不断加入最高层级城市梯队。(2)区域内城市网络的网络密度、核心—边缘结构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沿海地区城市网络关联强度较高、层级结构较多,中部地区城市网络关联强度中等、规模较大,西南地区、西北地区高铁运营时期较晚,但城市网络发展较快,而东北地区高铁运营最早,但城市网络发展最慢。(3)具有跨区域联系的城市对逐年增多,区域间城市网络联系强度持续增强,但仍以低层级联系为主导,跨区域联系最多的地区由东部沿海转变为长江中游;(4)中心度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度数中心度较高的城市多集中于京沪、京哈—京港澳、路桥、沪昆通道的沿线城市,而中间中心度较高的城市多为行政级别较高的区域中心城市。
    自然资源
    2000~2016年太湖流域植被NPP与土壤水文要素的时空耦合研究
    张莉莉, 叶志成, 廖凯华, 刘亚, 朱青
    2024, (6):  1213-1227.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07
    摘要 ( 36 )   PDF (8835KB) ( 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耦合关系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湿润地区陆域碳水耦合机制尚不明晰。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定量分析2000~2016年流域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土壤水分与蒸散发之间的时空耦合关系。结果表明,NPP与水文要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耦合关系显著不同:整时段月尺度内,流域蒸散发与NPP均为显著正相关关系,99.86%区域的土壤水分与NPP为负相关关系;年际尺度内,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均减弱;季尺度内,82%区域土壤水分与NPP在春、夏、秋季为负相关关系,其中春季最为显著,这主要与土地覆被、植物生长期等的差异有关。此外,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与地形因子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随着坡度或海拔增加而减弱的趋势。最后,研究还发现基于整时段月尺度水文气象要素逐像元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RF_All模型)能够对流域NPP进行较好地估算与预测(R2 = 0.97,RMSE = 4.16 gC m-2 a-1,Bias = 0.37 gC m-2 a-1)。研究结论对于制定全球变化背景下太湖流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基于电路理论的扬子鳄保护区块间生态廊道和节点识别研究
    吴楠, 王甜, 程鹏, 陈凝, 张浏, 宋婷
    2024, (6):  1228-1238.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08
    摘要 ( 106 )   PDF (5606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野外适宜栖息地的丧失和破碎化是扬子鳄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构建并维护好栖息地间的生态廊道是重要的保护对策。基于电路理论,利用Linkage Mapper 工具和 Circuitscape 程序,以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8个区块作为生态源地,选取6个扬子鳄生境适宜性要素来构建综合阻力面,模拟区块间的生态廊道,识别生态“夹点”和“障碍点”,针对性提出保护和修复策略以优化保护区块间的生态连通性。研究结果如下:(1)识别生态廊道共14条,呈“东长西短”状态。关键生态廊道7条,有效连通了研究区西南部的长乐、中桥、双坑和红星片区;(2)识别生态夹点12处,面积82.35 km2。提出了自然保护为主,辅以扬子鳄适宜生境营造的保护策略,同时要关注部分夹点受人类活动干扰的风险;(3)识别生态障碍点19处,面积92.49 km2。主要位于交通干线、城镇用地或周围辐射区域。提出了设置动物迁徙通道、推广生态农业、优化居民点布局、化解人鳄矛盾等修复策略。
    徽水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及构建机制
    傅海霞, 张玉洲, 黄书雅, 储玲, 严云志, 葛奕豪
    2024, (6):  1239-1249.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09
    摘要 ( 125 )   PDF (1705KB) ( 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徽水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及构建机制,于2021年10月(秋季)、12月(冬季)、2022年4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徽水河流域开展系统性调查。4个季节共采集底栖动物5门8纲73科168种,其中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物种数分别为85、77、82和82种。单因素相似性分析(ANOSIM)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徽水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在季节动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不同季节影响底栖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不尽相同。变差分解分析显示环境过滤作用在徽水河春季、秋季和冬季底栖动物群落构建过程中占主导,空间因子在高水文连通性的夏季中影响更加明显,表明由高扩散率引起的质量效应在夏季底栖动物群落聚合中起决定性作用。该研究可为皖南山区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估和环境监测提供重要的基础参考。
    民国中期以来洞庭湖洲滩演变特征
    邱罗, 余姝辰, 唐辉, 贺秋华, 金小燕, 余德清
    2024, (6):  1250-1261.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10
    摘要 ( 121 )   PDF (12807KB) ( 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民国中期以来洞庭湖洲滩时空演变特征,利用民国中期以来15个时段的历史地图和航天航空遥感数据,采用遥感解译与历史对比方法,研究现代洞庭湖洲滩发育分区,分析1938~2021年主要洲滩演变特征和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洞庭湖的洲滩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伴有生物沉积作用,沉积类型有湖相沉积、河流冲积、河漫滩与江心洲沉积以及河湖交互沉积,且因不同季节的水沙条件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沉积特点;洞庭湖现代洲滩分为20个发育亚区,其中东洞庭湖9个亚区,南洞庭湖8个亚区,西洞庭湖3个亚区;东洞庭湖中,漂尾洲是洞庭湖的最大洲滩,枯水期面积达466.89 km2;藕池河东支河口三角洲是近百年来发育最快的洲滩,1938年藕池河东支河口位于注滋口,1971年河口三角洲东延12.13 km至现今湖岸,其后河道向湖泊推进26.42 km;南洞庭湖的洲滩主要发育于沿嵩竹河一线以及万子湖北部,湖内湘江河漫滩与古湘江、资水三角洲后期受湖泊冲淤改造,但枯水期轮廓清晰;西洞庭湖中,七里湖因淤积已成为松澧洪道的组成部分,目平湖北部为松澧三角洲,南部为沅水三角洲,泥沙淤塞严重,枯水期主湖泊基本干枯。研究成果为合理开发、利用洞庭湖洲滩湿地资源,调整后三峡时代洞庭湖区治湖思路提供了客观资料。
    基于IPSO-EGA-LSTM模型的洞庭湖水位预测方案研究
    隆院男, 潘鹤鸣, 盛东, 黄春福, 宋昕熠, 刘易庄
    2024, (6):  1262-1272.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11
