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3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1-08-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格局及网络结构
    骆 康, 郭庆宾, 刘耀彬
    2021, (8):  1783-1794.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01
    摘要 ( 175 )   PDF (5987KB) ( 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科技创新资源由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线性模式转向合作的空间网络模式,探究其空间格局及网络结构特征,剖析空间格局及网络结构形成的原因,对区域实现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rcGIS可视化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格局及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由东向西梯次变弱,且具有明显“领导型—追赶型—跟随型”的特征;(2)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网络联系愈来愈密集,网络密度呈现下降趋势,网络等级、网络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3)中心度排名前十位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与其他城市空间网络联系较多,并在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和扮演支配者角色;(4)包含上海、苏州等33个城市的板块一属于“净溢出”板块,包含重庆、成都等26个城市的板块二属于“双向溢出”板块,包含武汉、长沙等41个城市的板块三属于“经纪人”板块,包含贵阳、昆明等29个城市的板块四属于“净受益”板块。鉴于此,从大力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核心城市科技创新驱动和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合作平台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基于“成本-能力-能效”的长江经济带城市韧性评估
    彭 翀, 林樱子, 吴宇彤, 彭仲仁
    2021, (8):  1795-180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02
    摘要 ( 99 )   PDF (2121KB) ( 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构建城市韧性“成本-能力-能效”的评估模型,综合运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SBM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K-means聚类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26个城市的韧性进行综合定量评估,归纳总结城市韧性模式和聚类特征,并运用GWR模型分析影响韧性能力的成本因素,探究韧性效率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分维度来看,核心城市呈现韧性成本和韧性能力的“双高”,韧性效率则由非核心城市引领。从均衡的角度来看,韧性成本、韧性能效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级性,而韧性能力在城市间的分野相对不大。(2)综合来看,韧性成本和韧性能力随城市规模的扩张而逐渐增加,而韧性效率逐渐衰减;韧性模式具有明显的上中下游区际差异性:上游地区表现为“低耗低能高效”,中游地区“低耗低能中效”,下游地区为“高耗高能低效”;韧性的空间联系兼有核心城市垂直极化和一般城市扁平抱团。(3)从机制看,全社会用电量、建成区面积和科技支出是影响城市韧性能力的主要成本因素,不同韧性模式的城市具有差异化的主控因素。研究对于完善城市韧性评价体系、丰富城市韧性评估视角和推动城市韧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江沿岸主导产业的类型转换与格局演化——基于省级以上开发区的考察
    田 野, 刘青青, 孙建伟, 董 莹, 罗 静
    2021, (8):  1809-181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03
    摘要 ( 98 )   PDF (1627KB) ( 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导产业对于地区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构成乃至在全国区域产业分工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影响重大。以长江沿岸省级以上开发区为考察对象,利用缓冲区分析、文本挖掘等方法对2006和2018年沿岸0~5、5~15和15~30 km距离区间以及上中下游主导产业的类型转换与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制造业始终占据沿岸核心地位,高污染产业逐渐退出长江近岸,“化工围江”现象有所改善,产业升级态势明显。(2)优势主导产业分布更趋稳定,具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潜力,同时产业类型更趋多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迅速。(3)产业布局总体呈现由长江向外逐层递减,由下游至上游逐级递减的格局,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区域平衡态势。(4)上中游和下游主导产业类型分布呈现出梯度差异演化,具备产业转移条件,同时存在一定的产业竞争风险。
    长江集装箱港口岸线利用空间格局及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刘玮辰, 曹有挥, 吴 威, 郭嘉颖
    2021, (8):  1819-182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04
    摘要 ( 62 )   PDF (1352KB) ( 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岸线资源是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其处于水陆交界地带有着无法替代的生态价值。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和相关数据资料汇总分析现代化航运组成之一的集装箱港口岸线利用格局,探究其对生态保护岸段的影响及成因,讨论如何合理组织港口岸线以实现绿色发展。长江集装箱港口岸线规模研究时段内大幅提升,上中下游分别形成各自较为密集的分布区域,集装箱港口更替以小型减量为主并将增量重心向大中型倾斜;港口岸线利用持续增长加速对保护岸段侵占,中小型港口为最主要占用类型,部分既有港口因所在城市大部分可利用岸段位于保护区内而留存;集装箱港口开发利用与保护间关系演变存在阶段性,岸线资源管理缺乏统筹协调,两者间冲突不可避免并已大量发生,但研究时段内港口扩张逐渐放缓、矛盾出现缓和,今后需更细致进行港口开发与岸线保护工作,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自然资源
