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32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3-08-20
全选: 隐藏/显示图片
  • 区域可持续发展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
    徐维祥, 王敏吉, 郑金辉, 刘程军
    2023, (8):  1561-1572.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01
    摘要 ( 303 )   PDF (2392KB) ( 1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城镇化以及绿色化内涵,构建城镇化与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刻画了2005~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城镇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水平逐年增强,但绿色化滞后于城镇化,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较低,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集聚态势,长江下游城市为热点区域,具有空间锁定特征,而冷点区域则发生空间迁移,最终形成“热点大、冷点小”的空间格局;(3)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度的各影响因素按驱动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教育投入、固定资产投资、政府管理、信息化程度,且各因素驱动性呈现空间异质特征。
    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研究
    张 勇, 高羽洁
    2023, (8):  1573-1582.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02
    摘要 ( 130 )   PDF (1804KB) ( 1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协调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是一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2006~2020年2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引入脱钩指数模型,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考察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大体上呈现出强脱钩、弱脱钩、增长连结、增长负脱钩4种状态,其中以弱脱钩状态为主;纵向视角,城市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的依赖程度相较于前期有所降低,近两年的城市脱钩状态呈现向强脱钩和增长负脱钩两级发展的微弱态势;横向视角,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间脱钩状态差异显著。基于测算结果,将25个城市归类为脱钩理想型、脱钩一般型和脱钩不理想型三类脱钩城市。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认为城市应该坚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合理界定城市边界,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持续减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
    中部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扩张与生态景观时空异质性分析 ——以武汉市为例
    张雪松, 王云冬
    2023, (8):  1583-1593.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03
    摘要 ( 129 )   PDF (3026KB) ( 1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扩张侵占生态空间,导致大量生态景观日益破碎,分析城市扩张与生态景观的时空异质性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采用景观扩张指数(LEI)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研究武汉市城市扩张与生态景观时空异质性特征,并通过建立多环缓冲区分析城市扩张类型与生态景观类型变化的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城市扩张类型中边缘式扩张处于主导地位但扩张速度逐渐减慢,飞地式扩张数量减少,分布于远城区且分散较广,填充式扩张则较集中连片,主要集中于江岸区等中心城区;(2)不同圈层的城市扩张类型和生态景观类型的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差异显著;(3)生态景观类型以景观核心区为主,中心城区景观核心区面积随城区扩张减少,在城市扩张过程中,生态景观总体上越加破碎,边缘式扩张会加速生态景观核心区减小,飞地式扩张加剧景观单元的破碎化,填充式扩张则会弱化生态景观的破碎。本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市国土空间规划中提供决策参考,并对中部快速城市化地区同类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城市关联网络空间特征及结构机理——基于不同时段铁路出行视角的研究
    梁朋朋, 崔 叙, 喻冰洁, 杨林川, 梁 源
    2023, (8):  1594-1607.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04
    摘要 ( 133 )   PDF (6163KB) ( 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准确掌握城市关联网络特征及结构机理对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编制有重要意义。从不同时段的铁路出行视角,构建城市间流入流出数据矩阵,刻画工作日、周末、节假日的城市关联网络格局,解析不同空间尺度结构特征及组织模式。结果表明:(1)铁路出行关联密切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与中国的经济发达和人口聚集地区相耦合;(2)节假日的铁路出行人口流动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时段,工作日的平均出行距离最长,整个网络趋向于扁平化和均衡化;(3)从工作日、周末到节假日中心度呈现递减趋势;(4)铁路出行人口流动网络层级明显;(5)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依次形成跨区域城市组合型、高铁走廊型和城市群型形态结构。研究通过分析路径依赖关联、优势节点链接、不同尺度空间交互机制,探明了城市关联网络空间结构形成机理,提出了全域轨道融合、关键节点提升、嵌套空间衔接等优化建议。
    拉萨市农村路网通达性评价与分区优化研究
    李生梅, 侯光良, 金孙梅,
    2023, (8):  1608-1619.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05
