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10年 第19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0-06-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鄱阳湖、洞庭湖湿地生态
    鄱阳湖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及湖水位对其影响研究
    胡振鹏, 葛, 刚, 刘成林, 陈伏生, 李, 述
    2010, (06):  597. 
    摘要 ( 2366 )   PDF (1275KB) ( 4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对鄱阳湖水文过程和湖盆地形特点的分析,利用3S技术对鄱阳湖湿地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各种类型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生境、主要植物群落结构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湿地植物是以根茎为主要繁殖器官的克隆繁殖植物,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点。在宏观尺度上受地形高程、湖水位和洲滩出露时间制约,不同植物群落沿水分梯度分布;在景观尺度上受到土壤含水量、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结构影响,形成水平镶嵌结构;微观尺度上还与微地形和土壤养分密切相关,部分区域表现为复合体结构。湿地植被对水分梯度的敏感性,导致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易变性和脆弱性。近年来,鄱阳湖水位过低且持续时间长,使生态系统遭受一定损害。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湿地生态保护
    葛 刚, 纪伟涛, 刘成林, 熊舒, 吴志强
    2010, (06):  606. 
    摘要 ( 2215 )   PDF (1313KB) ( 3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公众围绕枢纽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质疑,通过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的生态保护目标与主要保护对象,论述了鄱阳湖近年来出现的水量不足、水质恶化、湿地退化、渔业资源萎缩等主要生态问题,介绍了目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构想,分析了枢纽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枢纽工程的科学论证与科学规划,进行生态系统设计,实行阶梯式水位、适应性生态调度和动态化科学管理的建议。

    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技术模式研究
    鄢帮有, 刘青, 万金保, 郑林, 夏雨, 黄齐
    2010, (06):  614. 
    摘要 ( 1878 )   PDF (612KB) ( 3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也是国际重要湿地,在维系长江水量平衡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受到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威胁,主要表现为: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湖泊生态功能下降,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水生植被萎缩,水污染程度日趋严重。湖区内产业结构和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也限制了其经济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确立要求江西尽快探索出一条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双赢之路。结合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现状,通过2 a多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已形成了湿地恢复、沙化综合治理、农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合理利用等十多种技术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空间分布特征
    葛刚, 徐燕花, 赵磊, 吴志强, 吴兰
    2010, (06):  619. 
    摘要 ( 1957 )   PDF (562KB) ( 3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对鄱阳湖三个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和全氮在湿地土壤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表层含量显著高于下层,40 cm以下土壤养分含量基本稳定。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不同植物群落间存在差异,有机质变化趋势为:刚毛荸荠群落带<南荻群落带<灰化苔草群落带;氮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南荻群落带>灰化苔草群落带>刚毛荸荠群落带。土壤碳氮比相对较低(10~23);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植被生长特征、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等影响着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空间分布。
     

    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分析
    蔡海生, 肖复明, 张学玲
    2010, (06):  623. 
    摘要 ( 1876 )   PDF (695KB) ( 4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定量分析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问题,协调区内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促进保护区建设可持续性,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分析保护区所在乡镇1985、1995、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相应生态承载力变化和空间分异特征,结合生态足迹效率对生态补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保护区成立以来土地利用相对稳定,变化主要集中在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1985、1995、2005年保护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效率分别为0.8284 hm2/cap、669元/hm2,0.8568 hm2/cap、2779元/hm2,10534 hm2/cap、8382元/hm2。以2005年度保护区的生态足迹效率生态农业足迹效率为基准,综合直接收益损失补偿、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静态评价补偿和动态评价补偿分析,比较合适的补偿标准为户均补偿2308元/a、人均补偿540元/a。
     

    鄱阳湖区人地关系转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胡启武, 尧波, 刘影, 吴琴, 钟中罡, 卢伍山
    2010, (06):  628. 
    摘要 ( 1872 )   PDF (864KB) ( 3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综述鄱阳湖区人地关系史3个重要时期“围湖造田”、“退田还湖”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三者的转变过程,探讨了湖区人地关系的转变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湿地的诸多功能(如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碳汇等),促生了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退田还湖”则使湖泊、湿地功能得以逐步恢复,缓和了湖区人地关系,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把湖区人地关系推向和谐阶段。鄱阳湖区人类活动由“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的转变是在当地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深刻反省与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实现的,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体现,是当地人民主动建设生态文明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案例。

