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Vol. 24 >> Issue (06): 1072-1078.doi: 10.11870/cjlyzyyhj201506024
• 自然灾害 • 上一篇
张梦1, 第宝锋1, Constantine A. Stamatopoulos2, 宋微曦1, 王雅潞1
ZHANG Meng1, DI Bao-feng1, Constantine A. Stamatopoulos2, SONG Wei-xi1, WANG Ya-lu1
摘要: 流域脆弱性评价中,如何有效结合自然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开展较大区域尺度评价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之一,特别是结合灾变山地环境影响,开展小流域脆弱性评价,对于山区流域防灾减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采用栅格单元与小流域单元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综合自然与社会因素,并引入活跃灾害事件对小流域脆弱性的影响,从灾害危险度与社会易损性角度构建评价体系,应用3S技术,选取彭州龙门山区开展典型案例研究,开展灾变山地环境影响下的小流域脆弱性评价。最终将研究区小流域脆弱性划分为轻度、中度、高度及重度4个等级,各级含小流域个数分别为12、21、27及17个,相应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1.53%,38.63%,40.46%及9.38%。针对区域内重大灾害事件,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表明,综合自然和社会因素,并引入灾害事件构建评价体系,并以栅格与小流域单元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灾变山地环境下较大区域尺度流域脆弱性评价具有可行性,可为区域尺度小流域脆弱性评价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中图分类号:
[1] 张继飞,邓 伟,刘邵权.中国西南山区资源环境安全态势评价[J].地理研究,2011,30(12):2306-2314. [2] 韩用顺,李龙伟,朱颖彦,等.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估——以都江堰-汶川公路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10(1):6-11. [3] 韩用顺,朱颖彦,孔亚平,等.四川省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次生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发育趋势[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4):14-20. [4] 王春振,陈国阶,谭荣志,等."5.12"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链(网)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41:84-88. [5] BLAIKIE P,CANNON T,DAVIS I,et al. At Risk: Natural hazards,People's Vulnerability,and Disasters[M].London: Routledge,1994:14-21. [6] CUTTER S L.Vulnerability to environmental hazard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20(4):529-539. [7] PENNING-ROWSELL E C,CHATTERTON J B.The benefits of flood alleviation: A manual of assessment techniques[M].UK: Gower Technical Press,1977. [8] 汪朝辉,王克林,熊 鹰,等.湖南省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和减灾对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6): 586-592. [9] 郝 璐,王静爱,史培军,等.草地畜牧业雪灾脆弱性评价——以内蒙古牧区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3,12(2): 51-57. [10] 崔 鹏,庄建琦,陈兴长,等.汶川地震区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与防治对策[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42(5):10-19. [11] 徐梦珍,王兆印,施文婧,等.汶川地震引发的次生山地灾害链——以火石沟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0(9):1338-1341. [12] 崔 鹏,韦方强,何思明,等."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及减灾对策[J].山地学报,2008,26(3):280-282. [13] 王丽静,郭怀成,刘 永,等.邛海流域生态脆弱性及其评价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24(10):1192-1196. [14] DI B,ZENG H,ZHANG M,et al.Quantify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ass wasting processes after the 2008 earthquake in Wenchuan,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Longmenshan area[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10,114(4):761-771. [15] 司渤洋,第宝锋,张 斌,等.基于GIS的汶川地震灾区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以彭州龙门山区为例[J].山地学报,2011,29(4):433-441. [16] 李 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18-25. [17] 商彦蕊,张平宇,程叶青.灾害脆弱性概念模型综述[J].灾害学,2013,28(1):112-116. [18] 刘传正,李铁峰,温铭生,等.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空间评价预警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4):9-19. [19] 第宝锋,杨 忠,艾南山,等.基于RS与GIS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化生态系统评价——以云南元谋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5,25(4):484-489. |
[1] | 王宇环, 靳 诚, 安鸿波, 刘 月. 基于低碳出行方式的南京市本地居民景点可达性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443-2452. |
[2] | 赵 毅, 徐绪堪, 李晓娟. 基于变权灰色云模型的江苏省水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 27(11): 2463-2471. |
[3] | 陈优良, 陶天慧, 丁鹏.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5): 687-697. |
[4] | 刘钢, 宋亚倩, 樊力硕, 汪志强. 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的水库移民住房感知实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519-529. |
[5] | 陈金月, 王石英. 岷江上游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3): 471-479. |
[6] | 李沁, 沈明, 高永年, 张志飞.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扩张模拟——以南京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2): 190-197. |
[7] | 应弘, 李阳兵. 三峡库区腹地草堂溪小流域土地功能格局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2): 227-237. |
[8] | 戴刘冬, 周锐, 张凤娥, 王新军. 城市土地利用对居民通勤碳排放的影响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Z1): 68-77. |
[9] | 龚旭昇, 郭葳, 周玉龙, 邓绪伟, 汪正祥, 李中强. 基于GIS分析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思路——以陕西省石泉县饶峰河小流域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Z1): 78-82. |
[10] | 谢莹, 匡鸿海, 吴晶晶, 程玉丝. 基于CLUE-S模型的重庆市渝北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1): 1729-1737. |
[11] | 刘金珍, 樊皓, 阮娅. 乌东德水库坝前段消落带生态类型划分及生态修复模式初探[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1): 1767-1773. |
[12] | 戴德艺, 饶映雪, 刘殿锋, 刘成武. 1989~2015年武汉市城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0): 1545-1554. |
[13] | 林勇明, 葛永刚, 王道杰, 庄建琦, 陈灿, 吴承祯. 山区县乡公路建设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昆明市东川区蒋家沟小流域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0): 1566-1575. |
[14] | 刘倩倩, 陈岩. 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的流域水资源脆弱性预测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9): 1317-1327. |
[15] | 马勇, 童昀. 水利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及自驾车可达性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8): 1167-11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