    湖北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李彩霞#, 胡砚霞#, 邓 帆, 许 诺, 杨 欢, 付含聪, 相龙伟, 龚 杰
    2021, (8):  1821-183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05
    摘要 ( 147 )   PDF (5516KB) ( 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湖北省植被结构变化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较大,揭示湖北省植被变化的空间特征对其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3Q1 NDVI数据计算湖北省的植被覆盖度,结合气象、DEM数据分析湖北省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分布格局,并探讨了其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湖北省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增大区域集中在湖北省的西北部,十堰、神农架林区和随州周围;(2)局部地区存在植被退化现象,退化面积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2000~2005年植被恢复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西南部,退化区域分布在武汉、襄阳、仙桃和黄石等地区;2005~2010年湖北省整体植被覆盖状况相对较差,退化区域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十堰和武汉较为明显,改善区域集中湖北省中部、神农架林区、襄阳、随州和天门;2010~2015年湖北省植被退化面积减少,分布在东部和西北部;2015~2020年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3)湖北省的东北部、西南部以及襄阳等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与气温、降水呈现正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水及风速和植被覆盖度正相关和负相关所占比重逐渐减少;(4)人类因素对湖北省的生态环境有正影响,对植被恢复有促进作用;负影响主要集中在武汉周边城市、襄阳、荆州等区域。
    汉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功能群特征及水质评价
    杜红春, 王晓宁, 吴 虎, 范泽宇, 侯 杰, 何绪刚
    2021, (8):  1839-1847.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06
    摘要 ( 111 )   PDF (1017KB) ( 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汉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于2017年7月、11月和2018年5月对汉江中下游6个断面进行采样,并以此对汉江中下游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共镜检出浮游植物7门75属145种,其中硅藻门为主要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均值为7.57×106 cell/L,变化范围为1.51×105~4.33×107 cell/L;生物量均值为4.849 5 mg/L,变化范围为0.088 7~17.259 3 mg/L;共划分出23个不同的浮游植物功能群,其中相对生物量大于10%的功能群有2种,分别是P和D功能群;根据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Shannon-Wiener指数和Qr指数综合评价汉江中下游水质整体处于轻-中污染状态,夏季水质差于春季和秋季。
    以鲢、鳙放养为主的武山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张佳敏, 高 健, 杨 诚, 焦一滢, 廖明军, 熊 文, 赵以军
    2021, (8):  1848-1857.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07
    摘要 ( 62 )   PDF (1117KB) ( 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武山湖是紧邻长江的通江型富营养湖泊。为了解该湖在以鲢、鳙放养为主的情况下后生浮游动物结构特征,于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对其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开展了监测。结果表明,武山湖共采集浮游动物61种(属),其中轮虫24种,枝角类23种和桡足类14种;优势种共有13种,其中轮虫12种和桡足类1种。轮虫丰度全年有11个月占比超过70%,而桡足类和枝角类全年占比均较小。就生物量而言,轮虫全年有10个月占比超过80%,但桡足类生物量占比在实施冬季捕捞期间即12月、1月和2月占比分别为20.1%、79.2%和51.8%,明显比其他月份高,表明减少鲢、鳙能够减缓浮游动物被捕食压力。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叶绿素a和pH是影响武山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武山湖后生浮游动物以小型轮虫为主,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少且仅为小型种类。
    三峡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现状及变化
    魏 念, 张 燕, 吴 凡, 沈子伟, 茹辉军, 倪朝辉
    2021, (8):  1858-1869.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08
