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0年 第19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0-10-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部地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与案例研究
    傅春, 巫锡金
    2010, (10):  1107. 
    摘要 ( 1785 )   PDF (4944KB) ( 46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1995~2007年中部地区六省的GDP和能源消费量数据,比较中部六省的能源效率情况,并构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存在显著差异的地区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能源效率较低,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有多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原材料价格和能源价格这些因素对山西省的能源效率有显著性影响。为此,政府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煤炭产业在GDP中的比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深入改革能源价格体系,科学合理地利用煤炭,增加对石油、天然气等其他能源消费的合理需求,以提高能源效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钟业喜, 陆玉麒
    2010, (10):  1111. 
    摘要 ( 1537 )   PDF (12096KB) ( 3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相结合,在ArcGIS和GeoDA等软件的支持下,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3个侧面对1990~2008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相对差异呈持续扩大趋势,绝对差异有保持稳定的趋势,滨湖区域内部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区域经济在空间上表现出两极分化,东西分化和滨湖区域发展水平低的特点;根据经济空间关联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分为扩散型、极化型、低谷型和落后型4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区域。在综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中心、轴线发展、圈层优化的发展策略。

    环鄱阳湖区32城市的等级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
    钟海燕, 赵小敏, 黄宏胜
    2010, (10):  1119. 
    摘要 ( 1512 )   PDF (8883KB) ( 3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分析城市等级结构和空间关联,有助于识别城市体系发展阶段和协作状况,对于指导区域城市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环鄱阳湖区32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析后发现:2006年环鄱阳湖区中间位序城市较多,人口分布较为均衡,但研究区的2城市指数高达3.698,南昌市的首位优势十分明显;运用“区域经济联系量”分析南昌市区与其它31城市间经济联系隶属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二级城市中九江、抚州隶属度较高,三级城市中星子、湖口、彭泽和浮梁的隶属度较低。因此,为促进环鄱阳湖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加强二级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如九江、新余,促进各级城市间的经济协作。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探讨
    顾朝林, 马婷, 袁晓辉, 张晓明, 王旭
    2010, (10):  1124. 
    摘要 ( 1550 )   PDF (7576KB) ( 2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面临巨大的蚕食开发压力。重点分析了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背景,论述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绿心生态保护与发展和绿心生态构建思路,强调“保护与开发并重,保护优先”的规划策略。通过构筑绿心生态安全格局,对绿心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进一步对限建区进行细分,从而在非建设区强化生态服务功能和绿心生产功能,达到“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的长株潭城市群绿心生态保护目的。〖

    湖北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及其驱动因素
    陈成忠
    2010, (10):  1132. 
    摘要 ( 1503 )   PDF (7576KB) ( 2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研究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及其驱动因素,"淡化"经济周期的剧烈波动,对优化调控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PLSR)相结合方法,对1952~2007年湖北人均GDP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及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发现:(1)56 a来,湖北人均GDP在波动中不断增长,存在准47 a、准112 a和准56 a 3个波动周期和一个先轻微下降后持续递增的趋势项;(2)湖北人均GDP不同周期性波动的共同驱动因子有资本形成总额、原煤产量、水泥产量、进出口总额、旅客周转量,不同因子及其驱动大小分别为准47 a依次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农林牧渔总产值、钢产量、货物周转量,准112 a依次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发电量、农林牧渔总产值、钢产量,准56 a依次有居民消费、政府消费、邮电业务总量,趋势项依次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发电量、农林牧渔总产值、钢产量、邮电业务总量、货物周转量。湖北及中央政府相关政策制定者应特别关注促进资本积累与形成,有效调控原煤与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制定合理的进出口贸易政策,提高旅客运输效率及运输能力等。
     