    洞庭湖退田还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库的影响
    王月容, 周金星, 周志翔, 孙启祥
    2010, (06):  634. 
    摘要 ( 1860 )   PDF (839KB) ( 3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钱粮湖垸为例,研究了洞庭湖退田还湖区的林地(Ⅰ)、园地(Ⅱ)、旱地(Ⅲ)、水田(Ⅳ)和荒地(Ⅴ)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含量、养分库综合指数以及养分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养分分布的表聚效应明显,0~5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40~32.32 g/kg,全氮、水解氮含量为2.23~9.71 g/kg、12.95~112.00 mg/kg,全磷、速效磷含量为29.50~69.35 g/kg、4.15~75.68 mg/kg,全钾、速效钾含量为603~3069 g/kg、37.70~217.50 mg/kg;林地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最低,水田有机质、全钾及速效磷含量均最高,旱地水解氮含量最高,而荒地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及水解磷均最低;土壤养分库综合指数变化范围为24.33~295.93,排序为IⅣ(231.96)>IⅢ(193.46)>IⅡ(70.90)>IⅠ(59.57)>IⅤ(35.59);土壤养分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与全磷、全磷与速效磷、全氮与全钾、水解氮与速效磷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 0.5760、0.5961、0.6864 和 0.5701。

    三峡工程运用后洞庭湖水沙情势变化及其影响初步分析
    张细兵, 卢金友, 王敏, 黄悦, 许全??20
    2010, (06):  640. 
    摘要 ( 2281 )   PDF (465KB) ( 3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采用原型资料分析、长河段一维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分析和预测了三峡工程运用对洞庭湖水沙与冲淤影响,研究了三峡工程运用对洞庭湖出口水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三峡工程运用对湖区防洪与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成果表明:三峡水库运用后30 a末,荆江三口年均分流量和分沙量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减少43%和73%,三口分流道的河床相应发生冲淤变化;三峡工程运用后,受荆江三口分流比减少影响,洞庭湖区泥沙淤积显著减少,对增强洞庭湖区调蓄功能、延长洞庭湖寿命有利;受三峡水库调度运用与长江干流河道冲刷影响,洞庭湖出口水位以下降为主,汛期水位的下降将对湖区防洪有利,而枯期水位的下降将对湖区水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湖泊资源与环境保护
    三峡工程与长江中游湿地(文摘)
    王儒述
    2010, (06):  644. 
    摘要 ( 1993 )   PDF (310KB) ( 2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长江从宜昌至湖口为中游,全长900 km,其间有四湖地区、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为湿地集中地带。 
    (1) 四湖地区〓位于荆江北岸,属江汉平原,是长江出三峡后第一个大平原湖区,包括长湖、三湖、白露湖和洪湖,总面积原有11000 km2,现有1793 km2,耕地面积约454万hm2,人口450万。荆江河水通过新滩口排水闸汇入长江,汛期关闸,靠电力抽排渍涝,枯季开闸自流排水。长江对地下水侧向补给是地下水主要来源。
        四湖地区是湖北的“水袋子”,历史上长江、汉江洪水多次在此决堤泛滥。四湖下游江湖相通,每到汛期,长江、汉江洪水倒灌,形成洪泛区。湖区围垦耕地约7万hm2,地势低洼,多为湖积淤泥,排水不畅,存在潜育型、沼泽型渍害。
    (2) 洞庭湖区〓位于荆江南岸,总面积原有18730 km2,1950年时有4350 km2,由于不断围湖垦殖,现仅有2691 km2,耕地面积533万hm2,高程在43~26 m。湖区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历来为鱼米之乡。洞庭湖为过水性湖泊,接纳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松滋、太平、藕池三口来水,由城陵矶注入长江。近百年来,由于长江泥沙沉积湖内,加之围湖垦殖,湖泊容积显著减少,洪涝灾害日趋严重。
    (3) 鄱阳湖区〓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总面积3900 km2,耕地面积约37万hm2,高程在16 m以上。接纳赣、抚、信、饶、修五河来水,经湖口注入长江。湖区16 m以下大多为湖草滩地,已垦耕地一般在湖水退落后种植,汛期湖水涨落频繁,汛后淤积,土质粘性较重,有机物含量高,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耕地土壤脱潜过程缓慢。
