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4年 第3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4-07-20
上一期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的时空差异及分布演进研究
    孙攀
    2024, (7):  1369-1381.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01
    摘要 ( 154 )   PDF (2542KB) ( 1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时空差异及分布演进有利于优化长江经济带重大生产力布局,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长江经济带下游向中上游、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促进其欠发达地区形成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内生发展活力。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特征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出2005~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域的中国式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分位技术模拟中国式现代化的梯度分组,借助Dagum基尼系数法对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进行测度,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刻画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绝对差距和动态演进特征。得到主要结论:(1)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逐渐下降的空间格局。(2)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在持续提升,中国式现代化非均衡情形趋于弱化。(3)经济较发达地区内部及其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都较大,但呈现出缩小趋势;同时,经济较发达地区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存在极化现象,绝对差距呈现出缩小趋势。该研究可以为定量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水平以及测度区域内和区域间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提供重要参考。
    长三角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效应
    陈红梅, 张彩莉, 李建豹
    2024, (7):  1382-1396.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02
    摘要 ( 161 )   PDF (2555KB) ( 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对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2005~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超效率SBM模型、窗口分析法、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探析了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新型城镇化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呈波动变化趋势。分区域来看,二者均呈现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的特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差异明显。 (2)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双变量全局Moran’s I的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M”型,二者总体空间依赖特征明显。 2010年以后,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局部空间关联类型增加,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和浙北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和皖北地区。(3)新型城镇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密度、对外贸易水平、科技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政府规模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对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王兆峰, 邱梦真
    2024, (7):  1397-1411.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03
    摘要 ( 50 )   PDF (4737KB) ( 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客观审视区域一体化对旅游产业效率的作用,对推进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显著。采用熵值法与线性加权法、超效率SBM模型,依次测度2008~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效率,并借助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区域一体化水平指数从2008年的0.304增长到2020年的0.490,整体呈现稳健上升趋向;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态势,且具有显著的“高—高”“低—低”簇状集聚演化特征。(2)旅游产业效率值呈现小幅度波动下降态势,谷值出现在2020年;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中部高—南北两翼低”的格局,高效率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并向东南方向拓展。(3)区域一体化水平对旅游产业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政府调控、城镇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交通便利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水平对本地旅游产业效率均具有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城镇化水平、信息化水平对邻地旅游产业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政府调控、交通便利程度则表现出负向溢出效应。
    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研究
    黄敦平, 叶岩松, 姚旭敏, 刘璇
    2024, (7):  1412-1423.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04
    摘要 ( 47 )   PDF (1409KB) ( 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从农产品产业体系振兴、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振兴以及农业支撑产业体系振兴3个维度构建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2013~2022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市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地区乡村产业振兴障碍因子。研究表明:2013~2022年,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产业振兴整体水平相对不高,综合得分位于0.2~0.4区间波动,但呈现上升态势。淮河生态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之间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差异与维度差异,空间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凹型分布特征。三大维度中,农产品产业体系振兴与农业多功能产业体系振兴综合得分均值相对较高,但农业支撑产业体系振兴综合得分均值较低。进一步采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得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村能源投入与支撑能力不强以及新型业态培育不足是制约淮河生态经济带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因素。从加强沿淮城市跨区域协同、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及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欠发达山区脱贫户的收入转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鄂西南×县为例
