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6年 第25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16-08-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于NUTSP的湖南省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单元划分研究
    曾毅, 彭佳捷, 麻战洪, 刘师师
    2016, (08):  1159-1166.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01
    摘要 ( 493 )   PDF (8650KB) ( 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标准地域单元划分是国土空间规划关于国土空间综合分区进行空间评价的基础。为了给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更好的单元服务,在借鉴欧盟NUTS划分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评价单元模式——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划分(NUTSP)理念,构建了标准地域单元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技术路线,并结合湖南省对省级尺度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划分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NUTSP划分原则与方法,结合湖南省域内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特征、资源禀赋差异、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并与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相衔接,对全省现有12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进行适当合并与拆分,重新划定135个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单元,能从最大限度上满足未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对空间同质性与异质性的表达需求,对未来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和探索“多规合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及自驾车可达性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
    马勇, 童昀
    2016, (08):  1167-1175.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02
    摘要 ( 502 )   PDF (7308KB) ( 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60处国家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邻近点指数、Voronoi多边形面积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图层叠加分析等空间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区域水利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解释了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谷歌地图搜索测算了各水利风景区对于相应城市群地级市的交通可达性。结果表明:水利风景区呈随机、均匀分布态势,但有集聚分布倾向;空间集聚形态上表现为三处高密度集聚圈、三处低密度集聚圈、一处真空地带;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受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政策支撑等多因素影响;水利风景区的通达度均值为212.15分钟,大部分水利风景区可达性并不理想;湖南各地级市到达所有水利风景区平均耗时优于江西和湖北。
    自然资源
    长江口大洋山近岸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汤勇, 张薇, 薛俊增, 陈立婧
    2016, (08):  1176-1183.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03
    摘要 ( 490 )   PDF (1621KB) ( 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12年对上海大洋山近岸水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周年动态进行了逐月的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有141种,隶属6门62属。以硅藻为主,共43属110种,占物种总种类的78.01%。该水域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密度为(37.86±39.79)×104cell/L。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为第一和第二优势种,细长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leptopus)、肋缝菱形藻(Nitzschia frustulum)和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为该水域常见种。从水质参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大洋山近岸水域水质总体属于轻中污染。冗余分析(RDA)表明对大洋山近岸水域浮游植物影响较大的是悬浮物浓度、盐度、水温和溶解氧。
    上海近海海域低层风特性分析
    史军, 穆海振, 徐家良, 马悦
    2016, (08):  1184-1190.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04
    摘要 ( 600 )   PDF (6434KB) ( 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南汇和奉贤两个海上测风塔观测资料,采用数值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上海近海海域低层风特征,包括风切变指数特征、风的阵性特征和湍流强度特征。结果表明,上海近海10~70 m高度风切变指数在0.09左右,阵风系数在1.20左右,均小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推荐值。随着风速的增大,风切变指数和阵风系数均呈减小的变化。当风力等级在4级及以上时,切变指数可靠性较好,阵风系数变化较小,湍流强度基本相等。上海近海阵风系数和湍流强度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40 m以上时都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上海近海风资源评价、重大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以及区域防灾减灾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基于景观格局的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何华春, 周汝佳
    2016, (08):  1191-1199.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05