        人类历史活动,从原始游牧狩猎部落演进为农业定居聚落。江汉平原的湿地主体是“云梦泽”,洞庭湖平原的湿地主体是“江南之梦”,春秋战国时期均为楚国皇家猎区。两个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活着大象、犀牛、麋鹿、扬子鳄等。随着历史变迁,水陆交错型湿地逐渐转化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用地,最终成为人工湿地和水体湿地。13世纪后,人类开始围湖造田,与水争地。汉朝时代的大象、犀牛灭绝,宋代后成为老虎栖息地,湿地生态结构转为以湖泊湿地为主,成为水禽栖息地和越冬地,生活着天鹅、野鹤、鸳鸯、家雁等,17~18世纪时老虎绝迹,水禽亦成为濒危物种。由于围湖垦殖,人水争地,自然湿地中70%转化为耕地,多样性损失严重,洪涝灾害不断。1998年长江大洪灾后,中央提出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 32字方针,其关键是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旨在恢复生态。 
      根据历史记载,堤垸始于春秋,南宋时形成围垦高潮,围湖造田普遍。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剧增,“以粮为纲” 驱动围垦新高潮,堤垸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生态失衡,人水矛盾。必须协调耕地保护与湿地保护矛盾,推行科学耕种和农、牧、渔协调发展,确保湿地总量动态平衡。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及两湖地区,河网交错,湖泊密布,应多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争列《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逐步扩大湿地保护范围,滋润地球之“肾”;发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重建湿地生物、景观和文化多样性,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
     三峡建库后,长江枯季1~5月份下泄流量有所增加,水位将略有抬高,但仍在建库前天然水位变幅范围内;10月份水库蓄水,下泄流量减少,但三峡水库将实施人工实时调度,确保中下游生产、生活及航运用水需求。四湖地区潜育型、沼泽型渍害农田主要在总干渠两侧的湖盆地带,远离长江,地下水位不受长江水位变化影响,排水状况也不会改变,三峡建库后不会加剧这些地区农田潜育化、沼泽化。10月后水库蓄水,长江水位降低,有利于四湖地区汛后排涝排渍,提前降低湖、田水位和农田地下水位。    三峡建库后,洞庭湖泥沙淤积将会减少,可延长湖泊寿命。长江枯季下泄流量有所增加,城陵矶水位略有升高,但湖区水位仍低于圩区地面3~4 m,不会影响湖区农田自排。每年10月水库蓄水,下泄流量减少,城陵矶附近江水位比建库前降低2 m,湖区水位可尽快退落,对洞庭湖汛后排涝排渍有利。三峡建坝后如遇长江干流发生特大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减少鄱阳湖及中下游平原湖区分洪的负担和损失。遇鄱阳湖水系发生大洪水时,还可减少下泄流量,降低湖口水位,有利鄱阳湖水排入长江。每年10月三峡水库蓄水,鄱阳湖可提前退水,有利于湖区农田排涝排渍。1~4月下泄流量比建库前略有增加,湖口水位抬升不超过0.6 m,湖区农田地面仍高出长江水位3 m以上,既不会影响枯季排水,也不会加重湖区土壤的地下渍害。
        由于三峡建库后,水位随洪、枯季节调蓄变化,结合中下游平原湖区排灌抽提,湖水交换相对频繁,促使水生生物生长茂盛,为水体稀释自净,消纳降解污染提供有利条件。三峡工程建成后,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和有利影响将得到充分发挥,并采取有效措施,使不利影响得到减免。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水电、航运、农业、水产、湿地及自然资源的逐步开发,环境保护和湿地保护必将统筹安排、综合利用、协调发展。三峡工程将有力地保护湿地、保护环境。

    太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许妍, 高俊峰, 黄佳聪
    2010, (06):  646. 
    摘要 ( 1931 )   PDF (998KB) ( 2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随着生物资源价值估算方法的日益成熟,生态系统的服务评估成为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运用市场价值、影子工程、碳税法等方法对太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功能、环境调节功能和文化社会功能等直接与间接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和多重服务价值,总价值为112.39×108元。其中,生态环境调节与维护功能价值最大,占总服务价值的48.98%;其次是物质生产与供给功能,占29.1%;文化社会功能最小,占21.91%。通过对9项子功能进行评估得出,调蓄洪水的功能价值最大,约占26.23%,供水功能其次,约占24.56%,气候调节功能,约占18.23%,科研教育价值约占13.16%,植被资源生产功能价值最小,约占0.09%。此项研究首次定量评估了太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研究成果对于认识太湖湿地的价值,有针对性地保护太湖湿地具有现实意义。