    摘要 ( 58 )   PDF (2127KB) ( 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准确的水位预测能够为湖区防洪减灾及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引入IPSO改进粒子群算法及EGA精英遗传算法,优化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结构,应用改进的IPSO-EGA-LSTM模型开展洞庭湖区各水位站1d预见期下的水位预测,与LSTM、GRU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精度对比,并评估该模型在更长预见期下(3d、5d、7d)的预测精度;进一步设置3种模型输入条件,提出相应水位预测方案(直接预测、同步预测、滚动预测),探究各预报方案在不同预见期下的水位预测精度。结果表明,IPSO-EGA-LSTM模型对洞庭湖水位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捕捉到不同预见期下洞庭湖水位变化趋势,1d预见期纳什效率系数(NSE)大于0.998,长预见期下NSE大于0.9;不同输入条件下的3种预报方案对洞庭湖水位均有较好预测效果,其中,同步预测方案在长预见期条件下比直接预测和滚动预测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鄂西南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红英, 孟滢, 吴巍, 左艳琳
    2024, (6):  1273-1285.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12
    摘要 ( 74 )   PDF (2073KB) ( 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究民族村寨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民族地区资源保护与开发,有利于推动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选取鄂西南地区65个民族村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研究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探索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鄂西南地区民族村寨空间分异性显著,总体呈现出“三片区—多散点”的核密度分布态势,形成了由恩施市—宣恩县—咸丰县—鹤峰县所构成的的“V型”高密度分布带。区域内村寨数量西部和东部两极分化明显,呈现出“西热东冷、西北高热、东北高冷”的冷热点空间分布态势;(2)受自然因素主导作用下,鄂西南地区民族村寨多呈带状分布在距离河流2 km内、地势起伏度较小、海拔600~900 m的山体阳坡面;(3)受社会经济要素制约,民族人口与民族村寨分布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距中心城镇距离、经济发展水平与民族村寨分布数量呈负相关关系。
    青海湖流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模拟及驱动因素分析
    石建丽, 仲俊涛, 马勇洁, 米文宝
    2024, (6):  1286-1297.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13
    摘要 ( 47 )   PDF (3433KB) ( 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探讨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及空间异质性归因,为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基于1985~2020年8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地形、土壤和气象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方法,模拟土壤保持服务、评估土壤保持量及其价值、对其空间异质性归因。结果显示:(1)青海湖流域1985~2020年土壤保持量变化区间为3.36×108t~11.73×108t,变化明显,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土壤保持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土壤保持强度和土壤保持总量最大;土壤保持强度随海拔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加。(3)流域年均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为6.12×1010元,以保持土壤肥力的价值E1为主。(4)地理探测单因子结果显示土壤类型和高程解释力最为显著;土壤保持服务空间分异的影响程度由多因子共同决定,整体上以植被覆盖度与土壤类型的交互作用解释力最高,而高程和土壤类型共同作用于植被覆盖度,植被覆盖度为影响土壤保持服务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子。植被覆盖度因子在研究区土壤保持服务空间分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保持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增益显著。
    生态环境
    长江经济带雾霾治理、绿色技术创新与低碳高质量发展协调性研究
    朱超平, 苏艺璇, 范如国
    2024, (6):  1298-1312.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14
    摘要 ( 45 )   PDF (3911KB) ( 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生态、创新和经济等领域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问题,深入探究三者的协调关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基于超效率SBM-DEA模型、熵权-线性加权法和熵权-TOPSIS等方法,分别测算了2009~2020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雾霾治理效率、绿色技术创新指数和低碳高质量发展指数,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这三者作为一个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1)在省域和区域层面,雾霾治理效率与绿色技术创新指数、低碳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2)三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表现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和“东高中低”的空间分异特征;(3)不同省市之间的协调水平差距具有异质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据此,提出了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制定差异化精准提升策略以及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等政策建议,以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
    空间视角下绿色金融对CO2排放的溢出效应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徐胜, 刘同泽, 刘宇昊
    2024, (6):  1313-1324.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15