    摘要 ( 173 )   PDF (2644KB) ( 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行政村所在乡(镇)作为研究单元,充分考虑了高原山区城市地形特点,运用网络分析、空间自相关与地理加权回归等技术方法,从分项评价、综合评价两方面分析了拉萨市农村交通路网通达性空间格局,揭示从乡(镇)—县域—分组区域通达性空间分异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拉萨市农村路网通达性水平差异较大,呈南部高向,逐渐向东、西、北递减的通达性极核“中心-外围”的空间分异特征。(2)路网通达性水平受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影响较大,路网高阻抗性区域分布明显。(3)拉萨市乡(镇)域内行政村通达性水平具有极强的空间集聚性,高低通达性区域互相影响,产生辐射效应。(4)路网通达性水平在不同分区显示出空间异质性,不同等级道路及交通设施点的布局对路网通达性水平影响较大。最后,对不同分区提出优化建议,切实有效地助力拉萨市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点-轴系统理论与国土开发的“T”字型战略架构的探索历程与启示
    苏昌贵, 孙东琪, 肖 林,
    2023, (8):  1620-1627.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06
    摘要 ( 138 )   PDF (764KB) ( 39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陆大道提出的“点-轴系统”理论及我国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的“T”字型架构至今已近40年,对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学术界、决策管理界产生了较长期的影响。点-轴系统理论揭示了区域发展演化中点与轴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质是关于区域的“最佳结构”理论,反映了区域演化过程和格局,在地理及相关学科中作为一种区域研究分析范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文章回顾了“点-轴系统”理论及国土开发与经济布局的“T”字型架构提出的背景、理论内涵、探索历程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对我国今天经济地理研究及战略咨询的时代启示。
    自然资源
    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生态脆弱性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
    刘黎明, 陈军飞, 王春宝
    2023, (8):  1628-1640.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07
    摘要 ( 219 )   PDF (1695KB) ( 1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能源-粮食-生态(WEFE)系统脆弱性研究对保障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与随机森林模型,构建了WEFE脆弱性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考虑自评与他评效率结合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5~2020年长江经济带WEFE系统脆弱性进行测算。利用核密度估计与克里金插值模型探讨其时空动态特征,Tobit回归分析WEFE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WEFE系统的脆弱性呈波动上升的态势;空间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格局特征,且脆弱性中部>东部>西部,脆弱性高值区伴随着向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人均肉类产量、环境保护力度和人口密度与WEFE脆弱性呈正相关,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WEFE脆弱性呈负相关。
    长江感潮河道形态变化的遥感分析
    马慧晨, 郭磊城, 吴增斌, 彭 忠
    2023, (8):  1641-1652.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08
    摘要 ( 99 )   PDF (2141KB) ( 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感潮河流是以单向水流为主、同时受到潮波影响的陆海过渡河段。以长江为例,感潮河段包括大通到江阴近500 km区间。以往对感潮河段地形演变研究主要基于海图水深的冲淤分析,较少考虑河道平面形态的变化。基于1989~2021年间的遥感影像,分析了长江大通-徐六泾河段的平面形态及时空演变特征,定量计算了岸线及河道面积的变化。研究表明近30年来长江感潮河段岸线长度整体增加约4.5 km,江心洲滩面积净增加约96 km2。河道区间内大型江心洲呈现淤涨态势,中小型江心洲数量和面积减少。河道左右岸线的演变各具特点,河道左岸沿程变幅较大,以年均4.10 m/a向河道淤涨,河道右岸演变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人类活动(如围垦和筑堤)以及流域水沙变化是该河段河道形态演变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的航道整治和河道管理提供参考。
    升金湖湿地水鸟越冬期季节性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陈心桐, 何彬方, 霍彦峰, 张宏群, 刘惠敏, 荀尚培
    2023, (8):  1653-1663.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09
    摘要 ( 250 )   PDF (3454KB) ( 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徽省升金湖湿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鸟越冬栖息地,作为浅水通江湖泊其景观格局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并影响越冬水鸟栖息。基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共9期Landsat和GF6号卫星影像以及升金湖水位和气象数据,探究升金湖水鸟越冬期季节性景观格局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位是影响湿地季节性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越冬前期,升金湖水位低于11 m,湖区草滩、泥滩出露面积较大,最大值分别为51.6和14.4 km2,为水鸟提供充足的觅食地;越冬中期,随水位升高,水域面积扩大,草滩和泥滩出露面积迅速减少,最小值分别为5.6和8.5 km2;越冬末期,水位高于13 m,湖区被水域覆盖,草滩和泥滩斑块零碎分布在湖岸边缘,总面积均小于5 km2。黄湓闸泄水引发的水位变化是导致3月初草滩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景观尺度下,水位与最大斑块指数和蔓延度指数显著正相关(p<0.05),与斑块密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气象因素中累计降水量是影响升金湖水位的主要因素(p<0.05),越冬中期和后期,降水通过影响升金湖水位进而影响湿地景观格局。保护区可依据湿地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结合水鸟习性,合理调控升金湖水位,满足水鸟越冬需求。
    生态环境
    “三生空间”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效应时空分异及驱动力