    气候变化对洪湖湿地的影响
    王慧亮, 王学雷, 厉恩华
    2010, (06):  653. 
    摘要 ( 1802 )   PDF (819KB) ( 4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气候变化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洪湖湿地区域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对洪湖周边4个站点1961~2004年的气象数据分析,从气象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洪湖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洪湖湿地区域气温有显著升高趋势,气温增加倾向率为0264℃/10 a;年降水量有微弱升高趋势,增加倾向率为49964 mm/10 a;降水量夏季和冬季有升高趋势,但是春季和秋季有减弱趋势。气候要素的综合变化使洪湖湿地区域湿润系数具有降低趋势。气候变化造成洪湖湿地面积萎缩、水位降低,同时造成了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物入侵,降水格局的变化改变了湿地水文状况,加剧了湿地的生态不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湿地恢复重建和本区湿地生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保水渔业对千岛湖生态系统特征影响的分析
    刘其根, 王钰博, 陈立侨, 刘国栋
    2010, (06):  659. 
    摘要 ( 1809 )   PDF (888KB) ( 3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通过构建1999和2000年千岛湖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比较分析了实施保水渔业对千岛湖生态系统主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实施保水渔业后湖泊生态系统中顶级消费者的有效营养级(ETL)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鳡的ETL从1999年的3.85降至2000年的3.61,鲌类的ETL从3.56降至3.39;千岛湖渔获物1999年主要来自营养级Ⅲ(500%),而2000年主要来自营养级Ⅱ(48.74%),导致整个渔业平均营养级由1999年的274下降到2000年的261;2)2000年千岛湖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以及系统规模较之1999年均有所下降,其中系统生产力由1999年的98780 t/(km2·a)下降到2000年的6.6250 t/(km2·a),减少了3323%,系统的总消耗量、总输出和总呼吸等分别下降了29.65%、35.69%和30.60%。系统的总通量从1999年的35  285 t/(km2·a)减少到2000年的24271 t/(km2·a);3)表征生态系统成熟度的相关指标(Pp/R值和Pp/B值的下降,FCI和Finn氏平均路径长度的增长)均表明2000年千岛湖生态系统较之1999年趋于成熟。
     

    湖泊的宜渔性评价研究——以蠡湖为例
    段金荣, 张红燕, 刘凯, 徐东坡, 张敏莹, 施炜纲
    2010, (06):  666. 
    摘要 ( 1804 )   PDF (555KB) ( 3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层次分析法(AHP)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以蠡湖为例,建立综合评价蠡湖宜渔性的数量化方法。结合蠡湖自身的生态环境和水文条件,筛选12个与宜渔性评价密切相关的因子,并将之分为4个子模型,同时计算确定选择因子对于宜渔性评价的贡献率,最后通过空间分析模块得到蠡湖宜渔性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蠡湖宜渔性评估为最高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6408 km2、较高等级的区域面积为2.3229 km2、高等级的区域面积为3.8448 km2、一般等级的区域面积为1.1214 km2、低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0801 km2。蠡湖宜渔性评价等级图为蠡湖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武汉市金银湖水鸟多样性及其与水环境关系的初步研究
    罗莎, 胡鸿兴, 成水平, 贺锋, 吴振??20
    2010, (06):  671. 
    摘要 ( 1897 )   PDF (868KB) ( 3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2007年11月~2009年3月对金银湖越冬期和迁徙期水鸟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计水鸟34种,隶属于8目11科,其中冬候鸟21种,夏候鸟6种,留鸟5种,旅鸟2种;古北种21种,东洋种2种,广布种1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Ⅱ级鸟类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的有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1种,省级保护鸟类10种。按食性分,主食鱼虾类水鸟种数占优势,而主食水生植物类水鸟生物量较大。水质测试结果表明金银湖为劣Ⅴ类水体。通过分析不同季节以及栖息地环境改变前后水鸟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认为重建湿生植被和通过调节水位改变滩涂与水域的面积可提高水鸟多样性。武汉城市湖泊与远郊湖泊的水鸟多样性及环境条件的比较结果显示:水鸟多样性与水体污染程度呈负相关,与水域面积呈明显正相关,因此应严禁湿地的过度开发和蚕食湿地的行为,同时改善湖泊水质迫在眉睫。

