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7, Vol. 16 >> Issue (6): 826-826.
• 生态环境 • 上一篇
向悟生| 李先琨*| 何成新| 吕仕洪| 陆树华
XIANG Wusheng| LI Xiankun*| HE Chengxin| LV Shihong| LU Shuhua
摘要:
以广西平果县龙何生态重建示范区的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为例,依据试验研究及专家咨询的结果,构建了一个基于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值进行了分析,应用指数评价模型对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层次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率、人类活动强度、物种多样性、物质生活指数、石漠化程度、水土流失程度等指标的权重值较大,是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指数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石漠化山地复合生态系统的总体质量较差,但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改善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状况,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系统中人类的生活水平,可以使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环境3个子系统的转运功能逐渐趋于协调,总体质量逐渐好转。
[1] | 谢雅婷, 周忠发, 闫利会, 牛颖超, 王历. 贵州省石漠化敏感区生态红线空间分异与管控措施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624-630. |
[2] | 刘芳, 何报寅, 张亮, 寇杰锋, 韦金丽. 基于热红外遥感的广西平果县石漠化初步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6): 952-956. |
[3] | 杜雪莲, 王世杰, 罗绪强. 黔中喀斯特石漠化区不同小生境常见木本植物水分来源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7): 1168-1176. |
[4] | 胡冠九, 孙成, 杨敏娜, 陈素兰, 李娟, 王荟, 章勇. 长江江苏段主干断面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8): 771-. |
[5] | 王四海 杨宇明 王 娟 李昊民.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特点[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5): 477-. |
[6] | 张盼盼,胡远满. 喀斯特石漠化及其景观生态学研究展望[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5): 808-808. |
[7] | 李 生,张守攻,姚小华,任华东. 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3): 384-384. |
[8] | 寇刘秀, 包存宽, 蒋大和. 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1): 119-119. |
[9] | 莫世江,张鹏飞,丁卫红,薛晓辉. 贵州喀斯特峰丛区石漠化土地调查与评价——以毕节老街村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6): 757-757. |
[10] | 李阳兵,姜 丽,白晓永. 亚热带喀斯特石漠化土地退化特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3): 195-399. |
[11] | 梁 彬,邓振平,梁小平,朱明秋,关碧珠,周 密. 湘西大龙洞岩溶流域生态环境分析与治理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6): 764-769. |
[12] | 曾 群, 蔡述明. 武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4): 429-434. |
[13] | 林建伟,王里奥, 赵建夫,张 军,袁 辉. 三峡库区生活垃圾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1): 104-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