    摘要 ( 527 )   PDF (11577KB) ( 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以行政区划为评价单元,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对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方式、景观格局特征及时空分异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盐城海岸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其中耕地是盐城海岸带的优势类型,虽然近年来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仍是区域景观基质类型,均占总面积的78%以上;海岸带景观水平趋于破碎化,区域景观格局更加复杂化、分散化和多样化;研究区北部景观水平特征指数较中部、南部为高。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所带来的利益差异是导致盐城海岸带景观格局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鄱阳湖典型洲滩湿地土壤质地与水分特征参数研究
    李云良, 许秀丽, 赵贵章, 姚静, 张奇
    2016, (08):  1200-1208.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06
    摘要 ( 555 )   PDF (6844KB) ( 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频繁干湿交替增强了鄱阳湖洲滩土壤水对湿地系统的动态调节作用。以鄱阳湖吴城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一个典型洲滩湿地为研究区,调查分析了土壤质地沿高程梯度的分布特征,确定了不同土壤质地的水分特征参数,并阐述了土壤质地与其水分特征参数的空间异质性。结果发现:该洲滩湿地主要分布砂土、粉壤土和粘土三种类型。水平断面方向上,粒径较粗的砂土和粉壤土主要分布在高位滩地,而粒径相对较细的粘土主要分布在近湖区开阔水面的低位滩地;土壤剖面方向上,土壤质地呈现出固有分层特性。van Genuchten模型应用于鄱阳湖洲滩湿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证实了该模型在鄱阳湖洲滩湿地的适用性。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残余含水率θr变化约9%~19%,饱和含水率θs变化约42%~57%,土壤进气值的倒数α约0.01 cm-1,水分特征曲线形状参数n介于1.11~4.65之间。土壤含水率变化对van Genuchten模型中参数αn较为敏感,而对θrθs的敏感性相对较弱。研究成果可为后续该区域以及全湖区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的构建和发展提供背景信息和参数资料。
    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钉螺空间自相关的样点尺寸效应
    赵安, 张文馨, 柳庆, 马玉宽, 段后浪, 商伊迪
    2016, (08):  1209-1217.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07
    摘要 ( 455 )   PDF (24387KB) ( 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与众多地理因子一样,钉螺的空间自相关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在湖沼型血吸虫病疫区典型洲垸型草洲选择一块50 m×50 m的试验样地,采用推扫式全覆盖方法进行了钉螺普查。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 I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Moran散点图和局部Moran's I指数,进行了钉螺分布空间自相关的样点尺寸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点尺寸钉螺数目的全局Moran's I均为极显著空间正相关(P<0.001);不同样点尺寸下的钉螺样点在局部自相关Moran 散点图上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象限1和象限3内,表明试验样地的钉螺呈空间聚集分布;钉螺样点尺寸越小,用局部Moran's I 指数对单个钉螺样点附近的空间自相关表现得越细微,表明全局Moran's I指标会掩盖实际存在的局部空间自相关与全局不一致的现象。
    江西仙女湖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李文浩, 张萌, 门吉帅, 敖雪夫, 胡新艳, 欧阳珊, 吴小平
    2016, (08):  1218-1227.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08
    摘要 ( 481 )   PDF (3363KB) ( 1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典型的亚热带大型山地丘陵湖泊——江西省仙女湖研究为例,2014~2015年每月对仙女湖湖区及主要入湖河流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周年动态研究。经鉴定得底栖动物111种,隶属3门53科77属。其中软体动物40种,节肢动物61种,环节动物10种。优势种为中华颤蚓、梨形环棱螺、河蚬、锯齿新米虾、羽摇蚊、粗腹摇蚊属、前突摇蚊属、霍甫水丝蚓。仙女湖大型底栖动物年平息栖息密度为346 ind./m2,年平均生物量为54.26 g/m2;不同区域和季节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与生物量有显著差异(P<0.05),河流型生境R2年平均栖息密度最大,为722 ind./m2。湖泊型生境L4年平均栖息密度最小,为251 ind./m2。1月的平均栖息密度最高,为567 ind./m2,5月平均栖息密度最低,为163 ind./m2。用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对不同区域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入湖河流和钤阳湖为轻度污染,舞龙湖为中度污染。系统聚类和MDS排序分析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具有环境空间异质性,可以划分为2个群落。
    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评价
    杨丽婷, 刘大均, 赵越, 胡静, 张祥
    2016, (08):  1228-1237.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09
    摘要 ( 510 )   PDF (8350KB) ( 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的空间分布及其可达性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不同等级森林公园的空间分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在空间上表现为聚集分布,且具有“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格局,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的分布模式分别为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2)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的空间可达性较好,区域内平均可达性时间为38.84 min,且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省级森林公园的可达性要优于国家级森林公园。(3)基于县级单元的整体可达性在空间上呈聚集格局,森林公园可达性的热点区域分布自东向西表现为热点区、次热区、次冷区和冷点区,省级森林公园可达性与之表现出较强的相似,而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达性的热点区域分布相对随机。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长江中下游人工鱼礁水动力特性实验研究