    董冬, 罗毅, 顾康康
    2023, (8):  1664-1676.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10
    摘要 ( 224 )   PDF (1784KB) ( 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长三角”城市群国土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2000、2020年遥感影像数据,以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作为切入点,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测度了198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模式、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异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测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198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三生”空间分异显著。生产、生活用地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冲击平原区和东北部沿海一带,其中生产用地整体呈缩减趋势,生活用地快速增加并呈扩张态势;生态用地主要分布于皖南和浙北丘陵山区和冲击平原地带。(2)“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在时间上经历了先减少再增加的“U”形演变过程,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最低;在空间上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了以盐城市、泰州市、南通市和上海市为中心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化区、长江流域的带状中等质量区和以杭州市为中心的浙北、皖南生态环境质量高质量区。(3)土地开发强度(X16)、政策重视程度(X1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9)、单位面积粮食产量(X10)、城市绿地面积(X15)、碳排放量(X13)和城镇化率(X6)等因素是“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长三角城市群PM2.5时空演化及其来源研究
    王建, 许君利
    2023, (8):  1677-1685.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11
    摘要 ( 399 )   PDF (2063KB) ( 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密度高,经济与科技发达,但庞大的能源耗费量使得区域大气环境承载力面临巨大压力。利用2015年1月~2022年5月近地层202个站点空气质量数据分析PM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与演变趋势,借助Hysplit模型确定污染物输送路线和潜在贡献区,基于此,探讨风和地形要素对污染物富集与扩散的作用。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PM2.5平均浓度为38.26 μg/m3,空间上具有西北高东南低,内陆高沿海低的特点。年均值超标(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站点数占26.24%和日均值存在超标的站点数比例高达92.08%,主要发生于冬季,说明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仍面临严峻挑战;(2)生态优先的经济发展背景下,PM2.5浓度年均值整体以4.07 μg/(m3·a)的速率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尤以合肥—滁州为中心和扬州—泰州—无锡—苏州—余杭(杭州)为主线的降幅最为显著,尤其是冬季降率高达6.10 μg/(m3·a),间接说明长三角主体应对环境污染的决心和力度;(3)长三角城市群PM2.5浓度未达标天数占比对风速变化的响应非常值得关注,表现在风速大于4 m/s时,强劲的风可输送外源污染物至研究区,使其空气质量恶化,未达标(一级标准)天数占比随风速增加而升高;(4)冬季长三角城市群PM2.5显著地受北向风输送环黄海区域和邯郸—济宁—枣庄—淮安西南部—滁州沿线人类排放的污染物影响。为此,建议长三角城市群依托经济与科技优势进行跨区域生态补偿,降低潜在贡献源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和强度,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宜居性。
    矿业城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罗琳, 谢红彬, 关钊, 魏平
    2023, (8):  1686-1697.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12
    摘要 ( 204 )   PDF (5592KB) ( 10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矿业城市生态转型过程中,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变化使得生态系统服务随之改变。以典型矿业城市—徐州为研究区域,基于遥感影像提取2000、2010及2020年绿色空间信息,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探究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对食物供给、碳储存、土壤保持及生境质量四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进而探究生态转型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及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徐州绿色空间占研究区总面积比重超过70%,但总体呈递减态势。一方面快速城市化导致大量绿色空间转为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城市生态建设及废弃矿区生态修复使中心城区、贾汪建成区及采煤塌陷区等部分非绿色空间转为绿色空间。(2)徐州市城市绿色空间景观异质性降低,破碎化程度有一定缓解。景观形态逐渐规整并具有较好连通性。(3)受绿色空间格局变化影响,徐州市绿色空间的食物供给量持续提升,土壤保持量先降后升,碳储量与生境质量持续下降。生态系统服务水平空间上呈“四周高、中间低”特征。(4)徐州市生态系统供给服务(食物供给)与调节服务(碳储存、土壤保持)、供给服务与支持服务(生境质量)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而调节服务(碳储存、土壤保持)和支持服务(生境质量)之间存在相互增益的协同效应。
    典型矿冶城市湖泊重金属污染研究——以黄石市青山湖为例
    熊润光, 张文, 陈虎阳, 桂智凡
    2023, (8):  1698-1709.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13