    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差距的实证分析
    曾光, 李菲
    2010, (10):  1138. 
    摘要 ( 1513 )   PDF (7182KB) ( 3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运用2000~2007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经济增长的宏观基本数据,分别从绝对差距、相对差距、收敛性等角度,对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间经济增长的差距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绝对差距,还是相对差距,在考察期间都是逐年扩大的;〖WTBX〗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的实证检验,都证明各城市间的经济增长趋于发散;在加入了反映该城市圈经济增长差异的经济结构变量和产权结构变量后,构建的3个模型检验都证明了其存在条件β〖WTBZ〗收敛。且农业产值比重和国有企业职工所占比重与各城市经济增长之间负相关,两项指标越大,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越慢;而工业产值比重则与各城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工业化进程越快的城市,其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缩小各城市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途径。

    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重组研究——以河南省镇平县为例
    郭荣朝, 苗长虹
    2010, (10):  1144. 
    摘要 ( 1533 )   PDF (7624KB) ( 2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优化县域城镇空间结构是科学决策、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河南省镇平县1990~2008年社会经济数据和ETM数据,利用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展强度指数、城镇经济增长强度指数等方法,分析了镇平县域城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形成机理和优化趋势。研究发现:河南镇平县域城镇空间结构具有廊道效应明显、复合通道地带城镇建成区面积快速增长、城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城镇生态环境效益较差等现状特征,其形成机理为边缘效应作用、交通道路促动、产业簇群支撑等,具有“廊道效应”进一步强化、“交通节点作用”更加突出、以镇平县城为副角的南阳都市区雏形显现、重点小城镇建设日益凸现等发展趋势,今后的优化重组必须科学规划县域城镇体系,积极培育县域增长核心,尽快形成特色产业簇群,进一步加强生态城镇建设。

    不平衡增长中寻求和谐发展——论河南省国土空间战略思路
    林坚, 刘相汝, 徐欢欢, 刘云中, 刘诗毅
    2010, (10):  1150. 
    摘要 ( 1475 )   PDF (10488KB) ( 2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大、综合承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面临着省域内部区域间和谐发展的压力,选择适宜的国土空间战略对河南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运用GIS空间分析等手段,通过对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通过河南省和广东省不同时段经济和人口的空间集聚规律对比分析,通过对省内区域间及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分析,结果发现:河南省经济和人口集聚水平比较低,且并未朝着集聚的方向发展;河南省两种收入差距均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最后,提出在不平衡增长中寻求和谐发展的河南省国土空间战略新思路,提出河南省国土空间战略应继续向着经济、社会和人口集聚的方向发展,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短经济空间距离,调整省域福利格局,实现和谐发展。
     

    应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伍新木
    2010, (10):  1157. 
    摘要 ( 1516 )   PDF (2467KB) ( 2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我国的区域发展蓝图已经全覆盖,从沿海到沿边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到中部;从北部到南部到海岛。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大、功能最全、集聚辐射力最强、综合价值最高的区域。从历史和现实角度考察,长江经济带有必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的长江经济带战略应体现全流域的统筹协调,应体现各省、市、区分战略的整体整合,应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协调的、全覆盖的科学战略。

    农业发展
    江西省经济增长与耕地集约利用的定量分析
    张海英, 傅春
    2010, (10):  1159. 
    摘要 ( 1532 )   PDF (5898KB) ( 3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近20 a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江西省耕地资源不断减少。选取GDP、人口、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作为主要分析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和土地利用弹性系数理论分析了1990~2009年江西省经济发展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耕地资源流失的主要原因;江西耕地利用弹性系数较低且呈现剧烈波动性,说明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江西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
     

    种粮大户农地转入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周曙东, 卞琦娟, 翁贞林, 朱红根, 张宗毅
    2010, (10):  1164. 
    摘要 ( 1520 )   PDF (8392KB) ( 2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江西省8个县(区)591户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Probit回归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对农地转入的意愿越弱;从其他农户租田的方式越稳定、向其他农户转入农田所支付租金越高对农户农地转入意愿有积极影响;对从其他农户租种农田的租金标准的评价越高,农户对农地转入的意愿越低;对粮食生产经营效益的评价越高、生产经营中担心的问题种类的项数越大的农户其农地转入意愿越强。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地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发展非农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规范农地流转合同和农地租金数额;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种粮大户的政策支持力度