    韩林峰, 王平义, 刘晓菲
    2016, (08):  1238-1246.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10
    摘要 ( 581 )   PDF (17190KB) ( 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受三峡蓄水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水文生态系统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四大家鱼产卵适宜度下降以及像中华鲟这类生殖洄游性鱼类鱼卵孵化率降低。建设人工鱼礁是缓解长江渔业资源衰退、保护长江物种多样性、保持长江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基于水槽模型实验,以透空正六面体型人工鱼礁为研究对象,将鱼礁块体与护岸相结合铺设在河道岸坡上,构成鱼礁型生态护岸。通过对鱼礁型护岸周围水面线及水流流速等水力特性进行测量分析,得到了鱼礁型护岸的鱼类产卵场水力因子。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河道两岸铺设透空型人工鱼礁其周围水流流速可维持在0.84~1 m/s之间,处于四大家鱼产卵繁殖最适宜的流速范围内;且由于鱼礁的存在,使岸坡附近水流流速梯度增大并产生上升流及背涡流等一些复杂的水流流态,这些水力因素又刺激了四大家鱼的交配活动,增加鱼类的产卵量。
    生态环境
    海岛旅游绿色发展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浙江舟山普陀旅游金三角为例
    肖建红, 王敏, 于庆东, 刘娟, 张志刚
    2016, (08):  1247-1255.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11
    摘要 ( 479 )   PDF (1038KB) ( 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绿色发展是强调人与自然平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可持续发展观。海岛旅游绿色发展有利于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海洋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减少旅游业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运用海洋渔业生态标签制度(MFELS)、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和市场替换法(MRM),对海岛旅游绿色发展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旅游碳排放增量生态补偿(增汇或碳汇)主要依据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环境友好型海产品生态补偿主要依据是保护者得到补偿原则、生态系统服务付费主要依据是受益者付费原则;并以舟山普陀旅游金三角为案例地,以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获取的数据为基础,以2013年为评价基准年份,对海岛旅游绿色发展的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海岛旅游绿色发展可获得6.53×108元的生态补偿资金,游客平均承担110.43元/人次的生态补偿标准。
    长江中游尺八湖现代沉积物营养元素富集的环境意义
    贾铁飞, 王峰, 张猛
    2016, (08):  1256-1263.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12
    摘要 ( 402 )   PDF (2662KB) ( 5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基于210Pb与环境事件分析相结合的定年方法,在建立沉积年代序列的基础上,对长江中游尺八湖CB-1孔现代沉积物营养元素(TOC、TN、TP)及C/N值进行分析,并结合尺八湖所在的监利县志有关记载,对沉积物营养元素富集与人口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尺八湖近70a来沉积物营养元素富集可分为2个主要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前TOC、TN、TP值变化平稳,富集系数EF值反映营养元素富集尚在自然水平范围内;上世纪80年代以来TOC、TN、TP值呈显著上升,EF值反映营养元素的富集超越了自然水平。②尺八湖现代沉积物营养元素的变化与湖泊流域所在地区(监利县)人口数量呈显著相关关系,TP值与人口数量在突变点上相一致。③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是尺八湖营养元素快速富集阶段,这当与该时间段人口增长、人类生产活动旺盛、农业种植中化肥使用量增加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
    长江上游生态建设工程与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
    胡晓曦, 第宝锋, 袁媛, 黄靖, 张梦
    2016, (08):  1264-1272.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13
    摘要 ( 442 )   PDF (21652KB) ( 2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在长江上游实施已有十余年,剖析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长江上游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与生态建设投入间的响应关系,对区内未来生态建设的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年际时间序列的SPOT-VEGETATION NDVI遥感数据为基础,利用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趋势拟合等方法,研究长江上游地区2002年至2013年植被覆盖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分析长江上游植被覆盖时空变化与生态建设工程投入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植被指数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整体呈现缓慢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06%,主要体现为中等植被覆盖向高植被覆盖转化;植被覆盖增加区域远远大于植被覆盖减少区域,其中增加的区域占整个长江上游流域的86.02%,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地以北、云贵高原以及横断山区中小起伏的山地;植被覆盖减少区域占6.09%,主要分布于汶川地震灾区以及成都,重庆、昆明等大型城市群及其周边。其次,近10 a生态建设重大工程投资对长江上游植被覆盖增长起促进作用,在研究区内有261个县级行政区具有较好的造林效率,达县级行政区总数的90%,集中分布于云贵、川陕交界处及西部高山、高原区。
    自然灾害
    基于云推理和模糊逻辑关系模型的干旱等级预测方法研究
    龚艳冰, 戴靓靓, 胡娜, 刘高峰, 张继国
    2016, (08):  1273-1278.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14