    王志鹏, 张二申, 陈国军, 黄梦姣, 朱肖勇
    2024, (7):  1424-1436.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05
    摘要 ( 118 )   PDF (944KB) ( 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明晰欠发达山区农村脱贫户的收入转变,对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依托2016~2022年鄂西南×县24个脱贫村的脱贫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收入的整体水平和结构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收入转变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依靠政府持续帮扶和农户自身发展,调查农户的各类收入均不同程度获得提升,当地脱贫成效显著。(2)家庭总收入影响因素单因子解释力差异显著,家庭禀赋类因素作用最为明显;双因子交互作用解释力均高于单因子。(3)多数农户的收入结构发生转变,工资性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显著增强。(4)家庭禀赋和地理环境影响最强,因子作用方向与强度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应结合脱贫户的发展现状改进帮扶措施,进一步提高脱贫人口的收入水平、优化收入结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抑制城市雾霾污染吗——绿色创新的传导效应和门槛效应
    董旭, 陈阳, 赵晓梦
    2024, (7):  1437-1452.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06
    摘要 ( 49 )   PDF (1102KB) ( 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强化城市雾霾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基于绿色创新视角,首先从理论层面系统解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雾霾污染的作用机理,并以2005~2019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机制检验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以及绿色创新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专业化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上述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西部城市、二类大城市、中小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雾霾污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东中部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与东北城市雾霾污染之间呈U型关系且现阶段不利于降污减霾。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加剧了西部城市的雾霾污染,对东北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中小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但集聚程度尚未越过拐点,仍处于加剧雾霾污染的阶段。(3)绿色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城市雾霾污染的重要机制,在此过程中既发挥传导效应,又发挥门槛效应。
    自然资源
    长江十年禁捕政策的综合效益评价——以湖南省14个区(县)为例
    徐忠, 徐欣
    2024, (7):  1453-1461.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07
    摘要 ( 44 )   PDF (1025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十年禁捕政策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央提出的让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等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湖南省14个区(县)为例,构建包含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各区(县)禁捕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推动该政策的顺利实施。研究发现:(1)短期内,长江禁捕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占总效益的85%,生态效益仅占到总效益的15%左右。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2)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单项指标都表现良好的区(县)才能够取得很好的综合效益,单项指标较差,综合效益也不会很高。(3)禁捕资金支出、转产就业培训、禁捕宣传等工作对提高综合效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长江下游稻田不同种植制度的碳足迹分析
    严燕, 季国军, 胡乃娟, 陈留根, 郑建初, 胡锋
    2024, (7):  1462-1473.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08
    摘要 ( 118 )   PDF (1075KB) ( 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是当前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探究长江下游稻田不同种植制度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碳足迹,设置4种稻田种植制度处理:一年一熟的冬闲-水稻以及一年两熟的紫云英-水稻、冬油菜-水稻、冬小麦-水稻,连续两年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土壤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估算农田生产过程和农业生产投入引起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并进行碳足迹分析。结果表明:(1)一年两熟种植制度较一年一熟的冬闲-水稻增加周年CH4排放17.5%~64.5%、N2O排放60.7%~139.8%以及土壤有机碳固定量17.3%~37.2%;(2)在考虑土壤固碳的情况下,不同种植制度的土壤有机碳固定能抵消26.6%~35.6%的温室气体排放,冬小麦-水稻、冬油菜-水稻、紫云英-水稻单位面积净碳足迹两年平均分别为13.79、11.83和9.07 t CO2-eq·hm-2,较冬闲-水稻(7.63 t CO2-eq·hm-2)分别增加80.6%、55.0%和18.8%;(3)稻田生态系统碳足迹主要来自土壤CH4排放(61.8%~67.4%),其次是氮肥施用(18.3%~23.9%),而后为N2O排放(3.3%~5.2%)和柴油的使用(2.2%~2.8%);(4)一年两熟有利于增加周年产量和产值,非水稻季种植粮油作物能显著提高种植净收益,不同种植制度单位产量和单位产值碳足迹的差异不大。因此,冬闲-水稻是长江下游稻田最为低碳的种植制度,综合碳排放、粮食安全和经济产出,冬小麦-水稻、冬油菜-水稻明显优于冬闲-水稻;发展甲烷减排和氮肥减施技术是降低稻田生态系统碳足迹的重要途径。
    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碳收支空间关联及碳补偿分区
    蔡鑫, 叶长盛, 肖蔚, 彭锦臣
    2024, (7):  1474-1488.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09
    摘要 ( 145 )   PDF (5444KB) ( 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开展土地利用碳收支空间关联与碳补偿分区研究,对于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与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市域为基本单元核算其碳收支量;构建引力模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深入分析长江中游地区碳收支整体与个体的空间关联关系与结构特征;借助SOM-K-means模型对长江中游地区开展碳补偿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20年间长江中游地区碳排量呈现上升趋势,由2.18×108t上升至3.01×108t,总体呈现“东高西低,中心最高”的空间分布特点;碳吸收量呈现波动态势,由2.75×108t变化至2.86×108t,整体呈现为由外逐内降低的“C”型空间分布格局。(2)整体视角下,碳排放与碳吸收的网络密度较低,具有较大的空间协作潜力挖掘;个体视角下,武汉市、九江市、岳阳市等地区处于碳排放网络的中心地位,在网络中也承担了“桥梁”作用;宜春市、常德市和吉安市等地区居于碳吸收网络的中心地位。碳收支网络中各节点的碳排放与碳吸收能力不相符,存在显著差异。(3)长江中游地区共分为12个支付区、13个平衡区和17个获补区,针对各类型区提出相应的低碳发展方向及策略。
