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15, Vol. 24 >> Issue (10): 1705-1710.doi: 10.11870/cjlyzyyhj201510012
谢志祥, 任世鑫, 李阳, 刘静玉
XIE Zhi-xiang, REN Shi-xin, LI Yang, LIU Jing-yu
摘要: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效率进行测度评价。结果发现:长沙、天门、常德、黄冈、南昌、景德镇、武汉、娄底、新余、衡阳、仙桃、鄂州、潜江和九江为城市效率相对高水平区;抚州、湘潭、鹰潭、上饶、岳阳、黄石、荆州和株洲为城市效率相对较高水平区;萍乡、宜春、益阳、吉安、咸宁、孝感、襄阳、宜昌和荆门为城市效率相对低水平区。在此基础上,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效率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特征,但并不显著。
中图分类号:
[1] 王新生,刘纪远,庄大方,等.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时空特征[J].地理学报,2005,60(3):392-400. [2] 陈垚森,陈文成.基于空间句法的泉州城区道路网形态研究[J].热带地理,2001,31(6):604-608. [3] 林炳格.城市空间形态计量方法及其评价[J].城市规划学刊,1998(3):42-45. [4] 刘静玉,杨虎乐,宋 琼,等.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9):1060-1066. [5] 何 胜,唐承良,周国华.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4):46-53. [6] 陈永林,周业喜,周炳喜.基于交通通达性的江西省设区市经济联系分析[J].热带地理,2012,32(2):121-127. [7] 张 利,雷 军,李雪梅,等.1997~2007年中国城市用地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5):607-614. [8] 乔伟峰,孙在宏,邵繁荣,等.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与驱动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5):557-564. [9] 王发曾,袁中金,陈太政.河南省城市体系功能组织研究[J].地理学报,1992,47(3):274-283. [10] 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研究,2003,21(3):276-286. [11] 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地理研究,2008,27(1):1-12. [12] 许学强,张俊军.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2001,56(1):54-61. [13] 楚芳芳,蒋涤非.基于能值改进生态足迹的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2):145-150. [14] 任世鑫,谢志祥,鲁丰先.基于DEA模型的中原城市群城市效率研究[J].河南科学,2014,32(12):2613-2617. [15] 曾永明,张 果.基于GeoDA-GIS的四川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8):53-60. [16] 方创琳,关兴良.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地理学报,2011,66(8):1011-1022. [17] 潘竟虎,尹 君.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发展效率差异的DEA-ESDA测度[J].经济地理,2012,32(12):53-60. [18] 郭腾云,徐 勇,王志强. 基于DEA的中国特大城市资源效率及其变化[J].地理学报,2009,64(4):408-416. [19] 袁晓玲,张宝山,张小妮. 基于超效率DEA的城市效率演变特征[J].城市发展研究,2008,15(6):102-107. [20] 陈 莹,谢媛媛.武汉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异及障碍因素诊断[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8-15. [21] 邓洪波,陆 林.基于DEA模型的安徽省城市旅游效率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2):313-322. [22] 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3] 樊新生,李小建.基于县域尺度的经济增长空间自相关研究[J].经济经纬,2005(3):57-60. |
[1] | 姜磊, 周海峰, 柏玲.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城市-社会-环境耦合度空间差异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5): 649-656. |
[2] | 梅琳, 黄柏石, 敖荣军, 张涛.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演变及其动力因子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481-489. |
[3] | 周志高, 林爱文, 王伦澈. 长江中游城市群太阳辐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563-571. |
[4] | 谢雅婷, 周忠发, 闫利会, 牛颖超, 王历. 贵州省石漠化敏感区生态红线空间分异与管控措施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04): 624-630. |
[5] | 张雅杰, 马明, 许刚. 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与生态成本空间演化模式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1): 1679-1686. |
[6] | 周晓艳, 华敏, 秦雅雯, 马秀馨.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10): 1492-1500. |
[7] | 马勇, 童昀. 水利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及自驾车可达性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水利风景区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8): 1167-1175. |
[8] | 杨丽婷, 刘大均, 赵越, 胡静, 张祥. 长江中游城市群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及可达性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8): 1228-1237. |
[9] | 樊敏, 郭亚琳, 李富程, 王青. 岷江上游植被生境适应性空间分异格局的间隙度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7): 1078-1085. |
[10] | 李小帆, 邓宏兵. 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协调性的空间差异与时空演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5): 725-732. |
[11] | 王圣云, 翟晨阳, 顾筱和.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及其动态演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3): 353-364. |
[12] | 肖刚, 杜德斌, 李恒, 戴其文.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02): 199-207. |
[13] | 蒋大亮, 孙烨, 任航, 陈影影, 张振克.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0): 1654-1664. |
[14] | 李仕川, 郭欢欢, 侯鹰, 张孝成, 庞静. 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研究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10): 1771-1778. |
[15] | 冯兴华, 钟业喜, 李建新, 黄洁. 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06): 899-908. |
|