    摘要 ( 82 )   PDF (1012KB) ( 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三峡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现状,于2017~2019年对三峡库区干流和9条重要支流开展鱼类种类组成调查,于2018年对库尾木洞、库中云阳和库首巫山干流江段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同时结合历史资料进行了分析。共采集到鱼类149种,隶属于10目25科92属,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0种,外来物种20种,喜流水鱼类67种,喜静缓流鱼类82种。研究表明:总物种数与水库运行前相比持平,但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土著种和喜流水性鱼类显著减少,外来种增多;小型鱼类在资源量中占据优势,大中型鱼类资源退化;喜流水鱼类仅在库尾渔获物中占据优势,库中和库首江段渔获物以喜静缓流鱼类为主;干流特有种种类数和资源量均显著下降,支流仍分布有较多特有鱼类;外来种在库中和库首渔获物中占据一定比例,其大量繁衍和发展可能给该水域土著种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三峡库区蓄水过程显著影响了鱼类群落结构。
    生态认知对长江流域渔民退捕意愿的影响研究 ——基于鄱阳湖区的调研数据
    庞 洁, 靳乐山
    2021, (8):  1870-187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09
    摘要 ( 43 )   PDF (870KB) ( 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流域禁捕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渔民作为禁捕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和落实者,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政策顺利实施和推进的重要保障。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利用鄱阳湖区实地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生态认知对渔民退捕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生态认知对渔民退捕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即渔民生态认知水平越高,其参与禁捕政策的意愿越强;(2)生态认知的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3个维度均对渔民退捕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3个维度两两之间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对渔民退捕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3)主观规范中指令性规范对渔民参与禁捕的带动作用大于示范性规范;行为态度受渔民对政府禁捕政策的心理预期、生态修复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比认知的影响较大;感知行为控制主要受到禁捕政策对家庭生产生活的影响程度及渔民参与禁捕政策能力的影响。为此,应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指令性规范对渔民退捕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提高渔民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知,营造浓厚的流域生态保护及积极参与禁捕的社会氛围,同时,制定适宜的转产转业政策,且将相关政策、补偿等严格落实到每位参与退捕的渔民,增强渔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进而提高渔民退捕意愿。
    旅游环境契合度、地方依恋与旅游者亲环境行为 ——以武陵源世界遗产地为例
    程文谦, 王兆峰, 陈勤昌
    2021, (8):  1879-1889.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10
    摘要 ( 78 )   PDF (1013KB) ( 1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旅游者的亲环境行为对于旅游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旅游环境契合度与地方依恋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有重要影响。基于旅游环境契合度理论,以世界遗产地武陵源为数据调研地,通过对正在或曾在武陵源旅游的一千余名游客的问卷调查,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多层次假设检验以及中介效应检验,以廓清旅游环境契合度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旅游旅游环境契合度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不显著,旅游环境契合度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地方依恋也对亲环境行为有着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在旅游者-环境契合度与亲环境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据此给遗产地景区提出管理建议,引导旅游者的亲环境行为,促进世界遗产地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基于MODIS数据的堵河流域生态指数变化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马永明, 张利华, 翟宏宇, 符雅盛, 崔 越
    2021, (8):  1890-1900.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11
    摘要 ( 118 )   PDF (1757KB) ( 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堵河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流域的生态环境决定着南水北调的经济效益和水质状况。基于MODIS影像(2001~2017年)、数字表面模型(DSM)与气象数据,采用均值统计法、一元线性回归趋势法和相关分析法对堵河流域总初级生产力(GPP)、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和蒸散发(ET)等生态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堵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其气候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堵河流域多年月均GPP、NDVI和ET分别为1 868.67 gC/(m2·month-1)、0.605和959.975 mm/month,植被覆盖率较高;多年年均 GPP、NDVI和ET呈现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堵河南岸值均高于北岸,竹溪河流域值均最低,最高值均位于神农架林区在内的高海拔区域。(2)年均GPP、NDVI和ET值总体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表明堵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在向好的趋势发展;年内呈周期性单峰变化趋势,7月达到最大值;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夏季GPP、NDVI和ET值最大,冬季最小。(3)流域月均NDVI、ET和GPP之间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中月均NDVI与月均GPP\\ET的相关系数R2均为0.65,月均ET与月均GPP的R2为0.70。(4)流域月均GPP与月均降水的相关性强于月均气温,而NDVI、ET与气温的相关性均大于降水;GPP、NDVI和ET的变化与气温、降水呈现同期变化规律,NDVI、ET和GPP的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不到一个月的滞后性。