    中国五大湖秀丽白虾地理种群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张敏莹, 徐东坡, 刘凯??20段金荣, 施炜纲
    2010, (06):  678. 
    摘要 ( 1820 )   PDF (842KB) ( 3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测量了326尾采自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和洪泽湖5个地理种群的秀丽白虾的8个形态学特征,经过校正后形成10个形态学比例参数。运用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的前3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依次为31216%、21577%、15239%,累积贡献率为6803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主要取决于腹部宽/体长、腹部宽/腹部长和头胸甲宽/体长3个形态学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太湖种群最先和鄱阳湖种群聚成一类,随后与巢湖种群、洪泽湖种群聚集,最后才和洞庭湖种群聚集,说明太湖种群和鄱阳湖种群形态差异最小而和洞庭湖种群形态差异最大;建立了5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767%~967%,综合判别率为807% 。计算了差异系数,根据Mayr等提出的75%规则,认为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差异还没有上升到亚种水平的差异。推测遗传差异和环境因子是不同种群秀丽白虾产生形态变异的主要原因.

    巢湖浮游植物群落生态位的研究
    汪志聪, 吴卫菊, 左明, 李敦海
    2010, (06):  685. 
    摘要 ( 1849 )   PDF (776KB) ( 2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运用物种间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etrailis生态位重叠计算公式分析了3月份巢湖东区和西区的24种优势浮游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以这两个参数为基础研究浮游植物物种间生态关系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巢湖东区星形冠盘藻、啮蚀隐藻、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等10个种的生态位较宽,均大于3,而巢湖西区生态位较宽的主要有星形冠盘藻、啮蚀隐藻、卵形隐藻等9个种;研究结果还表明以生态位变动幅度大的种类作为水质指示种有更可靠的生态学意义,因此确定了以颗粒直链藻最窄变种、水华鱼腥藻和星杆藻sp.这3种藻作为巢湖水体区域污染状态的指示种。生态位重叠表明在巢湖东区蛋白核小球藻的发展速度最快;在巢湖西区星杆藻sp.的发展速度最快;巢湖西区的发展种比东区的发展种更多,大多数为耐污染的种。随后4月份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调查,比较2次采样群落结构差异,验证了浮游植物生态位模型在巢湖鱼腥藻水华预测方面应用的可靠性。

    滇池福保湾底栖硅藻的时空分布
    裴国凤, 阎春兰, 王海英, 刘国祥
    2010, (06):  692. 
    摘要 ( 1826 )   PDF (529KB) ( 3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揭示入湖河流的污染负荷对滇池福保湾沿岸带底栖硅藻群落的影响,在不同季节采集研究了该湖湾6个样点的底栖硅藻样品,分析其群落结构的物种组成、细胞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等。研究发现:东部沿岸区在调查期间的大多数月份是极小曲壳藻(Achnanthes minutissima)占绝对或主要优势,其相对丰富度最高可达79.5%;在1~7月份,西部沿岸区的优势种类主要是异极藻属(Gomphonema〖WTBZ〗 spp.),污染最为严重的河口区是耐污性的具柄双眉藻〖WTBX〗(Amphora pediculus)和两栖菱形藻(Nitzschia amphibia)占优势,而在调查的中后期,极小曲壳藻逐渐发展为这两区的优势种类。同时发现底栖硅藻密度随着与河口间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以上结果表明入湖河流的污染负荷对受纳湖湾底栖硅藻的密度和时空变化有较大影响。

    太湖出入湖河流水质多元统计分析
    余辉, 燕姝雯, 徐??20
    2010, (06):  696. 
    摘要 ( 1956 )   PDF (823KB) ( 3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太湖53条出入湖河流出入湖断面的水质监测指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出入湖河流分为污染程度由高到低的3类,与太湖流域污染空间分布现状基本一致。因子分析表明:就全部监测河流来说影响河流水质的主导因素是氮,磷次之。I类河流首先是氮污染为主导因素,有机物污染次之;II类河流是以氮污染为主导因素,磷污染次之;III类河流首先受到有机污染和磷污染控制,其次受到氮污染的影响。