    2000~2007年湖北省耕地变化的遥感调查与分析
    邓帆, 李仁东, 王海芳
    2010, (10):  1171. 
    摘要 ( 1482 )   PDF (8448KB) ( 2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为基础,利用2005和2007年获取的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调查,对湖北省2000~2007年的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进行了制图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湖北省耕地面积在不断下降,7a间净减少125 387 hm2;水域扩张是耕地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占到耕地流失面积的54.6%,其中又有88%是转变成坑塘;耕地资源变化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江汉平原水域的扩张导致超过湖北全省的一半耕地流失发生在江汉平原,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主要发生在湖北中东部和平原地区,湖北中西部耕地减少则是生态退耕造成;2005年以来,建设用地扩张明显,是2005年以来耕地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后湖北应继续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着力解决粮渔争地问题和加强对建设用地的控制,以实现湖北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乡居民食物碳消费变化与差异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王文秀, 吴开亚, 刘晓薇
    2010, (10):  1177. 
    摘要 ( 1765 )   PDF (9886KB) ( 2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人口的不断增长,给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不可持续的居民食物碳消费是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居民食物碳消费是环境碳循环研究和可持续消费的重要内容。采用政府宏观统计数据,研究了1985~2007年安徽省城乡居民食物碳消费结构和食物碳消费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并对城乡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城市居民家庭食物碳消费结构转变较农村显著,城市居民食物碳消费从以“粮食碳消费为主”的比较单一的消费模式转变为以“粮食、肉类、食用植物油碳消费为主”的多元消费模式;而农村居民食物碳消费从以“粮食碳消费为主”转变为以“粮食、食用植物油碳消费为主”的多元消费模式;(2)城市居民人均、户均食物碳消费量均呈下降趋势,但食物消费总量却呈上升趋势,加剧了食物碳消费的环境影响;农村人均和户均食物碳消费和碳消费总量呈下降趋势,但人均、户均食物碳消费仍高于城市,农村居民食物碳消费的生态压力依然较大。(3)Pearson乘积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城市居民人均食物碳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恩格尔系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而影响农村居民人均食物碳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索可持续的居民消费模式和减轻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环境
    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萍乡市为例
    傅春, 林永钦, 谢莉芳
    2010, (10):  1185. 
    摘要 ( 1557 )   PDF (8837KB) ( 2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基于弹性的概念,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交互耦合关系着手,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分为七大理论类型,并给出了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判定依据和评价方法;从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内涵和特征着手,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别构建了表征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萍乡市为个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出了城市发展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并定量分析了该市近十几年来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萍乡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耦合模式以耦合协调发展型为主,并可分为协调发展阶段和波动式发展阶段。实例研究证实,本定量评价体系目的明确、简单易用,评价结论能够恰当反映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状况,对于制定正确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方案和政策措施有一定的意义。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
    刘庆, 陈利根, 舒帮荣, 胡雁娟
    2010, (10):  1192. 
    摘要 ( 1532 )   PDF (6849KB) ( 2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本,由于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被重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已成为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探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针对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特点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土地生态安全动态性,将熵值理论与模糊数学理论相结合的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的土地生态安全呈现逐渐恶化趋势,目前已经处于不安全等级;同时存在水土协调度、受灾面积成灾率、人口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万元GDP能耗等不安全因素,威胁着土地生态安全。