    基于InVEST模型的鄱阳湖区生境质量时空演化及其变迁特征分析
    尚 俊, 蔡海生, 龙 月, 曾君乔, 陈 艺, 张学玲
    2021, (8):  1901-1915.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12
    摘要 ( 117 )   PDF (2360KB) ( 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全球重要的生态区,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质量对于鄱阳湖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基于鄱阳湖区1995、2005、2015年遥感影像数据,采用InVEST模型,分析了湖区生境质量时空演变情况;利用像元二分法,对生境退化度的概率密度函数与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分析,明确了湖区生境退化的阈值;结合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探讨了不同生态类型生境质量优势变迁情况。结果表明:(1)鄱阳湖区1995~2015年建设用地大幅增长,耕地、林地面积小幅下降,草地面积严重减少,水域、其他用地面积小幅增加。(2)鄱阳湖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生境的强干扰阈值,分别为各自生境适宜度的70%、85%、81%、78%。水域、林地、草地受到的干扰逐渐增强,耕地受到的干扰逐渐减弱。(3)鄱阳湖区1995~2015年生境质量略微下降,中心地带的水域以及北部地区的林地干扰较弱,区域生境质量较高;中心地带外沿环层生境质量一般;西南部耕地干扰较强,区域生境质量较低。高质量生境向低质量生境演化现象严峻。(4)耕地变迁态势反映出耕地保护政策的严格化;林草地变迁态势受到地形梯度因素的影响;水域变迁态势受围湖造田和城镇扩张共同影响,单一从土地利用层面解释湿地水域生境质量演变存在局限性。研究结果对于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系统调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李明慧, 周启刚, 孟浩斌, 彭春花, 刘栩位, 周浪
    2021, (8):  1916-1926.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13
    摘要 ( 53 )   PDF (2484KB) ( 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集敏感、脆弱、复杂为一体的地区,其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采用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数据,构建生态服务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综合确定生态源地;以坡度、起伏度、土地利用类型确定阻力值,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最终形成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源地面积13 660.80 km 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9.61%,主要分布于巫溪、奉节、石柱、开州等区县;生态廊道连接生态源地,共81条,总长度为3 069.29 km,廊道呈树状辐射分布,呈现“东北-西南”树状分布的空间格局;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共同形成三峡库区东北生态城镇圈、三峡库区西南都市生态圈以及连接两圈的三峡库区中部走廊的“一廊两圈”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对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多模式的乌江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陈梓延, 王艳君, 苏布达, 黄金龙, 姜彤
    2021, (8):  1927-1937.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14
    摘要 ( 54 )   PDF (4374KB) ( 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经统计降尺度与偏差订正的4种全球气候模式(GFDL-ESM2M,HadGEM2-ES,IPSL-CM5A-LR和MIROC5)1861-2005年的历史气候模拟试验和2006~2018年的RCP4.5情景预估资料,驱动SWAT水文模型,分析了1861~2018年乌江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同时,采用1861~2018年4种全球气候模式在工业革命前控制试验(piControl)数据,对比分析了“自然”和“人为+自然” 强迫下流域气候及径流变化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1861~2018年乌江流域平均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03℃/10a;降水呈显著下降趋势,降水倾向率为-10.9 mm/10a。流域主要水文控制站武隆站年平均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20.8 m 3/s/10a;四季平均流量倾向率分别为-10.8、-46.1、-20.1、-5.9 m 3/s/10a,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枯水极值流量倾向率为-7.6 m 3/s/10a,丰水极值流量倾向率为-43.5 m 3/s/10a,下降趋势显著。(2)“自然”强迫控制试验下,1861~2018年乌江流域年平均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则为不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为1.9 mm/10a;年平均流量呈微弱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1 m 3/s/10a;四季平均流量倾向率分别为-1.1、-18.6、11.0、8.9 m 3/s/10a,春季平均流量不显著下降,夏季显著下降,秋季不显著上升,冬季显著上升;枯水极值流量倾向率为2.5 m 3/s/10a,丰水极值流量为-9.5 m 3/s/10a,变化趋势均不显著。(3)相对“自然”强迫序列,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1861~2018年乌江四季平均流量分别减少7.1%、9.7%、8.7%、11.9%;枯水与丰水极值流量分别下降9.3%和5.0%。