    摘要 ( 369 )   PDF (1524KB) ( 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湖泊重金属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选择典型的矿冶城市黄石市的湖泊—青山湖为研究对象,2020年12月采集表层沉积物和湖心柱状样,测定其部分理化性质以及铬(Cr)、铅(Pb)、镍(Ni)、铜(Cu)、锌(Zn)的含量,利用多元统计方法、空间插值法、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污染状况,并对其污染来源进行解析;并利用碳球粒(Spheroidal Carbonaceous Particles, SCP)定年,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剖析青山湖重金属元素演化特征及污染历史。结果表明:(1)青山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Cr、Pb、Ni、Cu和Zn的含量分别为34.88~69.88(均值:59.17)、68.41~102.29(均值:82.48)、38.76~51.10(均值:46.26)、99.91~479.43(均值:201.16)和217.83~384.98(均值:300.18)mg/kg,分别超出背景值0.69、3.09、1.24、86.55和3.59倍。(2)Cu、Pb和Zn达到了中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依次为Cu > Zn > Pb > Ni > Cr。湖区所有样点综合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均处于中等以上,单个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为Cu > Pb > Ni > Zn > Cr。(3)RDA(Redundancy analysis)分析二维排序结果表明Ni为自然源,来源于岩石的风化和土壤母质等;Cr、Pb、Cu和Zn为人为源,受交通以及该区污染企业带来的大气沉降影响。(4)球形碳定年显示青山湖1995年之后的平均沉积速率为1.25 cm/a,1950s~1995年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5 cm/a,1950s之前的沉积速率为0.3 cm/a。青山湖重金属含量演变可以分为4个阶段:1950s前,这段时间内黄石地区处于工农业产值低,工业水平较为落后,重金属含量低;1950s~1980s,建国后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重金属开始富集;1980s~2000s,黄石地区采掘、冶金等重工业不断发展,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被排放进入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和污染水平快速上升;2000s后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伴随着产业技术的升级和环境保护条例的出台,重金属污染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以宜昌市为例
    王德运, 张露丹, 吴祈, 郭海湘, 柯小玲, 吕新彪
    2023, (8):  1710-1723.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14
    摘要 ( 755 )   PDF (9134KB) ( 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城市洪涝事件频发,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客观、准确的风险评估对于提升城市洪涝灾害防控水平至关重要,以宜昌市2020年6月末遭受的洪涝灾害为例进行城市洪涝灾害影响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估。首先,基于RS遥感技术利用哨兵二号雷达影像提取和对比灾前、灾后水体形成淹没区范围并通过随机采样获取淹没点数据;然后,从致涝、孕涝、承涝和恢复能力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使用随机森林模型计算各指标贡献率并依据排序结果优化指标体系;最后,使用XGBoost模型对优化后的指标体系赋权并对宜昌市的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在宜昌市洪涝灾害影响因素中,地形地貌及河流分布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气象因素;(2)高风险地区的范围与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渔洋河等主要河系的分布关系十分密切,对于以上主要河系的水位线监测应保持高度敏感并制定针对性的应急管理措施;(3)低风险、较低风险和中风险地区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71.8%,但只包含8%的淹没点;而高风险地区仅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7.32%,但却包含81.33%的淹没点,表明高风险区域内洪涝灾害事件集中;(4)使用小尺度历史灾害事件对评估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72%的验证点落在高风险及较高风险区,高达92%的验证点落在中高风险区。上述验证结果显示了该评估模型的有效性,其评估结果与宜昌市实际情况相符,研究解决了城市洪涝灾害风险难以精细化、定量化评估的部分问题并为城市洪涝风险管理、防灾减灾和区域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基于生态敏感性与景观连通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
    胡西武, 贾天朝
    2023, (8):  1724-1735.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15
    摘要 ( 477 )   PDF (2937KB) ( 1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江源国家公园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突出,构建和优化其生态安全格局意义重大。运用2020年土地利用及遥感数据,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引入形态学格局空间分析方法(MSPA),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提取潜在生态廊道,基于重力模型识别重要生态廊道,形成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安全格局并进行功能优化。结果表明:(1)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源地面积为26 833 km2,占总面积21.80%。(2)共提取重要生态廊道9条(536.62 km)和潜在生态廊道55条(6 080.15 km),其中长江源园区、澜沧江源园区共提取潜在生态廊道45条(5 124.17 km)和重要生态廊道8条(522.10 km),黄河源园区提取潜在生态廊道10条(955.98 km)和重要生态廊道1条(14.52 km)。(3)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功能进行优化,划分核心保护区(39 613.58 km2)、生态保育区(67 261.84 km2)、游憩展示区(10 143.44 km2)、传统利用区(6 081.34 km2),分别占32.18%、54.64%、8.24%、4.94%。研究成果可以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空间规划调整及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优化提供参考。
    农业发展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能否抑制农业面源污染?