    摘要 ( 497 )   PDF (639KB) ( 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月平均降水量时间序列存在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给出一种结合云推理和模糊逻辑关系的干旱等级预测方法。采用徐州站1951~2014年逐月降水量数据,通过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得到实测干旱等级序列,以1952~2013年SPI指数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并提取样本模糊时间序列的52条模糊逻辑推理规则,将某月份的SPI指数数据作为输入变量,利用云发生器进行云推理,得到未来相应月份的干旱等级预测结果。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对干旱发生具有一定预测能力,尤其是对无旱的预测比较准确,但是对于干旱状态突变的预测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于发生严重旱灾的可能性较少,导致模糊推理规则较少。因此,对于江苏省以轻旱为主的苏北地区,可以作为早期干旱预警的参考。
    长江中下游冬小麦春季湿渍害灾损风险评估
    吴洪颜, 曹璐, 李娟, 高苹
    2016, (08):  1279-1285.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15
    摘要 ( 480 )   PDF (6929KB) ( 9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春季湿渍害对南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影响很大。选取能较好反映冬小麦湿渍害特征的降雨量、日照和作物需水量构建湿渍害气象判别指数,从春季湿渍害产量实际损失的角度,对受灾频率、因灾减产频率、产量损失风险强度进行分析,基于减产频率和产量灾损风险强度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并依据风险值大小进行分区。结果表明:沿江江南地区冬小麦春季湿渍害受灾频率最高,为风险高值区,约占全区台站27%;风险中值区范围较大,约占47%,分布在江淮东部、淮北大部、江汉平原以及鄂东南地区;低风险区约占全区16%,主要分布在湖北北部和淮北局部地区。
    洪泛区林地的开发对鱼类栖息地面积的影响模拟
    李平, 梁川
    2016, (08):  1286-1291.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16
    摘要 ( 523 )   PDF (3303KB) ( 1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洪泛区的开发利用,必然会导致洪泛区林地糙率的改变。河漫滩也是河流洪泛区的一部分。洪泛区糙率的减小,会使河水流速增大,从而减小鱼类可用栖息地面积。因此,在洪水发生时,为了给鱼类提供避险场所,保护有效栖息地面积,需研究洪泛区林地的开发对鱼类的影响。利用River 2D软件模拟在一定频率的洪水条件下,不同的河漫滩糙率对应的鱼类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WUA),分析了糙率的改变对河流鱼类栖息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河漫滩糙率的降低,加权可用面积(WUA)逐渐减小,河漫滩范围内WUA的变化幅度比较大,河漫滩的特性对鱼类栖息地面积的影响很大。洪泛区植被的砍伐,会使鱼类栖息地面积减小。因此,应防止洪泛区的过度开发,保护河流生态环境。
    农业发展
    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的实证研究——基于耕地资源价值与农户受偿意愿
    文高辉, 杨钢桥, 赵微, 吴诗
    2016, (08):  1292-1298.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17
    摘要 ( 517 )   PDF (441KB) ( 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耕地资源价值出发,测算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并基于湖北省孝感市和潜江市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得到孝感市和潜江市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额度分别为1 449 695.76、1 784 296.17元/hm2;农户所期望得到的耕地损失补偿标准远低于耕地资源价值体系测算出来的理论值,两市农户对耕地损失的平均受偿意愿额度为336 197.95元/hm2,可以农户受偿意愿为主、耕地农业生产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为辅,制定农地整理项目农户耕地损失补偿标准;受教育程度对补偿标准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文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其对农地整理事业的认知程度,进而促进我国农地整理事业的发展;土地权属调整是解决农户耕地损失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农地整理项目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需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并以农业现代化作为土地权属调整的目标。
    川中丘陵区柏木边坡防护林对相邻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吕严凤, 蒋容, 鲜骏仁, 杨远祥, 杨占彪
    2016, (08):  1299-1307.  doi:10.11870/cjlyzyyhj201608018
    摘要 ( 425 )   PDF (1602KB) ( 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川中丘陵区柏木(Cupressus funebris)边坡防护林对相邻农田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分别以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地和玉米(Zea mays L.)地为研究样地,分别调查了有边坡防护林和无边坡防护林农田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密度、多样性和生物量。结果显示: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4 525只,隶属3门8纲18目25科。优势类群为正蚓科、蚁科、链胃蚓科和地幺蚣科,常见类群为铗科、蟋蟀总科、地蜈蚣科、大赤螨科、狼蛛科和跳蛛科。有边坡防护林的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密度、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均明显高于无边坡防护林农田(P<0.05)。距边坡防护林5 m处的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密度、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0 m处(P<0.05)。对大型土壤动物进行功能群划分后发现,边坡防护林明显增加了植食性、捕食性和腐食性土壤动物数量,对杂食性大型土壤动物数量影响不明显。结果表明川中丘陵区柏木边坡防护林促进了相邻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发展,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其对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逐渐减弱。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