    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流域地表水体水化学及重金属污染特征
    占水娥, 吴敬禄, Shakhimardan Shaniyazov, 金苗
    2021, (8):  1938-1946.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15
    摘要 ( 51 )   PDF (1866KB) ( 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分析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流域地表水体水化学类型及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污染程度,对研究区水体水化学参数和15种金属元素进行了研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体中6种重金属( As、Hg、Cd、Pb、Cr、Cu)的综合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体水化学类型主要有3类:第Ⅰ类型为Ca-HCO3型,受岩石风化和大气降水共同控制,主要分布于近出山口区;第Ⅱ类型为Ca-Mg-SO4型,主要受岩石风化控制,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区;第Ⅲ类型为Ca-Mg-Cl、Na-SO4-Cl和Na-Cl型,受水体蒸发结晶作用控制,主要分布于河流末端区和城镇区。对应于水化学类型,金属元素浓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第Ⅲ类型水体各金属元素平均浓度总体较高,而处于出山口附近的第Ⅰ类型水体金属元素浓度最低。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第I类型和第II类型水体Pn平均值分别为0.28和0.18,为无污染水体,而第III类型水体Pn平均值接近0.7,明显高于第I类和第II类水体,部分水体Pn值大于1,污染相对严重,明显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总体来说,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流域地表水体重金属污染程度较弱,处于低风险等级。水体污染分布特征与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受到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影响。
    白云岩地区土壤呼吸日变化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响应关系
    朱粲粲, 周忠发, 汤云涛, 薛冰清, 范宝祥, 郑维熙
    2021, (8):  1947-1956.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16
    摘要 ( 32 )   PDF (1842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揭示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白云岩地区表层土壤呼吸作用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利用土壤呼吸测量系统(SRS-SD2000,ADC,UK),在无降水影响下监测了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岩溶地区灌木林地、竹林、旱地和人工草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表层土壤呼吸通量昼夜变化特征,结合土壤温湿度和大气温湿度等环境参数,探究影响土壤呼吸昼夜变化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均呈“昼高夜低”的单峰型变化规律,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之间,最低值出现在5∶00~7∶00之间;各样地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度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灌木林地、竹林和旱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人工草地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之间有低度相关性(P<0.05);气温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关键因子,实测数据表明土壤呼吸在达到峰值后不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大;不同样地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昼夜响应特征存在差异。
    农业发展
    土地细碎化与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决策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
    岳梦, 张露, 张俊飚
    2021, (8):  1957-1968.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17
    摘要 ( 35 )   PDF (846KB) ( 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湖北省1 710份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细碎化对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1)总体来说,土地细碎化对农户是否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以及采纳密度(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面积/总农地经营面积)均产生负向影响;(2)对男性和低自我效能感知主体而言,土地细碎化对其是否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决策和采纳密度决策均产生负向影响;而对女性和高自我效能感知主体,则未产生显著影响;(3)土地细碎化对强社会网络主体的是否采纳决策产生影响,对其采纳密度决策不产生影响,土地细碎化对弱社会网络主体的是否采纳和采纳密度决策均产生负向影响;(4)土地细碎化对低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采纳密度决策以及高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是否采纳决策产生负向影响,对低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是否采纳决策以及高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采纳密度决策不产生影响;(5)土地细碎化对平原地区农户的是否采纳决策不产生影响,对其采纳密度决策产生影响,土地细碎化对非平原地区农户的是否采纳和采纳密度决策均产生负向影响。据此,建议着力推进高水平良田建设,激励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决策的政策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农户异质性影响,实施精准施肥政策,并充分考虑不同自然环境特征(如地形等)的影响,针对平原和非平原地区的农户,采取差异化的激励策略。