    摘要 ( 78 )   PDF (1164KB) ( 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绿色金融是必经之路,探究绿色金融的降碳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种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2013~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及直辖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从空间视角探究绿色金融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及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具有显著空间聚集特征,绿色金融、环境投资、经济发展等因素对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2)绿色金融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之间表现出显著倒“U”形曲线关系,环境投资和经济发展水平会负向调节绿色金融的作用效果,同时,利用动态SDM模型验证了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时间维度的正反馈效应。(3)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绿色金融在长三角地区和其他地区对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不同影响,倒“U”形曲线的影响关系在长三角以外的其他地区更为明显。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溢出效应;空间计量
    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娜, 孙芳城, 胡钰苓
    2024, (6):  1325-1339.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16
    摘要 ( 158 )   PDF (2756KB) ( 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低碳转型,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提高碳排放效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及Malmquist指数法测算碳排放效率,利用ArcGIS10.7的自然分断法和泰尔指数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然后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探讨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20年碳排放效率呈波动趋势,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效率整体不足,效率水平受技术和规模的影响大。(2)Malmquist指数显示,各区域全要素碳排放效率差距较大的关键原因在于各项效率指数相辅相成、相互推动以及减排技术发展的不平衡。(3)高碳排放效率区和较高碳排放效率区的城市数量增加,长江经济带集聚状态逐渐明显。(4)除经济发展水平外,其他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效率都有显著正向或负向直接效应,并且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绿色技术创新以及政府干预对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赣抚平原灌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评价
    李琴, 詹聪, 张金生, 邓海龙, 贾卓
    2024, (6):  1340-1353.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17
    摘要 ( 226 )   PDF (6387KB) ( 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赣抚平原灌区是江南最大的引水灌区,也是江西省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被视为典型的“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探究赣抚平原灌区近20年来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基于2002、2008、2015、2021年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热度(LST)4个指标集成构建了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灌区2002~2021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2~2021年间赣抚平原灌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RSEI均值由0.477增至0.552,增幅达15.71%,其中绿度和热度对生态质量影响最大;灌区的RSEI等级以中等等级为主,近20年来优、良好等级面积持续增加,48.37%的区域生态质量在变好,其中抚河东岸、进贤县境内的改善情况最为突出;受城市扩张以及干旱化水文气象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差区域多分布于主城区、农灌区、河湖沿岸地带,因此能否在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统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灌区永续发展的关键。研究结果能够较好地表征赣抚平原灌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变化,可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鄂北低丘岗地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研究 ——以湖北省广水市长岭镇为例
    杨政琨, 张雪松, 雷自耕, 彭宏杰, 杨福芳, 胡秀荣
    2024, (6):  1354-1368.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6018
    摘要 ( 261 )   PDF (4762KB) ( 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优化村域尺度下三生空间布局,揭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于村域尺度以地处鄂北低丘岗地的广水市长岭镇为研究区,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测算了2000~2020年三生空间时空变化特征,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三生空间功能,并采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其主要驱动因素,对鄂北低丘岗地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进行研究,能为后续村域尺度下乡村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治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广水市长岭镇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呈现由西向北扩张的趋势;(2)2000~2020年广水市长岭镇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趋势,整体处于中度失调状态;(3)从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来看,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三生空间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其次是耕地面积占比以及人口密度等次要驱动因素。总体而言,湖北省广水市长岭镇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变化总体上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