    三区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 国土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
    魏超, 吴洲, 叶圣, 魏馨月, 杨剩富
    2024, (7):  1489-1503.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10
    摘要 ( 137 )   PDF (6049KB) ( 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识别该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梯度下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力,对于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国土空间转移矩阵、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揭示1990~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类型主要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不同发展阶段下国土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互竞形成了“一增双减”的国土空间格局,且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不同国土空间类型间呈现出更加繁杂多样的转换模式,耕地、绿地也越容易流失。(3)城镇空间由主核数量较少且集聚特征不明显转变为多核扩散且高值区增加,重心变化较为剧烈;农业空间次核数量增加,高值区域明显减少,空间破碎化程度较高,重心变动较为稳定;生态空间的核密度由空间集中转变为空间破碎,西北地区变化较为明显。(4)国土空间格局形成受到自然、人口、经济等多重因素驱动,各因素对不同空间的影响程度及方向存在差异。应充分考虑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发展定位,加强国土空间分类管理,协调国土空间格局各驱动因素,以期为新时代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区”空间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秦巴山区农业转型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
    梁亚文, 李绍亭, 雷坤洪, 淮建军
    2024, (7):  1504-1514.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11
    摘要 ( 105 )   PDF (3134KB) ( 6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究农业转型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可以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中国建设。以秦巴山区为例,基于构建的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价秦巴山区农业转型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水平;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索二者互动关系的演变趋势及特征,应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秦巴山区农业转型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3~2020年,秦巴山区的农业转型发展水平、农业生态环境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秦巴山区各市农业转型发展与农业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由低向高转变,总体分布格局呈现出空间异质性,耦合协调类型从农业生态环境滞后逐渐转变为农业转型发展滞后;(3)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乡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农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水土流失控制面积、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因子间协同性较强。研究表明,秦巴山区农业转型应以生态发展为方向,各地区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山地社会生态系统研究的多维特征与发展态势——基于1991~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
    文传浩, 龚建骄, 王明阳, 胡哲能
    2024, (7):  1515-1528.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12
    摘要 ( 44 )   PDF (2213KB) ( 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山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态系统类型,在国家江河战略和生态安全战略建设中发挥基础和保障功能。将1991~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以“山地社会生态系统”为主题的384项数据作为样本,利用Python、ArcGIS和Citespace等工具对山地社会生态系统研究项目的基本情况、研究群体特征和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就项目基本情况而言,山地研究的年度立项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可分为缓慢起步、跳跃发展、波动上升3阶段;西部项目立项优势明显,是平均水平的2.72倍;学科分布具有多元化与聚焦化交织的双重特点,涉及96%的学科类型,但显著集中于民族学,占比高达34%。(2)就研究群体特征而言,研究群体空间分布呈现西南冷点聚集区向中部热点集聚区转移的趋势。(3)就研究区域和内容而言,山地项目研究区域热点集中,分布严重失衡,热点区域显著集中于武陵山,而还有80%以上的主要山脉未被提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山地民族文化、山地扶贫机制、山地协同发展及山地生态安全等方面,内聚性显著。在综合分析山地的研究热点、政策及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山地学科体系建设、山地功能的再认识及山地社区综合建设等主题值得学界重点关注和深化研究。
    生态环境
    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程进
    2024, (7):  1529-1539.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13
    摘要 ( 29 )   PDF (1276KB) ( 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长三角区域2018~2022年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的数据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密度总体上趋于增大,由最初的“强横向、弱纵向”的结构特点,逐渐演化出“强横向、强纵向”的特征。(2)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行政主导特征显著,其网络结构具有明显的非梯度分布的层级特征,省级行政主体在网络结构中起关键主导作用。(3)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结构受省级行政边界的影响较为明显,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范围内的城市各自形成了联系较为紧密的合作子集,省界内城市在开展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表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跨省界的协同治理联系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或省界城市。(4)城市间距离、行政区划对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关系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提出完善长三角区域合作“三级运作”结构模式、推动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结构扁平化发展、增强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纽带等政策建议。
    长江中游通江故道水环境特征及其与浮游植物群落的关联分析
    刘小光, 柴朝晖, 朱孔贤,
    2024, (7):  1540-1549.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14