    太湖沉积速率分布演化及其淤积程度健康评价
    朱金格, 胡维平, 胡春华
    2010, (06):  703. 
    摘要 ( 1840 )   PDF (558KB) ( 3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分阶段(1963~1986,1986~2002)分析了太湖各湖区沉积速率空间分布,发现各湖区沉积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东太湖最为显著,从29 mm/a增加至124 mm/a。同一沉积速率对不同水深的湖泊有不同的意义,因此为了对太湖各湖区淤积程度进行健康评价,提出相对沉积速率的概念,即沉积速率与湖泊平均水深的比值,并将其作为评价湖泊淤积程度健康与否的指标。健康评价标准根据国内主要湖泊的相对沉积速率确定,即最大相对沉积速率健康得分为0,相对沉积速率为0,健康得分为100,归一化求得太湖各湖区淤积程度健康得分。结果表明,贡湖、湖心区处于健康状态,东太湖为不健康,其他湖区为亚健康,全湖有从亚健康向不健康发展的趋势。〖

    太湖洑东流域陆地侵蚀与入湖物质通量的定量关系研究
    曾海鳌, 吴敬禄
    2010, (06):  707. 
    摘要 ( 1861 )   PDF (943KB) ( 3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在太湖流域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半封闭洑东小流域,通过对该流域及入湖口区域沉积物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建立了反映流域陆地侵蚀与入湖物质输入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近40 a来洑东流域的入湖物质通量约为6074 t/a,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根据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速率的分布,估算出流域土壤侵蚀总量为25670 t/a,说明侵蚀总量的237%进入湖泊,其余在河道或土地内部沉积下来。近40 a来太湖宜溧河湖交界区入湖物质通量〖WTBX〗(Q)与流域土壤侵蚀速率(E)和流域面积(A)的数学关系为:E=422Q/A。〖WTBZ〗结合湖泊沉积物来源分析结果,计算出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林地、茶园和水田的土壤侵蚀速率分别为1266、58355和17293 t/(km2·a)。该结果与137Cs示踪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利用湖泊沉积记录可以较好地反演流域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量及其入湖营养通量的变化。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湖泊保护与利用——以湖北省斧头湖为例
    李中强, 王双玲, 杨梅, 徐
    2010, (06):  714. 
    摘要 ( 1954 )   PDF (624KB) ( 2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及功能的可持续性,需要根据湖泊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在湖泊生态敏感性分析基础上的生态功能分区,可为湖泊生态管理的具体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斧头湖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斧头湖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采用因子叠加法,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极高和高生态敏感区面积占斧头湖面积的32.0%,中度敏感区占斧头湖面积的57.1%,说明斧头湖生态敏感性总体上很高;同时根据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对斧头湖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首次将GIS矢量技术应用于湖泊生态敏感性区划,使生态敏感性因子空间叠加分析更为有效。同时,建议选取更多的因子如水生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可得到更全面的生态敏感性分区结果。

    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田忠志, 邢友华, 姜瑞雪, 高雁
    2010, (06):  724. 
    摘要 ( 1921 )   PDF (874KB) ( 3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标

    以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应用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其中的总磷(TP)、弱吸附态磷(NH4ClP)、铝磷(AlP)、铁磷(FeP)、钙磷(CaP)、残渣磷(ResP)、有机磷(OP)等形态磷的含量,探讨了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总磷的平均含量为79538 mg/kg,与我国其他湖泊相比含量较高。表层沉积物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含量为3849~1158.3 mg/kg,约占沉积物中总磷的8076%。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在〖JP+1〗沉积物中的含量大小顺序为:CaP>ResP>AlP+FeP>NH4ClP,分别占无机磷的448%、312%、231%和09%。老湖码头和湖心岛附近沉积物中有机磷含量略高于其他区域,这与两处附近均有大片网箱养殖区和接纳较多生活污水有关。生物可利用磷在东平湖沉积物中的含量较高,平均为2458 mg/kg,占总磷的309%,沉积物中磷向上覆水释放的潜在风险较大。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