    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研究
    戴兴安, 胡曰利
    2010, (10):  1198. 
    摘要 ( 1525 )   PDF (8300KB) ( 2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有利于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在理解湿地管理决策机制的基础上,用CVM法对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利用415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探讨了长沙市居民对于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的支付意愿;调查数据主要来自长沙市五区。研究表明: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被访者的社会经济特性、被访者对湿地的了解程度、被访者在湿地的休闲时间、湿地的距离远近等;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为0437 6亿元/a,其中存在价值为0253 8亿元/a,遗产价值为0096 3亿元/a,选择价值为0087 5亿元/a。所计算出的非使用价值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量,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将随之增强,对于湿地生态资源的支付意愿也将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研究
    闫峰陵, 雷少平, 罗小勇, 邱凉, 樊皓
    2010, (10):  1205. 
    摘要 ( 1577 )   PDF (7141KB) ( 2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特定尺度和区域范围内,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定量评估了规划实施的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近期项目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近期项目全部发挥效用后,全年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3274亿元,其中,保持和涵养水源价值为448亿元,水污染防治价值791亿元,保持和改良土壤1027亿元,固碳供氧价值314亿元,净化空气价值352亿元,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341亿元。在各项价值中,保持与改良土壤、水污染防治价值最为突出,是水土保持生态价值的主要体现。从机会成本角度分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实施的年成本为239亿元,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成本的1369倍,建设项目预期生态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远期规划项目生态效益定量评价提供借鉴,为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武汉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状况诊断
    方创琳, 蔺雪芹
    2010, (10):  1211. 
    摘要 ( 1521 )   PDF (12793KB) ( 2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武汉城市群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群的重要支撑。构建了由自然资源要素、生态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组成的武汉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状况诊断指标体系,采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模型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建立了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状况诊断模型,利用1997~2006年武汉城市群9市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数据,系统分析了武汉城市群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研究认为:1997~2006年武汉城市群生态状况诊断的综合评价指数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说明伴随城镇用地扩张和土地利用转化,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先降后升;除仙桃市外,城市群内其余各市生态状况诊断的综合评价指数均缓慢下降,说明各市空间扩展造成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这种影响在9个城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性。〖

    武汉市重工业区周缘环境中镉的分布及其危害性
    李晶, 凌其聪, 严莎, 喻超
    2010, (10):  1219. 
    摘要 ( 1710 )   PDF (8897KB) ( 2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原子吸收法分析了武汉市重工业基地武钢周边的土壤、街道尘埃及蔬菜等主要环境介质中镉的含量,对环境介质体系中镉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土壤镉含量超标,且高出其母质长江冲积土中镉含量的5倍;处于工业区下风方向的土壤镉含量最高,达到284 mg/kg,显著高于其他方向土壤中的含量;街道尘埃中的镉含量均值达764 mg/kg,高于国内外许多发达名城;土壤和街道尘埃中镉均以地球化学活性态为主,具有显著的潜在生态危害性;环境介质中的镉对不同类型蔬菜的影响程度不同:小白菜>茄子>豇豆,但是,除了小白菜个别样点超标以外,大部分均未超标。然而,小白菜可食部分镉含量与土壤弱酸提取态的镉含量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武汉市郊设施栽培土壤盐分累积特征
    艾天成, 武美燕, 胡学玉
    2010, (10):  1226. 
    摘要 ( 1546 )   PDF (5858KB) ( 4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野外调查和取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武汉市郊部分设施蔬菜栽培地土壤盐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轻度盐化土壤占5263%,中度盐化土壤占2105%,重度盐化土壤占526%,另有1579%的设施土壤盐分含量超过了10 g/kg,达到盐土〖JP+1〗的标准。(2)设施栽培土壤的可溶性盐含量与电导率(EC)均明显高于露天栽培菜地及植棉地土壤,且变化幅度大,平均值分别为66 g/kg〖JP〗和031 mS/cm。其中,10.5%的设施土壤表层EC值达到了作物生长障碍临界点(>06 mS/cm)。表层土壤中以NO-3和Ca2+的相对富集为主要特征。(3)盐分的运移同时存在着向下迁移和向表层聚集两种方式,且以表聚为主。除HCO-3外,其它盐分离子的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其中,NO-3、Ca2+累积迁移量较大,在0~100 cm各土层内的含量都高于露天菜地和植棉地,硝酸盐的大量累积和向下迁移势必对地下水造成不利影响。(4)设施地栽培的土壤水溶性盐含量与电导率(〖WTBX〗r=0.951 2*〖KG-*3〗*)以及硝态氮含量(r=0.644 2*)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