    摘要 ( 102 )   PDF (1432KB) ( 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厘清长江中游通江故道水环境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在汛前及汛后对长江中游通江故道进行了水环境及浮游植物调查,包括TP、TN、NH3-N、CODMn、BOD5等水质指标以及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通过构建优化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各故道水质状况及汛前汛后变化进行了量化评价,并对各故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估,利用RDA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探究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1)各故道水质基本为III~IV,在汛前闸控通江故道水质要好于自然通江故道,在汛后则相反;(2)影响故道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水质指标为TP与CODMn,影响故道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水质指标主要为TN、NH3-N与CODMn;(3)建议通过营养盐阻控、水位控制与水动力调控等措施修复故道水质、优化浮游植物多样性与丰富度。
    城市通江泵站排水对长江干流水质的影响——以武汉市江南泵站为例
    林晶晶, 张朦, 黄小龙, 曹亮, 黎兰毅敏
    2024, (7):  1550-1562.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15
    摘要 ( 142 )   PDF (6958KB) ( 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中下游通江泵站数量众多,是城市雨污水入江的主要通道。以武汉市江南泵站为例,基于MIKE21构建江段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预测了正常、事故排放污水处理厂尾水以及排涝3种工况条件下江段COD、NH3-N、TP的迁移扩散特征。与正常排放污水处理厂尾水相比,江南泵站排涝时所在江段各水质指标影响范围均显著扩大,尤其超Ⅱ类水质标准的TP污染带长度、宽度分别增加了2.66、0.64倍,且下游杨泗港国控断面TP超标0.16倍,与事故排放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影响相当,泵站排涝已成为所在水域汛期水质超标的潜在风险源。泵站排涝的水环境影响主要受排涝水质及流量控制,制定基于防洪安全、水环境保护等多目标的泵站运行调度方案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同时建议将通江泵站纳入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倒逼沿江城市水环境提升,有效降低长江干流水环境风险。
    基于PCA-RF的抚河下游生态最相关水文指标优选及演变分析
    肖睿, 黄伟, 李琴, 张远发, 谢亨旺, 邓海龙, 贾卓
    2024, (7):  1563-1575.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16
    摘要 ( 64 )   PDF (3478KB) ( 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文改变指标(IHA)能够较为全面的描述河流水文情势,但数量众多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重叠问题,限制了其在水文与水生态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抚河下游李家渡水文站1953~2018年逐日径流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初选出生态最相关指标(ERHIs),结合不同标签下指标的随机森林(RF)重要性评分,进一步优选出最为关键的ERHIs,并对其演变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抚河下游水文气象变异点为1962、1984和2002年,据此将研究期划分为基准期和影响期Ⅰ、Ⅱ、Ⅲ;基于PCA法初选出了8个ERHIs,并利用RF重要性评分对其进一步优选出最小30日平均流量、1月平均流量、4月平均流量3个关键ERHIs;在3个影响期内,抚河下游关键ERHIs的整体水文改变度分别为31%、24%和50%;其中,最小30日平均流量在各影响期均呈现中高度改变,并在影响期Ⅰ和影响期Ⅲ内分别经历两次下降,这可能与流域内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有关;在80年代洪门水库建设运行后,汛期内的4月平均流量得到有效削减,而枯水期内的1月平均流量则有小幅提升;21世纪后,受气候变化以及城镇化进程影响,抚河下游关键ERHIs呈下降趋势。经过PCA-RF筛选后,抚河下游IHA体系得到了极大地简化,有助于把握其中的关键指标,对流域生态修复及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015~2020年洞庭湖水质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原丽格, 耿明明, 李峰, 谢永宏
    2024, (7):  1576-1588.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17
    摘要 ( 171 )   PDF (3222KB) ( 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分析2015~2020年(即湖南省政府开展了《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前后)洞庭湖水质变化趋势及其关键驱动因子,选取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高锰酸盐指数(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Mn)和氨氮(NH3-N)4项水质指标,分析了洞庭湖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及行动计划前后的水质特征;并通过水体污染指数w和综合污染指数γ评估了洞庭湖水质污染水平;最后结合水位、入湖径流等水文指标和污水处理率、畜禽排泄量等人为指标,深入揭示不同时期影响湖泊水质的关键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TN、TP和NH3-N浓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显著性水平p<0.05),且在行动计划后期间3个水质指标浓度均显著降低。洞庭湖水质污染程度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点,东、南和西洞庭湖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86、0.78、0.78。(2)水位、入湖流量、入湖泥沙量呈年际波动趋势;泥沙沉积量显著增加,由-1 528.2×104 t/a增至1 211.7×104 t/a。(3)畜禽排泄量、施肥量、污水处理率、水位和泥沙沉积量是影响洞庭湖水质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建议后续湖泊管理中继续加强外源污染物管控,同时合理改善洞庭湖水文条件,加强水文连通性。
    贵州区域茶园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及其主导因素
    辛宜静, 刘方, 陈祖拥, 刘元生, 朱健
    2024, (7):  1589-1598.  doi:10.11870/cjlyzyyhj202407018
    摘要 ( 162 )   PDF (3022KB) ( 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了解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建设碳汇茶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贵州省区域茶园及周边林地和灌草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采用GIS聚类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茶园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异性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贵州省区域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范围为5.61~80.92 g·kg-1,其空间分布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变异系数为0.47);林地、茶园、灌草地3个区域的土壤有机碳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9.34、29.80、19.65 g·kg-1;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评估,发现海拔是影响贵州区域茶园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素,海拔高度的变化明显地影响区域温度及降雨,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而中下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到降雨的影响。可见,通过调控茶园土壤水热条件,能有效地增加茶园土壤的固碳能力及提升区域茶园的碳汇效率。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