    家庭借贷、经营规模与农户土地经营意愿 ——基于小农户、中农户和大农户分化视角
    刘莎, 刘明
    2021, (8):  1969-1981.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18
    摘要 ( 35 )   PDF (844KB) ( 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陕西、甘肃、宁夏及青海4省区农户调查数据为依据,实证分析家庭借贷、经营规模对农户土地经营意愿的影响,并基于分化视角对农户土地经营行为选择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家庭借贷获得是农户进行差异化土地经营决策的重要机理因素,在农业信贷刺激下现有农户多选择转入、转出或参与土地入股,表明农贷扩张有益于土地经营规模适度集中;(2)经营规模显著影响农户的土地经营意愿,但随规模分化产生效应不同。以小农户为参照组,中等规模和大规模农户选择转出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最强,选择转入土地经营权意愿最弱;(3)经营收益对农户土地经营意愿的影响最为敏感。可以认为,土地经营收益的稳定增长及其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农户从事土地经营发展的基础性支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规模经济与效率的理论解释,并为促进农户土地经营规模适度、比较收益提高的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网络嵌入与声誉激励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
    刘哲, 齐振宏, 杨彩艳, 陈雪婷
    2021, (8):  1982-1991.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19
    摘要 ( 26 )   PDF (848KB) ( 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声誉机制,利用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560个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网络嵌入与声誉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及其群组差异,并运用变量替换和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检验了结构方程模型的稳健性。结果表明:(1)网络嵌入和声誉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声誉在结构嵌入、认知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在关系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2)在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采纳程度中,认知嵌入大于结构嵌入大于关系嵌入(3)家庭实际种植面积在网络嵌入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影响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农户家庭实际种植面积增强声誉激励的中介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种植大户的声誉机制构建,引导种植大户亲环境行为,为小规模农户提供示范效应。同时,政府还应为农户提供学习、合作平台。
    农户分化、生态认知对农户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的影响
    谢依林, 文高辉, 胡贤辉
    2021, (8):  1992-2001.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20
    摘要 ( 53 )   PDF (799KB) ( 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是打赢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加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农户是农业生产的微观决策主体,其对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的受偿意愿是农户有效参与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基于洞庭湖流域353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PLS-SEM方法分析农户分化、生态认知与农户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户分化对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化程度高的农户其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也较高;(2)生态认知在农户分化对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农户分化可通过正向影响农户的生态认知进而提升农户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3)农户年龄和劳动力比重对其参与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的受偿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应了解农户的利益诉求,制定合理的农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政策、提高农户生态认知水平,以提高农户参与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我国水稻生产中不同类型技术要素投入的时空变化及门限效应分析