    王斌, 王力, 李兴锋
    2023, (8):  1736-1747.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16
    摘要 ( 128 )   PDF (880KB) ( 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推动我国农业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深入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在农业面源污染减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该文尝试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连续DID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予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持续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农业功能区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的“减污”效应主要作用于粮食主产区,而在非粮食主产区不显著;在自然地理维度,政策实施的“减污”效果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均显著,而在西部不明显;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可以通过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效率的双重渠道来抑制农业面源污染。据此,通过持续释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政策红利、引导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农业绿色技术推广等举措,统筹推进“减污”与“增产”两大战略目标,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能-粮-土关联下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量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章恒全, 王贺, 陈洁, 张陈俊
    2023, (8):  1748-1759.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17
    摘要 ( 328 )   PDF (1035KB) ( 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与耕地、人口的分布也不相适应,农业发展因此受阻,研究农业用水量驱动因素对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农业经济占全国总量40%以上的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以水-能源-粮食-土地纽带关系为视角选取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因素,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的方法将其时空演变驱动效应解析为人口规模效应、用水定额效应、土地利用效应、机械利用效应、人均机械动力效应以及农业就业结构效应,分析了影响农业用水量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人均机械动力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农业用水增量的主要因素;(2)农业就业结构效应和机械利用效应是其减量的主要因素;(3)驱动效应在不同省市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具有异质性;(4)长江经济带农业用水量驱动效应存在时间和空间可相互转化的关联关系。因此,建议通过正反双向调节各驱动效应、分省市差异化制定节水政策以降低农业用水量,相邻省份优势互通,合作发展以缩小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农业用水量差异。
    都市边缘区乡村生产空间转型典型模式及形成机制——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为例
    李俊峰, 朱可馨, 洪苏琴
    2023, (8):  1760-1771.  doi:10.11870/cjlyzyyhj202308018
    摘要 ( 254 )   PDF (2023KB) ( 1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乡村振兴背景下,都市边缘区乡村生产空间产生重大变革。选取安徽省合肥市边缘区庐江县的魏荡村、鲍店村、西城村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和手段,分析都市影响下3种不同类型乡村生产空间转型的典型模式,揭示其形成机制,为乡村生产空间合理化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表明:(1)都市对周边乡村生产空间转型产生重大影响,形成工业主导下的园区化集中发展模式、旅游导向下的农旅融合模式和技术支撑下的现代农业模式。(2)不同类型乡村生产空间转型具有较大差异,工业主导模式受都市产业转移影响由分散的产业布局形态向园区化方向发展,农旅融合模式在旅游市场驱动下由环境整治逐步向农旅混合空间转型,现代农业模式受技术影响由传统分散经营空间向现代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空间转型。(3)乡村生产空间转型受多种因素影响,乡村自身条件如区位、资源禀赋是乡村空间转型的基础条件,都市的产业转移、旅游市场及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对乡村生产空间转型起到关键推动作用,促进乡村生产空间由单一的农业空间向三产空间融合的多元化方向转型。

过刊浏览

欢迎关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