    刘芳, 刘颖
    2021, (8):  2002-2014.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21
    摘要 ( 44 )   PDF (1899KB) ( 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1978~2016年我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水稻生产中的农业机械技术要素投入和农业灌溉技术要素投入的时空变化,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两类技术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技术要素投入增幅大于农业灌溉技术要素投入,且二者均增加的省份主要位于北方,其中东北增幅最大,减少的省份主要位于南方,其中华南降幅最大;农业机械技术要素投入和农业灌溉技术要素投入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均具有相同的双门限效应,门限值为1981和1989年,但两类技术影响水稻生产的演进路径不尽相同,农业机械技术要素投入经历了从最初与水稻生产实际不匹配而导致过剩到对水稻增产作用逐渐增强的阶段,而农业灌溉技术要素投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一直是正向且影响程度不断增强。因此,差异化实施农业生产技术要素发展政策,是提高农业技术效用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自然灾害
    基于SPEI指数的鄱阳湖流域近60 a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谢坤, 丁明军, 张华敏, 陈利文
    2021, (8):  2015-2027.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22
    摘要 ( 79 )   PDF (1415KB) ( 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量化研究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区域干旱监测与抗旱减灾有重要的意义。基于鄱阳湖流域1961~2017年26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定量分析了该流域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南湿北干,且四季差异明显。(2)鄱阳湖流域呈现显著湿润化趋势(p<0.05),四季均存在变湿趋势,且夏季、冬季变湿显著(p<0.05)。从空间格局上看,所有站点年尺度均存在变湿趋势,变湿幅度较大的站点分布在流域中北部;在季节尺度上,除春季赣江流域的西北部、饶河流域和信江流域东部部分站点,以及秋季个别站点(德兴、遂川和龙南)呈现干旱化趋势外,其余站点各季节均呈湿润化趋势,只是在变湿的幅度和显著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3)鄱阳湖流域不同等级干旱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差异。除20世纪90年代及最近10年干旱发生的频率较低外,其他年代干旱发生的频率均相对较高,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4)鄱阳湖流域SPEI指数与降水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且与降水的相关性较气温的相关性高。在全球尺度的海气作用的驱动下,该流域的干湿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且具有半年的滞后效应。
    四川盆地夏季一次特大暴雨水汽特征
    丛芳, 曹萍萍, 王佳津, 肖红茹, 王春学
    2021, (8):  2028-2037.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23
    摘要 ( 73 )   PDF (6342KB) ( 1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四川省5001站气象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4),分析了2020年8月14~17日四川盆地西部特大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 2020年8月14~17日四川盆地特大暴雨存在明显日变化,夜间降水显著,共出现4次峰值。特大暴雨初期水汽主要来自于孟加拉湾,随着降水过程的持续,阿拉伯海东部、孟加拉湾南部及泰国湾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盆地西部输送。定量分析不同水汽源地的贡献可知孟加拉湾的水汽占主导地位,阿拉伯海次之,泰国湾的水汽贡献最低。
    淮海经济区PM 2.5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宋洁, 徐建斌, 刘佳, 仇方道
    2021, (8):  2038-2037.  doi:10.11870/cjlyzyyhj202108024
    摘要 ( 60 )   PDF (3720KB) ( 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PM 2.5对区域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淮海经济区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带的重要支撑部分,剖析其PM 2.5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开展区域空气污染的联防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对研究区PM 2.5浓度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淮海经济区PM 2.5时空特征,最后基于淮海经济区PM 2.5空间自相关特征,进一步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PM 2.5浓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淮海经济区逐日PM 2.5浓度值呈现出周期性的脉冲型起伏变化规律,整体呈现出冬秋季高、春夏低的“U”型趋势。逐日PM 2.5浓度振荡周期短周期为2~3 d,长周期为6~7 d。(2)淮海经济区PM 2.5浓度的空间局部相关性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全年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的菏泽市和西南的徐州市,冷点区则主要集中在沿海区域。(3)淮海经济区PM 2.5浓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平均气温、平均降水、平均风速、林地比例和路网密度等因素,不同因素对PM2.5浓度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